第十七章 常遇春之死(2 / 3)

軍醫來到大帳中時,看到常遇春的衣服已經全部被他粗大的手剝下,全身的皮肉皆裸露,心下大駭。雖然常遇春一向粗暴,經常脫著衣服,大家對此都習以為常,可是往時大家看到的都是他肌肉突出,看上去孔武有力的身體,而現在大家看到的卻是他身上那些早已經痊愈過的刀傷、箭傷。傷口都潰裂起來,血水橫流,榻上一片鮮紅。

軍醫一看,也慌了手腳。他看了看常遇春的臉,但見那張曾令敵人望而生畏的麵容此時已經不那麼鮮活了,而是灰黃一片;嘴皮也咬得緊緊的,下嘴皮已經被咬出血來,兩眼也睜得大大的。這時軍醫手裏隻有一些金創藥,醫一般的傷口,那是沒有問題的,可麵對常遇春的這個病卻無能為力。

常遇春在那裏喘著粗氣,對軍醫道:“你的藥治不了我的病。想必是我這輩子殺戮太盛,現下報應到了。”然後他又對親兵道:“我估計活不下去了,快快去請李文忠將軍。”不一會,李文忠就來到大帳,看到常遇春的狀況,也不由大吃一驚。

常遇春掙紮著坐了起來,對李文忠道:“我恐怕命不久了,這裏的一切隻有拜托你了。見到皇上時,就給他道:‘恨不能掃平北漠,清除元狗。’”言訖,大叫數聲,就此氣絕,年僅四十。一代名將,星殞柳河。

朱元璋聞知,大是悲慟。馬皇後一天一夜沒有進食。朱元璋對馬皇後道:“皇後請用餐。不要悲傷過度,人死不能複生啊!”

馬皇後抹著老淚道:“常將軍在皇上艱難之時前來投奔,每戰必請纓當先,為大明立下了汗馬功勞。現在天下太平在即,他卻棄世而去,臣妾豈能不悲傷?其實,現在諸將誰不是從年輕時期就開始追隨聖上,十多年征戰,血雨腥風,從無寧日。他們現在大多也是老之將至了,隻怕很多兄弟享不上清福就去了。臣妾念及至此,心頭加倍悲傷。日前,李思齊來降,皇上封他為官,他居然不受,由此可見大家對皇上是不放心的。”

朱元璋一聽,心頭又是一緊。他知道,馬皇後又在勸他,日後要善待開國諸人。他心裏暗道,“我何嚐不如此想?”當下勸道:“皇後請放心,徐達他們都是我的同鄉,也是我小時候的朋友,我們出來造反,驅逐胡虜,本來就是要有福共享的。前些日子造的功臣廟,現在也差不多了。”馬皇後歎了一口氣,抹著眼淚,勉強吃了一小口粥。

此時,徐達還在關中奮戰,他派張溫襲取蘭州。張溫果然不負所托,一口氣就拿下蘭州。可就在張溫大爽的時候,王保保卻看到了機會。

對於王保保,不管是朱元璋還是徐達,都把他當作勁敵。太原一戰,徐達雖然把王保保打得狠狽不堪,數萬大軍潰不成軍,而他也僅以身免,但徐達仍然不敢大意,他深知那一戰實是勝得很僥幸,王保保更是敗得沒有道理。因此,徐達在這一帶作戰時,還是一邊打仗一邊警惕著王保保。

王保保大敗虧輸一場之後,對徐達就更為小心。他知道自己的本錢不多了,如果輕易開戰,自己會完蛋得更快,因此一直沉著氣,等待機會。

很快,他的機會來了。他看到張溫孤軍深入,這正是讓他痛打的時候。於是,他立刻召集諸將,下令十萬大軍向蘭州進發。他一路高調宣稱,要拿下蘭州,打敗張溫,不幾日就包圍了蘭州,但卻悄悄把主力部隊隱蔽起來。

麵對十萬大軍,張溫的力量顯得十分薄弱。於是,明軍中的於光急忙帶著本部人馬出來救援。於光行動很快,也很有信心。他以為,王保保算什麼東西,還不是給打得氣不敢出?現在元兵沒有多少了,要是慢了一步,自己的功勞可就沒有了。

哪知,當他牛哄哄地衝到蘭州的外圍時,突然四麵殺聲震天,王保保的騎兵四下裏漫山遍野殺來。但見陽光下,大刀生光輝,到處明晃晃,果然勢大至極。於光知道自己被敵人包圍了。

開始時,他也不怎麼在意,以為自己衝殺一陣,殺出包圍應該沒有問題。他大喝一聲,往外衝,帶頭舉刀催馬衝殺。哪知,王保保的這支騎兵跟以往的元兵大不相同,戰鬥力極強。他猛衝了一番,雖然連斬幾個士兵,衝出了幾步,可包圍圈卻一點沒有薄下來,反而越包越緊,而他的士兵也越來越少。

元兵連吃多次敗仗,這一次好不容易抓到打勝仗的機會,一時間個個奮勇,不斷地向明軍衝殺。本來元兵的騎兵就很厲害,此時正值士氣大振之際,戰鬥力更是空前提升。

於光的身上已經連連受創,但他兀自往前衝——盡管他知道,他是衝不出去的——最後,當滿身是血的他再要舉起刀時,那條手臂再也舉不起來了。他身上的血流得太多,已經累得一絲力氣也沒有了。幾個蒙古兵衝上來。於光滿眼刀光閃閃,最後死於亂刀之下。

元兵此戰大獲全勝,王保保的信心也足了起來。他知道,朱元璋和徐達很在乎蘭州,隻要他不放過蘭州,朱元璋和徐達就會繼續派兵過來增援,到時候他就可以在蘭州外圍以逸待勞,圍點打援,最後把徐達擊敗。於是他繼續向蘭州進攻。

王保保以為蘭州沒有多少部隊,就張溫那幾千人,花不了什麼力量,就可以把他們全殲於蘭州城內。就連張溫的部將們也這麼認為。當他們在城裏接到於光戰死,外援無望的時候,都道:“現在咱們要把城牆加固一下,然後死守待援。”

張溫一聽,隻是微微一笑,道:“咱這幾個兵能死守嗎?你們上城去看看,王保保有十萬大軍啊。死守無異於等死。”

“那該怎麼辦?現在逃跑?”

張溫道:“現在逃跑也跑不出去了,隻有出擊。”

“出擊?就咱們這點兒人馬?”

張溫道:“是,就咱們這點兒人馬。現在元兵正在驕傲當中,做夢也不會想到咱們會主動出擊。咱們以最快的速度殺上去,打他們個措手不及;猛砍一陣後,再退回來,肯定大獲全勝。”

張溫知道這個時機是不會久的,立刻作出動員,當天就帶著三千士兵大開城門,向城外的元兵殺過去。連王保保也沒有想到張溫居然會來這一招。元兵根本沒有什麼準備,給張溫的部隊殺得丟盔棄甲,毫無還手之力。張溫一時勢如破竹,一連把王保保的部隊逼退了幾十裏路,這才退回城裏。

經此一役,王保保再也不敢輕視張溫了。但他知道,張溫就那點力量,要想衝出去那是很難的。他仍然按既定方針辦,不能在短時間內攻下蘭州,但仍然可以圍住蘭州,繼續圍點打援。

而此時,朱元璋也在關注著王保保。朱元璋雖然對王保保有些忌憚,但他並不認為王保保不能戰勝。此時,他得知王保保圍住蘭州,便也知道了王保保的意圖,他決心跟王保保進行最後的決戰。

洪武三年(1370)的正月初三,朱元璋把諸將請來,開了個禦前會議,商討滅元大計。他問大家:“現在元主在北,王保保圍住蘭州,咱們應該怎麼辦?”

大家都道:“王保保之所以囂張,是因為還有元主這麵旗幟。如果直接北伐,把元主消滅,王保保也就跟著完了。所以,不必管王保保,隻管北伐,打倒了元主,那時王保保就隻有投降了。”

朱元璋卻搖搖頭,道:“王保保犯我蘭州,正應出師討伐,哪能放過他而去取元主?還是兵分兩路,一路取元主,一路取王保保。大將軍徐達從潼關出,專門應對王保保;再派副將出居庸關,入沙漠,追元主。”大家一聽,皇上果然氣魄很大,不由齊稱萬歲。

朱元璋當下傳令:以徐達為征虜大將軍,李文忠為左副將軍,馮勝為右副將軍,鄧愈為左副副將軍,湯和為右副副將軍,向北進發。

馮國勝一聽,很納悶,道:“不是說徐大將軍專門對付王保保嗎,怎麼讓他出潼關向西安?那可不是蘭州啊!”

朱元璋笑著道:“王保保是個人才啊,朕很想收歸大明。朕真不想一仗把他打死,還是讓他投降過來吧。”

“他能投降嗎?誰去招降他?”

朱元璋道:“讓李思齊將軍過去吧,他跟王保保有故交。”

劉基一聽,向朱元璋看過去。此時,朱元璋正好也把目光投到他的臉上。劉基隻得低下眉頭,默不作聲。他知道,朱元璋對李思齊已深懷恨意了。懷恨的原因就是,他居然不受朱元璋的任命去江西當官。這還把朱元璋放在眼裏嗎?朱元璋剛當皇帝,令出必行,可現在一個降將居然膽敢不服從?你不願當官,那就去勸降王保保吧。

可李思齊能勸降王保保嗎?李思齊和王保保雖然曾同朝為官,可是兩人一直就是死對頭,這些年來,你攻我、我攻你,內耗得差不多了,這才讓明軍的北伐頻頻得手。現在你讓李思齊去打王保保,這不就是讓李思齊去送死嗎?

劉基一想到此節,饒是他足智多謀,機變百出,此時也不由冷汗暗出,不寒而栗。皇帝,皇帝,誰一當皇帝,那顆心就往狠毒的方向變化。古今君主,概莫能外。還是範蠡說得好,這些人主,隻可共患難,不可共天下。

其他人也想到李思齊跟王保保的關係,讓李勸王,效果並不大。但朱元璋向來奇謀迭出,做事大出意表之時,往往都大獲成功,因此對於朱元璋的這個分派也沒往深層次去想。

幾路大軍同時出發,一路浩浩蕩蕩。唯獨李思齊隻帶兩個隨從,帶著朱元璋的書信,從南京出發,顯得很孤單。那具本已老邁的殘軀,此時在冷風中更顯羸弱;那張本來已滿是滄桑的臉,此時更加憔悴。他坐在馬上,舉目向北,然後又頻頻回頭。北方曾經是他的故鄉,是他曾經縱橫捭闔的天下,他曾在那裏風光無限。而現在南方是他的故鄉,他的家人都在南京城裏,正眼巴巴地等著他完成這個任務歸來。他深深地後悔,後悔他投降朱元璋。如果當初他不投降……他念及到此,當真是心如刀絞。但再怎麼痛苦,他也得北上。很快,他就來到王保保的大營。王保保一邊圍著蘭州,一邊等著明軍再次來援。哪知,等了一個多月,連明軍的影子也沒看到。他派人四下探聽,隻聽到有一股明軍正在河北一帶進行大掃蕩,肅清元朝在河北的勢力。他隻是冷冷一笑:“想引我到河北?妄想!”

又過得幾天,親兵來報:“李思齊將軍來見!”

王保保一聽,一怔之後,哈哈大笑,心想:“是勸降的來了。”他大聲道:“請李將軍進來!”

李思齊跟著親兵進來,向王保保行了一禮,道:“將軍別來無恙。”

李思齊以為自己一進來,王保保肯定會叫刀斧手把他抓起來。哪知,王保保卻站了起來,對他還了一禮,道:“托皇上洪福,王某現在還不錯啊。李將軍請坐!”

李思齊坐了下來,神色木然。

王保保吩咐上菜,為李將軍接風,然後問:“李將軍投降南朝,在南京一向可好?聽說江南風光甚好。當年本將軍年輕時,曾有意到江南遊玩。哪知朝綱不振,江南遍地戰亂,我也隻好望江南興歎了。”

李思齊歎了一口氣,道:“李某此次北上,麵見將軍,是奉了大明皇帝之命的。”

王保保眼珠一轉,道:“不知有何見教?”

李思齊從隨從那裏接過朱元璋的書信,遞給王保保,道:“這是大明皇帝給將軍的信,將軍看了便知。”

王保保接過信,打開來看了一眼,不動聲色地放下,問李思齊:“依李將軍之見,投降南朝可是件好事?”

李思齊道:“該說的皇帝已說了。投降南朝,好與不好,各有各的見解。我想,目今大元氣數已盡,這是人盡皆知之事。降不降,也是一想便知……”

王保保看到李思齊向自己勸降起來,便兩眼一睜,大聲道:“今天不談這個事。你是我的老前輩,該向你敬一杯薄酒。請!”

一餐完畢,王保保大手一揮:“送客!”

李思齊看到王保保的臉色很平常,那顆心才放下來,暗道:“看來他真的不想殺我。朱元璋想借他之手殺我,豈料我終於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