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認識自己(1 / 3)

認識自己是一件容易的事嗎?眼睛可以看多遠呢?真的可以看明白這個蒼茫世界嗎?耳朵聽到的聲音,我們有自己的分辨嗎?鼻子不是用來自大的,而是好好審視自我,讓內心沉靜下來。用眼用心看了世界,才能口出善言,不造禍害,善與害都是口裏的事情。這些言辭與觀念,最終落實在一雙手中,人們用雙手建立世界,建立自己的家庭,建立快樂幸福,這就叫作知行合一。認識自我,既是一種觀念,也是一種行為。

人這一輩子,比認識世界更難的事,就是認識自己。

——於丹心語

人這一輩子,比認識世界更難的事,就是認識自己。其實,認識自己與認識世界的過程是同步的。《莊子·養生主》中寫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生命短暫,外求的隻能是知識、經驗,向內求的才是智慧、領悟。年齡長了,知識長了,智慧長了,對自己的了解是不是能更深人一些呢?人的這雙眼睛,向外可以看到無比遼闊的世界,向內能不能看得見深邃的內心呢?

莊子在《逍遙遊》裏說:“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每個人追求的境界是不一樣的,每個人的眼界也是不同的,最大的眼界是什麼呢?莊子曰:“若夫乘天地之正,而禦六氣之變,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能夠順應天地萬物之性,駕馭六氣的變化,遨遊於無窮無盡的境域,那還需要憑借什麼呢?隻有對自我的認知足夠清晰,才能夠達到這種“不待而遊”的大境界。“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這是《齊物論》裏的觀點。事物是對立統一而存在的,所謂“智慧”,就是能全麵地看待問題,脫離開“彼”與“此”的二元對立思維。

生命短暫,外求的隻能是知識、經驗,向內求的才是智慧、領悟。

——於丹心語

那麼,怎樣才能把天地萬物看得明明白白呢?

儒家有言:“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人到中年時,該見識的都見識了,該經曆的都經曆了,要能做到“不惑”,不再被各種亂象所迷惑。《莊子·驕拇》中說:“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小的迷惑容易讓人迷失方向,大迷惑能改變人的本性。

“惑”這個字從字形上看,是或者的“或”加上一顆“心”,或此或彼的外在選擇壓在這顆心上,迷惑就產生了。如何才能做到不惑呢?就要從養大這顆心開始,心大了,就能夠不惑。

我們常常說“借我一雙慧眼”,人要想看清這個世界,當然得從一雙慧眼的明察秋毫開始,這是認識自己的第一步。

那麼,我們就先從眼睛說起。《說文解字》上講:“目,人眼。”從“目”字的金文、小篆字形都可以看出,它其實就是豎起來的一隻大眼睛。跟“眼”連在一起用的是“睛”,就是我們說的眼珠子。有個成語叫“畫龍點睛”,可謂人人皆知,這個成語出自唐代畫家張彥遠的《曆代名畫記》“注釋1”。據其記載,南朝畫家張僧繇在金陵安樂寺的牆壁上畫了四條白龍,但是沒敢點眼珠。別人就問,你為什麼老不點睛呢?張僧繇說,我怕點睛之後,它就飛走了。大家都認為他是在吹牛,非逼著他點睛,張僧繇不得已給其中的一條點上了眼珠。結果,一瞬間雷聲大作,這條龍騰空而去。由此可見,“眼”和“睛”不是一回事,我們有時候說人“有眼無珠”,就是睜著兩隻大眼睛卻看不清是非,不了解真相。

與眼睛有關的一個動作叫“顧盼”,“盼”字是目字旁加一個“分”,《詩經·衛風·碩人》裏麵講:“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美人的眼珠黑白分明,顧盼生姿,這就叫作“盼”。“盼”字的右半邊為什麼用一個“分”呢?講的就是眼睛的黑白分明。人年齡長了以後,眼珠就變得渾濁了;而小孩子的眼睛就黑白分明,眼白甚至帶有一點點青藍色,黑眼珠晶亮晶亮的。所謂天真無邪,就是那樣黑白分明、顧盼生輝的眼睛。

什麼叫“盲”呢?《說文解字》解釋為“目無眸子”,“眸”跟“睛”是一個意思。有眼眶,但裏麵沒有眼珠,這當然就是失明了。有一個常用詞彙叫“盲目”,意指對事物缺乏清醒認識,缺乏明確目標,容易跟隨別人的判斷。所以,眼睛的重要性不僅在於看,還要能看見。

什麼是“見”?下麵的這個“兒”其實就是一個人形,一個人頂著一隻大眼睛,就是看見的“見”。人要把眼睛高高地頂起來,努力看、使勁看,就是真正看見了。“看”字是“目”上麵搭一隻手,光線晃眼,手搭涼棚向遠處眺望,這個樣子就叫“看”。

眼睛的重要性不僅在於看,還要能看見。

——於丹心語

與“看”相關的,有眺望的“望”字,《說文解字》解釋為:“出亡在外,望其還也。”人站立在地上極目遠望,能看多遠就看多遠,這個樣子就叫作“望”。馬王堆漢墓中出土過千裏眼,那個眼睛就像今天的望遠鏡一樣,突出很長很長;還出土過順風耳,那個耳朵也是拉得好長好長。其實,千裏眼、順風耳一直都是古人的美好向往。

當代的理論也驗證了這一點。傳播學的大師麥克·盧漢曾經說,媒介就是人體器官的延伸。聽廣播、看電視、讀報紙、上網,不就是讓我們擁有了千裏眼、順風耳嗎?我們足不出戶,鼠標一點,遙控一按,世界各個角落的新聞都可以給你直播,這不就是已經遠遠地看見、眺望到了嗎?遺憾的是,媒介可以讓你看見一個事件,但未必能夠讓你判斷出真相,呈現在你眼前的隻是信息,信息背後的是非和理由還要靠自己的心去判別。我們過去總是在抱怨信息匱乏,但在網絡時代,我們麵臨的迷惑是信息過剩。信息不足時會造成判斷的不準確,但過猶不及,信息過剩就會有迷惑。

接受不僅僅是一種勇氣,也是一種智慧。

——於丹心語

還有一些字與眼睛相關,包含了道德判斷的觀念,比如正直的“直”字,《說文解字》中說“直,正見也”,它的本義就是目光直射。魯迅先生寫過“直麵慘淡的人生”,什麼是直麵?就是要正視現實。生活裏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以言者無二三,總會有種種我們不想接受的事情,但正視現實是接受的前提,接受現實是改變它的前提,而改變是放下的前提。我們總跟人講,遇到不如意的事情,要想開、要放下,如果你都不敢直視它,又怎麼能夠改變並且放下它呢?所以,接受不僅僅是一種勇氣,也是一種智慧。

一個人的正直品格,是從他的目光直視開始的。我們有時候說,從一個人的眼睛就知道他是什麼人,因為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一個人的做派品德,能從他的眼神是不是誠懇看得出來。

麵臨的“臨”字,也是從目的,睜大了眼睛從高處俯視,這就叫作“臨”。所以迎接客人的時候叫“歡迎光臨”,有喜事時叫“雙喜臨門”,麵對困難危險時叫“臨危不懼”,這一些詞裏用的都是“臨”的本義。

相互的“相”,也是從目的,雙目(木)為相,也讀xiàng,真相的“相”,它的本義就是“省視也”,認真地看。“相親”這個詞,從古代流傳至今,所謂相親,就是要兩個人見麵認真地看。李太白有詩句雲:“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隻有敬亭山。”(唐·李白《獨坐敬亭山》)“注釋2”盡管鳥飛雲去,他仍久久地凝望著幽靜秀麗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脈脈地看著自己。“相”字讀四聲的時候,有真相、相貌等詞,其實都是從其本義引申出來的,所謂真相就是認認真真看出來的本質。

說到相貌,就不能不提到另外一個字,那就是臉麵的“麵”。其甲骨文字形就是在眼睛外頭加了個框,小篆字形中隻不過把這個框又寫得規範了一點,都是在臉龐上突出了一隻大眼睛。麵目麵目,臉上最重要的部分不就是眼睛嗎?所以,形容一個人往好的方麵改變很大,叫“麵目一新”,往壞的方麵改變太大,叫“麵目全非”。

眉如遠山含黛,目如秋水含情,山水含情,眉目傳情,這是我們中國人所特有的審美方式。

——於丹心語

那麼眼睛還能幹什麼?反省的“省”字,不從心而從目,“省”就是視察、觀察的意思,所以從甲骨文到小篆的字形寫法,都突出了眼睛。“吾日三省吾身”,這個“省”是從眼睛的看到心靈的反省,內心的活動跟你的觀察是相連的。

由這個“省”的本義,我們可以想到觀察的“察”,所謂“觀而後察”,觀察到了,卻不一定能了解真相。《周易》中言道:“關乎天文,以察時變;關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這不就是觀而後察嗎?

再來看“觀”字,《說文解字》上說:“觀,諦視也。”“觀”就是專注地看,這種專注後來演化成一個名詞——景觀。

還有個詞叫“熟視無睹”,不一定看了、視了、觀了,就一定省了、察了、明白了、了解了。人真得看得懂世相,我們的眼睛才直指內心。

所謂眉目傳情,眼睛是可以表露很多感情的,比如眷戀的“眷”字,它的本義是回頭看。當你送別一個戀戀不舍的人,你會舍不得馬上就走,因為你知道他一定會回頭看你;當你離開一個不想離開的人,你也會不斷地回頭向他揮手,其實這一回眸之間就是“眷戀”。

所以,相見是一件重要的事,繁體字“親”即有個“見”的呢?人的眼睛在電光石火相交的一瞬間傳遞出來的信息,讓語言都顯得蒼白。“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宋代·柳永《雨霖鈴》),兩個人手握著手互相瞧著,語言表達不出來的都在淚眼相映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