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人名(3)(3 / 3)

伴月,及春出自《月下獨酌》。“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暫且以明月和影子相伴,借這美景及時行樂。

燕碧,秦綠出自《春思》。“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北國的小草還像碧絲般青綠,秦地的桑樹已低垂著濃綠的枝葉。

春韭出自《贈衛八處士》。“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梁。”夜雨中剪來了青鮮的韭菜,散發著撲鼻的清香,又呈上新煮的黃米飯讓我品嚐。

頻君,夢君出自《夢李白》其二。“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連續幾個夜晚我都多次夢中見到你,可知你對我的深情厚意。

花川,青溪出自《青溪》。“言入黃花川,每逐青溪水。”進走黃花川,每每追逐著清清的溪水。

寧久出自《西施詠》。“西施寧久微?朝為越溪女。”貌若天仙的西施豈能長久的貧賤?早晨還在越溪邊浣紗。

白雲,怡悅出自《秋登蘭山寄張五》。“北山白雲裏,隱者自怡悅。”你住在蘭山的白雲深處,享受著怡然自得的悠然樂趣。

池月出自《夏日南亭懷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山後的夕陽不知不覺中忽然西落,池塘上的月亮漸漸升起在東方。

荷香,竹露出自《夏日南亭懷辛大》。“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微風送來荷花清香,竹葉上的露水滴在水池中,發出清脆的聲響。

鬆月,風泉出自《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鬆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月上鬆枝夜色滿含著微微的寒意。風吹動泉水,不斷傳來陣陣濤聲,波聲。

高南,開月出自《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高臥南齋時,開帷月初吐。”悠閑地躺臥南齋,拉開帷簾見明月初上。

清輝出自《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清輝澹水木,演漾在窗戶。”在它清輝的灑浴下,樹影隨著水波輕輕搖晃,水月的清光映照在窗戶上,不住地徘徊蕩漾。

新雨出自《尋西山隱者不遇》。“草色新雨中,鬆聲晚窗裏。”雨後草色青翠嫩綠,鬆濤聲聲此起彼伏。

波濤,朝東出自《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閣》。“連山若波濤,左湊似朝東。”起伏連綿的群山如大海的波濤,一浪推一浪向東逝去。

凝香出自《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兵為森畫戟,燕寢凝清香。”手持畫戟的衛兵排列像森林,內室凝集著焚香散發的芬芳。

風翔出自《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神歡體自輕,意欲淩風翔。”神情舒暢身體也感到輕盈,真想淩風飛上廣闊的天空。

澹然,悅心出自《晨詣超師讀禪經》。“澹然離言說,悟悅心自足。”我心寧靜得難以言說,能領悟到這種境地,其自樂自足矣。

明月,雲海出自《關山月》。“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巍巍天山,蒼茫雲海,一輪明月傾瀉銀光一片。

如鴻出自《送陳章甫》。“心輕萬事如鴻毛。”心輕飄揚,人世間萬事萬物如同鴻毛。

靜波,亦鳴出自《聽董大彈胡笳兼寄語弄房給事》。“川為靜其波,鳥亦罷其鳴。”山川江河為之靜寂,百鳥為之不再歌唱。

飛雪出自《白雪歌》。“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卻飛雪。”北風呼嘯,席卷大地,白草堅韌,也被吹折。仲秋八月的胡地天氣,就已飄飄灑灑降下白雪。

鴻飛,青楓出自《寄韓諫議注》。“鴻飛冥冥日月白,青楓葉赤天雨霜。”蒼穹高邈,鴻雁飛翔,日月皎皎,放射光芒,楓葉已經塗抹成紅色,秋天開始降下了寒霜。

楚平出自《渡荊門送別》。“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到那古時的楚國遊,高山漸漸隱去,平野舒展開來。

人名與典故

典故,是古代一些經典的文字、俗語和故事。化用典故是起一個有豐富內涵的好名字的重要方法之一。很多名人的名字乍一看很有特色,不知是何處得來,其實都是化用了典故的原因。古代的單字名中的很多都是儒、釋、道三家的哲學概念或者道德範疇。最常見的字,像儒家有仁、德、忠、義、信、孝、勇、智、儉、敏、健、堅、廉、明、毅、強、勤、學、知、蕙、治、龍、風等等,道家的字有樸、素、泰、鵬、神、冰、雪、鶴、鶚、道、玄、妙、虛、清、機、微、隱、證、果、因等等,佛家的有慈、空、無、僧、佛、鏡、戒、禪、飄、荔、佩、紉、桂、羲、翌、弘、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