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3(1 / 3)

第二章 心態習慣:永遠相信你是最棒的

人每到一個階段都會形成一個心態,心態決定做事的成果。但心態是受環境與際遇影響,一個人若想長時間的保持良好的心態,就必須要有正確的觀念,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的樹立,需要經受的住品德與操守的考念

停止抱怨——你的工作並不壞

有個人,整天對人抱怨自己的工作有多糟糕,有一次,他又向一位智者訴起苦來:“你知道的,世界上再沒有比工作更折磨人的事情了。”接下來自然又是一大堆的抱怨。

“請原諒,”智者打斷他的話說:“據我所知,工作可不像您說的那樣,它並非是一件苦差使。”

“你在說什麼呀?”這位滿腹牢騷的先生叫了起來,“工作可不就是件苦差使嗎?”

“你錯了,”智者靜靜地看著他,接著說,“工作應該是一種幸福的差事,我們有什麼理由把它當作苦役呢?”

“是嗎,也許你的工作是那樣。”這可憐的人苦笑道,“可是我的工作太枯燥了,我實在感覺不到有什麼幸福可言!”

“你又錯了,” 智者認真地分析說,“其實,問題並不是出在工作上,而是出在我們自己身上。如果你本身不能熱情地對待工作的話,那麼即使讓你做自己喜歡的工作,一個月後你依然覺得它乏味至極。”

那位先生若有所悟,開始靜下心來認真思考關於工作熱情的問題。

其實,工作並不隻是謀生的手段。當我們把它看作一種快樂的使命,並投入自己的熱情時,上班就不再是一件苦差事。工作是為了自己更快樂!做快樂而又成功的工作,是一件多麼合算的事啊!

愛默生曾說:“有史以來,沒有任何一件偉大的事業不是因為熱情而成功的。”

沒有人願意跟一個整天提不起精神的人打交道,沒有哪一個老板願意去提升一個毫無熱情的下屬。一個熱情的人,無論是做清潔工,還是當公司經理,都會認為自己的工作是一項神聖的天職,並懷著濃厚的興趣。

工作熱情是成就一切的前提,事業成功與否,往往取決於做事的決心和熱情的工作態度。在工作麵前,擁有非成功不可的決心和滿腔的工作熱情,困難往往迎刃而解,終將取得優良的工作業績。

有個美國記者到墨西哥的一個部落采訪,這天是個集市日,當地土著人都拿著自己的物產到集市上交易。這位美國記者看見一個老太太在賣檸檬,五美分一個。老太太的生意顯然不太好,一上午也沒賣出去幾個。這位記者動了惻隱之心,打算把老太太的檸檬全部買下來,以便使她能高高興興地早些回家。

當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老太太的時候,她的話卻使記者大吃一驚:“都賣給你?那我下午賣什麼?”人生的最大的價值,就是對工作有興趣。

然而,在職場中,像賣檸檬老太太那樣,對工作充滿熱情的人並不是太多。恰恰相反,就像我們前麵提到的那位先生一樣,很多人把工作視為苦役!他們早上一醒來,頭腦裏想的第一件事就是:痛苦的一天又開始了……磨磨蹭蹭地挪到公司以後,無精打采地開始一天的工作,好不容易熬到下班,立刻就高興起來,和朋友閑聊之時總不忘訴說自己的工作有多乏味,有多無聊,如此周而複始。

IBM前營銷總裁巴克·羅傑斯曾說過:“我們不能把工作看作為了五鬥米折腰的事情,我們必須從工作中獲得更多的意義才行。”我們得從工作當中找到樂趣、尊嚴、成就感以及和諧的人際關係,這是我們作為職場人所必須承擔的責任。

即使你的處境再不如人意,也不應該厭惡自己的工作,世界上再也找不出比這更糟糕的事情了。如果環境迫使你不得不做一些令人乏味的工作,你應該想方設法使之充滿樂趣。用這種積極的態度投入工作,無論做什麼,都很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

端正心態——糊弄工作就是糊弄自己

在職場中,有一種很普遍的現象。每天走進辦公室,很多人想的不是如何更好地完成工作,而是處心積慮地去糊弄工作,能少幹一分,絕不多幹一分。“給多少錢,就幹多少事”是這類人的共同心態。他們自以為很聰明,馬馬虎虎應付完每一天的工作,常常暗自竊喜。殊不知,一個人糊弄工作,就是在糊弄自己。

身在職場,隻有對工作認真負責才是真正的聰明。你隻有懷著高度的責任感,每天出色地完成工作,你才有可能很快獲得提升。反之,如果你對公司的興亡完全不放在心上,對工作隻是敷衍了事,那麼你也將成為公司首先考慮的辭退對象。

每個老板都不容易糊弄,他們是不會容忍那些隻知拿薪水,卻對工作不負責任的員工的。更何況企業與企業之間,公司與公司之間競爭越來越激烈,隻要員工在工作中有一丁點兒不負責任,都有可能導致整個企業蒙受巨大損失。

一家服裝廠的采購員為單位定購一批羊皮,她在合同中寫道:“每張大於4平方尺、有疤痕的不要。”注意,其中的頓號本應是句號。結果供貨商鑽了空子,發來的羊皮都是小於4平方尺的,這使服裝廠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損失慘重。

舊金山一名商人給一個薩克拉門托的商人發電報報價:“一萬噸大麥,每噸400美元。價格高不高?買不買?”而薩克拉托門的那個商人原意是要說“不。太高”,可是電報裏卻

漏了一個句號,就成了“不太高”。結果,這一下就使他損失了上千美元。

粗心、懶散、草率等這樣一些字眼,正是工作不負責的具體表現。許多這樣的人,比如職員、出納、編輯、工程技術員甚至大學教授等,就是因為工作粗心馬虎而丟掉了工作。

有一名編輯,在縣報幹了十年,他仍然是個編輯。後來報社精簡人員,他以失敗者的身份應聘到省城的一家媒體工作,隻三年,他便成了編輯部主任。

有不同的版本解釋他的發跡,其中有一種最可信。在縣報,編輯如果出了差錯,錯一個字扣3元,事實性差錯扣5元,即使把領導職務排錯,最多隻扣50元。但在省報錯一個字扣50元,事實性差錯扣300元,如果出現領導職務排錯,那麼就不是用錢可以懲罰的了。

在省報擔任編輯的兩年,他被扣了2000多元,都是些小差錯。有一次,他在排一則通稿的時候,不知是粘貼時出錯,還是排版出錯,一則十分重要的新聞中少了—個領導人的名字。報紙第二天發行後,政府部門就把電話打到了老總那兒。

老總立刻把他召到報社,然後是一陣臭罵。接著,政府宣傳部門對他本人出示了警告通知。在巨大的壓力下,他沒有倒下。在此後的新聞編輯過程中,他再也沒有出現差錯了。據他本人說,隻要在新聞中一遭遇名字,他的雙手就要冒汗。很顯然,他從那次警告中明白了責任的重量。否則,他可能仍然繼續著那些不大不小的錯誤。

作為一名員工,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一定要保質保量完成。不要以為自己不做會有人來做;也不要以為自己丁點兒不負責不會有人發現,或對企業不會有什麼影響;也不要隻注意數量而不在意質量,了了草草地完成任務。

或許你會說:這不是我的職責範疇,我瞎操什麼心呀。如果總是抱著這樣的想法,不管你的工作條件多麼好,你想成功的願望是非常渺茫的。而且你的這種不負責的態度,隨時有可能給單位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有一句話想必大家早已耳熟能詳:“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其實我們也可以這樣說:“今天你糊弄工作,明天工作也會糊弄你!”如果今天你對工作完全不負責任,處理事情錯漏百出,那麼明天你很可能成為公司的裁員對象。

有人說得好“責任保證一切”,的確如此,責任保證了信譽、保證了服務、保證了敬業、保證了創造……正是這一切,也保證了企業的競爭力。無論你在單位從事何種工作,你一定要認認真真,一絲不苟地對待工作。因為,這是你的責任。

尋求突破——尋找你的“工作亮點”

“敬業”、“主動”一直是企業對員工的期望和要求,老板們也在不遺餘力地倡導和鼓勵

這種精神。可令人困惑的是,當對員工進行這方麵主題的培訓後,員工的精神狀態也確實在短期內發生了變化,但過了一段時間,他們又恢複了老樣子。於是隻好不斷地再培訓,結果再複發,然後再培訓……

為什麼敬業精神不能持久?為什麼員工很少能自動自發地去工作?

其實,這都是人們對待工作的心態在作怪!因為他們在工作中,由於各種原因,無法

體會到勝利感和成就感,也無法在工作中體會到樂趣。工作毫無樂趣,又怎能培養起敬業精神和自動自發的工作態度呢?

有些人雖然明白他是在為自己工作,可仍然討厭工作,進而在工作中提不起精神。這是

因為,他還沒有找到“工作亮點”。這個亮點,就是工作能讓他滿意的地方,也就是工作的樂趣所在。

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寫給兒子的一封信裏,這樣說道:“親愛的孩子,如果你視工

作為一種樂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視工作為一種義務,人生就是地獄。”這是積極的工作心態,相信每個人都能從中受益。

找到“工作亮點”的人,能積極地對待工作,並努力學習與工作有關的知識,以便能更加熟練地掌握工作技能,從而獲得更大的成就感。

相反,對工作“不滿意”的人,則緊緊抓住他們的消極心態,好像他們寧願處於不愉快的精神狀態中。他們專門尋找能抱怨的每一樣東西:工作時間太長、午餐時間太短、老板太執拗、公司沒有給足夠的假日或獎金,等等。他們在工作上以及在生活中都是不愉快的人,消極的心態完全占有了他們。

能否發現工作中的“亮點”,與所做的工作種類無關。如果你想有愉快和滿意的心情,你就得控製你的心態,從消極心態的一麵翻轉到積極心態的一麵,這樣你就能找到一些方法和方式創造幸福。

如果你能把幸福和熱情帶到你的工作環境中去,你就會作出少有的貢獻。如果你使得你的工作饒有趣味,你就會用微笑和高效表達你對工作的滿意。

微軟的招聘官說:“從人力資源的角度講,我們願意招的‘微軟人’,他首先應該是一個非常有激情的人:對公司有激情、對技術有激情、對工作有激情,他們可能給你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成果。”

如果你在工作中找不到自己喜愛的部分,你就很難具有這種激情。這時,你可考慮是否是以下原因造成的:也許你並不想換工作,隻不過是要找一個新方向。反思一下,你是否喜歡工作中的自己?若答案為否,你能做一些改變嗎?

如果不能改變工作,或者說,變換工作後仍然沒有效果,那就需要改變你自己了。檢討自己為何對現有的工作不滿意,這樣會加強自我實現的意誌,從而知道自己真正在做什麼。

愛崗敬業——愛工作等於愛自己

如果你問一個人:“你是否熱愛自己的工作?”

那麼他十之八九會回答你:“不!事實上,我對現在的工作感到厭倦!”

也許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每天都會有人突然間辭職、調換工作等。但人們轉換工作方向後,難道就會快樂了嗎?事實恰恰相反,煩惱依然如影隨形。究其原因,人們從來隻是把工作當成一種謀生的手段,而不是一生的事業。他們每天上班下班,卻沒有明確的奮鬥目標。

如果一個人不懂得熱愛自己的工作,那他注定難成大事。

比爾·蓋茨說:“你可以不喜歡你現在的工作,但你必須熱愛它。隻要堅持熱愛,平凡的工作也會有偉大的成就。”

假如一個人做什麼都做得敷衍塞責,不求甚解,在一個團隊中濫竽充數,同事和上司都不會喜歡他。因為他對工作漫不經心,得過且過,既談不上專長,更談不上業績了。反過來,一個熱愛工作的人,情況就會大不相同,因為他們對工作的熱愛和執著,會使他們成為專家,也會成為同事及老板們所喜歡的人。

在一個世界500強企業的工廠裏,有一個很特別的車間,這個車間的工人個個無精打采。

原來,這個車間是整個工廠中最髒最累的一個,每個被分配到車間的人,都認為自己很倒黴。所以,這個車間的工作效率也就可想而知了。

有一天,公司總裁突然到這個車間來暗訪,並對這裏的狀況很不滿意。總裁正準備離開,

卻發現一個小夥子顯得異常快樂,他充滿活力,不時地招呼他人,甚至高興起來還吹起了口哨。

“年輕人,你為什麼這麼快樂?”總裁不解地問他。

小夥子一邊忙碌著,頭也不抬地回答道:“因為我熱愛這份工作!”

總裁很受感動,因為他深知,那些自認為自己倒黴的人,決不會熱愛工作的。

熱愛工作是一種信念,人們懷著這種信念為自己的理想奮鬥著。更重要的是,我們勞苦的最高報酬,不在於我們獲得多少錢,而在於我們因此會成為什麼。那些頭腦靈活的人拚命勞作決不是僅僅為了賺錢,使他們保持工作熱情的東西比金錢更為高尚:他們在從事一項迷人的事業!而這項事業,也必將結出豐碩的果實。

當然,我們熱愛工作,並不是要成為一名工作狂,更不是過牢死!而是要求人們為自己

的工作負責,並且在上班時間全力以赴,高效率地去完成任務。

真正熱愛工作的人,一定會不斷改進自己的工作,使之成為一種藝術。這樣,我們不但不會過度勞累,還可以使輕鬆工作,並且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就。

從某重意義上說,愛工作就是愛自己,就是對自己負責。這是因為,我們隻有從內心深處熱愛工作,才能在工作中釋放自己的熱情,從而獲取巨大的快樂和成功。

積極主動——讓工作快樂起來

一個人事業成功的秘訣,就是讓工作快樂起來,因為快樂可以感染別人,也會增強你麵對困難時的信心。隻有最佳的精神狀態才能發揮最大的潛能。讓工作快樂起來吧,即使你遇到了巨大的困難,你也要保持微笑。

不是每個人都了解,精神狀態是如何影響工作的。但是我們都知道沒有人願意跟一個整天提不起精神的人打交道。沒有哪個老板願意提拔一個精神萎靡不振、牢騷滿腹的員工。

優秀的員工懂得讓工作快樂起來,而不像許多員工那樣把工作當成苦勞役。他們與普通員工的心態真是截然不同,因此,他們在工作中取得的成就也就大不相同。

當我們讓工作快樂起來時,我們就會自然而然進入一種最佳的狀態。設想一個熱愛工作、幹勁十足的員工,和一個被動的甚至討厭工作的員工,他們的效率和成績該有多大的不同?

剛剛進入公司的員工,自覺工作經驗缺乏,為了彌補不足,常常早來晚走,鬥誌昂揚。他們就算是忙得沒時間吃中飯,依然很開心,因為工作有挑戰性,感受也是全新的。

可是,這份激情來自對工作的新鮮感。一旦新鮮感消失,工作駕輕就熟,激情也往往隨之湮滅。不知何時,一切開始變得平平淡淡,過去充滿創意的想法消失了,每天的工作變成了應付了事。既厭倦又無奈,又很茫然。也不清楚究竟怎樣才能找回曾經的激情。在老板眼中,你也由一個前途無量的員工變成了一個平庸的員工。

在這種情況下,保證你工作激情的有效方法是保持對工作的新鮮感。

要想保持對工作恒久的新鮮感,首先必須改變隻把工作當成謀生手段的觀念,要把自己

的事業、成功和目前的工作連接起來。

其次,保持長久激情的秘訣,就是給自己不斷樹立新的目標,挖掘新鮮感;把曾經的夢想揀起來,找機會實現它;審視自己的工作,看看有哪些事情一直拖著沒有處理,然後把它做完……在你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問題後,自然就產生了一些小小的成就感,這種新鮮的感覺就是讓激情每天都陪伴自己的最佳良藥。

“讓工作快樂起來”是你責任心和上進心的外在表現,這正是老板期望看到的。所以就算工作不盡如人意,也不要愁眉不展,要學會掌控自己的情緒,讓一切變得積極起來。

著名心理學家查理·瓊斯說:“如果你對於自己的處境都無法感到高興的話,那麼可以肯定,就算換個處境你也照樣不會快樂。換句話說,如果你現在對於自己所擁有的事物,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或是自己的定位都無法感到高興的話,那麼就算獲得你想要的事物,你還是一樣不快樂。”

總之,每天快樂地去迎接工作的挑戰,以最佳的精神狀態去發揮自己的才能,你就能充分發掘自己的潛能。你的內心同時也會變化,變得越發有信心,你的價值也越發得到別人的認可。

主人翁心態——你才是工作唯一的老板

很多新鮮人初入職場,都有這樣的想法:自己做事都是為了老板,為他人掙錢。本來,這樣想也無可厚非,你出錢我出力,情理之中的事。再說,要是老板不賺錢,你怎麼可能在這一公司好好呆下去呢?但這些人會進一步認為,反正為人家幹活,能混就混,公司虧了也不用我去承擔;再說,公司給我的待遇太低了,薪水這麼一點點,我才不會好好幹呢;或者,老板不重視我,不欣賞我,我沒心情給他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