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發本來隻是通過聚集其他部落的方式,告訴帝辛,不要想著滅我,我是有群眾基礎的,如同實彈演習一樣,僅為炫耀實力,目的仍是防止發生戰爭。就是告訴對方,誰也別先動手,動手誰也討不著便宜,我們目前最好誰也不要惹誰,否則都會很慘。
所以對於姬發的軍事演習,帝辛根本沒放在眼裏,隻派了3000老弱病殘用遠距離圍觀的方式表示關注,自己卻在朝歌繼續吃燒烤。但這3000人,也算是給姬發麵子,不然人家在軍演,你都不當回事,姬發臉上會掛不住。
就相當於中國去太平洋海域軍演,要是美國說我們對中國的行為表示關切,中國政府再發表一個我們的軍演不針對任何國家和組織,這事就圓滿了。要是美國理都不理,那麵子上很難過得去的,得通過外交通途徑進行提示——我們正軍演呢,給點麵子,關注一下。
所以姬發要的,隻是帝辛和全天下的關注效果,而不是要滅紂,這點,帝辛和姬發都心知肚明,配合默契,來參加聚盟的各部族方國,都是平時不被殷人放在眼裏的,正好也參加一下軍演,作為在野黨,表達一下自己的存在,並告誡執政黨,以後別欺負,
我是有同夥的,所以這次聚盟,本來就是眾人各得所求的表演秀。
但軍事演習的總指揮呂尚卻假戲真做,有意要弄出一個擦槍走火的事件,逼姬發玩大的。
而這時的帝辛(紂王),卻精力都在東夷人身上,沒有意識到眼前的危險。
帝辛在位其間,第一步,先滅掉了北邊威脅他的黎人,因為黎人的祖先是九黎之族(黎人與三苗之族同祖)他滅黎人是祖上的慣例,因此是不但鞏固了北麵,而且得到了殷民的支持;第二步,他按順時針方向,轉而去攻擊東夷,東夷人位於山東和江蘇徐州一帶,但與夷人的戰爭遠比他想的要慘烈,使得他深陷泥潭。
按當時的軍事、經濟、人口綜合實力排名,第一名,殷本部,也就是帝辛本身;第二名,姬姓家族;第三名,東夷,第四名,黎人。
姬姓家族對帝辛來說,最大的威脅僅是有可能不聽話,但對自己的統治沒有威脅,因為帝辛的祖先軒轅黃帝的後代,一脈相承的神族,帝辛是代表上天(神族)來統治人間的,這是整個姬姓家族的共識。要取代他或是殺他,別說是做,就是動一下這個念頭,都是莫大的罪過。
因此,姬姓家族對帝辛的王位是沒有威脅的,影響的隻是他的權威,在他實力強時,他可以直接滅掉姬姓家族,如果實力不強,那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黎民卻不一樣,黎民的祖先是蚩尤,他們心理認真的神族是蚩尤之後,而不是軒轅黃帝的後代,所以,他們是敢直接推翻帝辛統治的人。
東夷人比較複雜,他們是蚩尤和炎帝部落的後代,心底認不認可轅黃帝後代的統治的基本持平,是雖然敢反,但輕易不造反,遠不如黎人那麼激烈和明顯。
對帝辛來說,他的戰略自然是先滅黎,再滅東夷,再滅姬姓家族,但滅東夷的過程中,已是元氣大傷,一、二十年內無望再滅姬姓家族,歡歌笑語,休養生息,才是他最要緊的事。
但偏遇上一些不懂事的大臣,主張他征伐姬姓家族,實為惹事添亂,所以紂王一概不理,不但不理,還嚴懲這一提法的人,用來安撫姬姓家族。
千算萬算,他沒有算出呂尚,呂尚是不怕鬼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