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完美不可苛求但能追求(2 / 2)

有次傑西卡向人說道,這是因為像他這樣有耐心尋找座位的乘客實在少之又少,才能讓他找到的車廂裏剩餘的座位,而在其它車廂的過道和車廂接頭處,卻是人滿為患的。因為,大多數乘客很輕易就被一兩節車廂擁擠的表麵現象迷惑了,盡管大多數人都知道在火車中途數十次停站之中,從火車十幾個車門上上下下的流動中蘊藏著不少提供座位的機遇,就算想到了,他們也未必有那一份尋找的耐心。而車廂裏和過道中,眼前一方小小立足之地已經很容易讓大多數人滿足,為了一兩個座位背負著行囊擠來擠去,有些人也覺得不值。他們還擔心萬一找不到座位,回頭連個好好站著的地方也沒有了。

這個尋找座位的故事也告訴我們這樣的道理,生活中那些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的人,永遠隻能滯留在較低層次的滿足上一樣,這些不願主動找座位的乘客大多隻能在上車時最初的落腳之處一直站到下車。沒有懷著“我一定能找到”的信心,是很難有辦法找到的。

籃球界的傳奇人物邁克爾·喬丹,在率領公牛隊獲得兩次三連冠後,毅然決定退出籃壇,因為他已經得到世界上籃球運動史上最多的個人光榮紀錄與團隊紀錄,甚至是20世紀最偉大的體壇運動員。

“我成功了!因為我比任何人都努力。”

喬丹不隻比別人努力,他還跟自己比努力,雖然他已經是世界上最頂尖的籃球運動員,但還在不斷努力,努力突破自己的極限與紀錄。在公牛隊訓練的時候,他每天的訓練時間比任何人都長,據說除了睡覺之外,他一天隻休息兩個小時,剩下時間都在球場度過。有這樣不斷超越自己、追求完美的念頭和行動,試問,有誰能比喬丹努力,做得更出色?

NBA的籃球運動員經常在罰球的時候投不進球,也時常會懷才不遇而怨天尤人起來。殊不知,成功的關鍵取決於你的態度,取決於你有沒有追求完美的念頭。如果你能做到每天也像喬丹一樣隻休息兩個小時,其餘時間全部站在罰球線練球增加自己的準度,這樣持續下來,你罰球的能力定會提高。即使達不到喬丹那樣80%以上的命中率,至少也比自己以前的水平提高不少。

“沒有最好,隻有更好。”我們追求更好、更完美,最重要的不僅是得到最完美的結果,而是我們擁有這種永不滿足、永遠積極向上努力的態度,不苛求完美,但絕不放棄追求完美。隻有你努力才可以令你更接近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