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前蘇聯“薩特闊”號破冰船前去尋找桑尼科夫地,結果還是像先前的科考隊員們一樣,並不曾因為時代的進步而改寫探險桑尼科夫地的曆史。第二年,蘇聯又三次派飛機前去北冰洋尋找,也沒有找到。
時間很快就到了1942年的7月14日,桑尼科夫地的不解之謎仍然困擾著科學界,絲毫沒有出現一點進展。在前蘇聯科學院院士奧勃魯契夫的發起下,飛機進行了大規模的搜索。他們沿著新西伯利亞群島和貝內特島進行勘測,最遠到達北緯80℃處,但仍未發現任何陸地。1944年8月25日,飛行員查特科夫又一次駕機來到了這塊地方進行考察。他似乎想找回自己遺失的榮譽,同時也為了發現一點新的可能。結果除了看到漂流的浮冰外,其他什麼也沒有發現。
經過兩次極有說服力的飛機探索,科學界不禁開始懷疑起前輩們所說的真實性,開始懷疑桑尼科夫地是否真實地存在過。也有的學者們反駁了當時流行的這種說法,他們對桑尼科夫地可以存在後又消失的科學奇跡並不懷疑,認為這就是大自然的真實性。其中的一些學者舉出了“奧克蘭島的神秘海洞”,試圖擺出支持自己學說的強有力的證明。到了l947年,前蘇聯極地水文學家斯傑潘諾夫對此提出了自己的獨有見地的論說。他經過仔細地研究發現,並不能輕而易舉地否認桑尼科夫地的存在。但也無法解釋後來專家們的真實所見。於是,他提出了平衡兩者的說法。他認為,“桑尼科夫地是由冰和岩石組成的陸地,後來由於海水晝夜不停地衝刷,才逐漸消失了。”
直到如今,科學工作者們仍然在付出著自己的努力。也許真的像斯傑潘諾夫所說的那樣,桑尼科夫地真的已經消失了。但是,科學家們一直在守候著,期盼著大海的這場夢醒來的一天。
“小檔案”
關於“奧克蘭島的神秘海洞”的故事發生在1886年5月4日。當時,“格蘭特將軍”號船從澳大利亞的麥爾邦港出發,途經新西蘭的南部島嶼,開往英國的首都倫敦。船一直在船長的指揮下,緊張而有序地航行著。但是,在航行的途中遇到了一個神秘島嶼後,他們的命運都隨之而改變。人們發現島上的石壁上隱隱約約出現了一個黑乎乎的大海洞。從海洞中湧來一股海流繞著船轉著大圈,同時,大海洞好像有一股巨大的魔力,除了四個人僥幸逃生之外,其餘的人都未能幸免,被海洞強大的吸引力卷走。後來,好奇的人們為了尋找這神秘之島和那石壁上的海洞,費盡了周折。其中一支較著名的隊伍在1890年3月26日乘坐“達芬”號船前往事發地奧克蘭群島追尋,但是和其他的隊伍們一樣,海洞不見了蹤影,仿佛從來就不曾存在過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