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長歌16(1 / 3)

一場雪落下來

在隴東,落下一場雪,是多麼令人愉快的事情。

我說,我熱愛這片養育自己的黃土地,但我的表達多麼蒼白。

美好的頌詞,無法救活一棵瀕臨旱死的小草。

也無法給一株枯萎了花葉的野菊之根,注入一絲水分,而這點水分,將會鼓起野菊突圍荒涼、走出漫長嚴冬的信心。

因此,當仁慈的上蒼,如同恩賜芸芸眾生陽光和月色一樣,將如此遼闊的愛布施,我看到那些裸露的山塬,因為感恩一律彎下了脊梁,低下了頭顱,在虔誠地承受著雪的安撫,仿佛在替那些在它們的皺褶裏所生存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們表達謝忱。

當然,也是在替我表達感激。

我也是在黃土地母親的懷抱裏生存的一份子,我喝的是涇河水,吃的是隴東農民種植的糧食和蔬菜。

我相信,涇河的水源,有一部分,就來自上蒼的恩澤——一場雨,一場雪,滲入黃土地,不斷增添著地下水的容量。

甚至,在早晨,抑或黃昏,當我在郊外散步的時候,我看到的凝聚於草葉上的露珠裏,都會閃動著一滴雨的影子,晶瑩著一片雪花的芳魂。

我甚至覺得,這些露珠,是從地下水宮裏偷偷跑出來的孩子,眨巴著一雙好奇的眼睛,在打量著這個在他們看來是陌生的世界。

總之,我以為,我們現在所享受的一切,都離不開上蒼的恩澤,都和自然萬物休戚相關。

那麼,如果我們汙染環境,破壞生態,就等於我們在把自己朝絕路上推,在自掘墳墓!

因此,我希望,這一場雪,能夠洗亮人類的眼睛,蕩滌心靈乃至靈魂裏的灰塵和汙垢,弄清楚該走怎樣一條生存之路。

使自己在滿足生活之需時,如何與自然萬物保持親密關係,而不要因為自己的貪婪,將一種和諧秩序摧毀。

你說,多無奈,這一場雪,如同愛,留不住。

回憶,像山塬挽留的斑駁殘雪,隻會讓人感到寒冷和蒼涼。

我說,這隻能說明時間之獸的殘酷,它又吞吃了一場雪,殘雪是從它的牙縫裏遺落的一些骨頭渣。

但是,雪之精魂,卻永駐於山塬的記憶裏,甚至體內。

因為,在來年春天,被雪水滋潤的花朵,開始綻放。

被雪水灌溉的草木,重新抽綻出嫩綠的枝葉。

正是雪賜予的愛,複蘇了山塬戰勝荒涼、走出嚴冬的信心和力量。

而她在完成愛的儀式後,同時也升華了自己內涵與價值。

在崆峒山巔

前山,一條索道逾越水庫架設,那是通山的捷徑。

隻要你不吝嗇人民幣,就可以把滑行的鐵盒子當轎子坐,看低了山。

後山,鋪通道路,並被水泥硬化,遊客們以車代步,沿一個個“S”,拐彎抹角地戲弄風景。

在崆峒山巔,我把少年時代登山的情景懷念。

那時,崆峒山尚未開發,還沒有貼上“旅遊品牌”的標簽。它的渾身散發著野性的氣息,猶如一支原生態的古老山歌,被歲月在涇河邊深沉地哼唱。悠揚的旋律,為黃土築就的西部高原,注入滴翠的生機與靈氣。

前山山峰間,一道裂縫曲曲彎彎,是風雨抽打的鞭痕,還是一次地殼運動後留下的紀念?

這是惟一一條通向山頂的路,供人們登攀。鐵黑的荊叢呲出尖銳的牙齒。

橫陳的巨石攔在麵前。必須手腳並用,全神貫注,才能在緩行中一點一點把與天空的距離縮短。

好在有列隊的樹木作護欄,有凸出植被的石頭和裸露的樹根當台階,隻要你付出喘息的汗珠,就不會在如蟻般蠕動的人群裏掉隊。誰敢掉隊呀?

倘若獨自滯留在山間,哪怕是寂靜裏風與葉的密語,一隻鬆鼠的突然奔竄,都會使你敲響鼓點的心尖,掀起驚悸的波瀾。

仿佛,每一塊嶙峋的山石背後都藏著伺機襲擊你的野獸。

似乎,那倒掛於峭壁的藤蘿,都是毒蛇的化身。

哦,大家結伴登山,多麼溫暖!

“小心石頭!”

每有一顆石塊滾落,這樣的叮嚀便不絕於耳,從上而下,相互遞傳。

遞傳著一份真誠。

遞傳著一份關心。

這一刻,遊伴之間,把相牽的手緊挽。

即便彼此互不相識,一個也會向另一個讓出腳窩避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