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長歌17(1 / 2)

向螞蟻致敬

螞蟻是動物世界最微小的昆蟲之一,如果你向螞蟻使勁吹一口氣,無異於人類遭遇龍卷風的襲擊,它們會被吹得沒了蹤影。

但是,就是如此弱小的螞蟻,我要向它們致敬!

因為,我從它們身上,看到最可貴而偉大的品質——團結與互助。也許,正是由於與生俱來體型之小、力量之弱,獨自活在這個險象環生、處處暗藏殺機的世界,十分艱難,很容易被其他動物們踩死或吃掉,它們便最懂得團結與互助的意義,從而總是喜歡結夥生存,組成大大小小的團隊,或共同覓食,或並肩抗敵,使自己的種群得以繁衍。曾經數量龐大、身強力壯的恐龍都滅絕了,而小小的螞蟻卻能夠留存下來,可見其有多麼頑強的生命力,如果要究其生命鏈條何以不會斷裂的秘訣,答案就是“團結”二字。

事實正是如此。

我曾多次在郊外的農田邊關注過一群群螞蟻的活動,它們在所居洞穴附近的草叢裏來來往往地奔走,就像城裏人一樣忙碌,從早到晚穿梭於水泥的縫隙。看著看著,我就對這些螞蟻心懷敬意,因為它們不管誰發現了食物,總會迅速凝聚成一團,齊心協力將食物搬進蟻穴,而不會為獨占食物,相互拚鬥,你死我活。

當麵對一條水流湍急的河流,人要過去都非常艱難,況乎輕如草芥的螞蟻?但是,聰明的螞蟻們卻通過“抱團“的方式,形成越聚越多的“蟻球”,像氣球一樣飄過了河。

我從電視上有關動物節目裏,還看到這樣一幕:

一頭黑熊追捕野豬失手後,就來到一棵大樹下,要端一群螞蟻的窩,因為螞蟻富含蛋白質,是它緩解一時之饑的“小零食”。再說,在它眼裏,螞蟻何其渺小,是很容易對付的。但是,就在它用厚實的利爪搗毀螞蟻的窩,伸出舌頭要飽餐一頓蟻肉時,卻突然感到有什麼液體射入自己眼睛裏,一陣刺痛,它隻好逃之夭夭。

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聽到動靜後,放哨的蟻兵早把消息傳給了蟻群,它們就做好迎敵的準備,個個鼓足體內的腺囊,當黑熊靠近時,便同時射出腐蝕性很強的蟻酸,噴向黑熊的麵部,致其不戰而退。

在螞蟻的世界,像這類依靠“團結”的法寶禦敵的故事真是太多了。

古人雲:“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說明人類也喜歡拉幫結派,但人類往往是,因某種利益相聚,又會為利益分配不公而“窩裏鬥”,最終導致彼此不歡而散,甚至反目成仇又自相殘殺。

那麼,盡管人類唱得好聽“團結就是力量”,可為什麼總是搞不好團結呢?關鍵問題是人類太自私、自利,團結的“粘合劑”總被各自的私情、私心、私欲所消解。

在中國曆史上,秦國之所以能以破竹之勢一一攻克六國,其主要原因也是六國之間沒有將分散的力量攥緊成一隻有力的拳頭共同抗敵。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轍在其論文《六國論》中曰:齊、楚、燕、趙四國不能支援前方的韓、魏,團結抗秦,諸侯國之間互相攻擊。一語說到問題的要害。

團結,凝聚人心、鼓舞士氣的法寶,可惜,現在,如此簡單的道理,卻不能被人們運用到實際的工作和行動上,真是可悲、可歎!

而小小的螞蟻卻能做到這一點,對它們,我從心裏產生由衷的敬意!

舊平房

閑置。廢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