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可變開關--晶體管(1 / 1)

1948年的一天,在美國貝爾實驗室外的一個房間裏,一架樣式普通的收音機正在播放輕柔的音樂,許多參觀者都駐足觀看。原來,這可是世界上第一架使用晶體管的收音機。

半導體誕生

晶體管出現之前,電子管一直在電子技術領域占有統治地位。但是電子管十分笨重,存在耗能大、壽命短、噪聲大、製造工藝複雜等缺點。因此,人們一直在努力地尋找新的電子器件來替代它。終於,19世紀末,人們發現了一種新材料--半導體。

晶體管誕生

1945年,美國貝爾實驗室成立了以物理學家肖克利、巴丁、布拉頓為核心成員的研究小組,該小組從研究半導體的導電性能著手,開始攻堅晶體管的發明難題。1947年,巴丁和布拉頓研製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半導體三極管,也叫點接觸性晶體管。

功能強大

晶體管誕生後,首先被應用於助聽器和電話設備之中。之後,它的應用範圍逐漸廣泛:小到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收音機、錄音機和電視機,大到實驗室儀器、工業生產及國防設備、計算機、機器人、宇宙飛船等。如今,晶體管實際上是指所有現代電器的關鍵活動元件。

微型化發展

從理論上來說,晶體管的尺寸越小,其性能就越高。因此,晶體管正不斷朝著微型化的方向發展。其中,美國朗訊貝爾實驗室製成的一種晶體管,大小接近1納米。此外,英國科學家用世界上最薄的材料--石墨烯,製造出了一種超小型的晶體管。

知識小筆記

1999年9月,法國原子能委員會的科學家研製出了當今世界上最小的晶體管,其直徑僅為20納米。這可是用肉眼也難以觀測的晶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