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空中衛士--飛機(1 / 1)

自古以來,人們便渴望自己也能像鳥兒一樣翱翔於天際之間,為此,他們曾做過各種各樣的嚐試,可結果卻是不斷失敗。不過,失敗並沒有挫敗人類飛翔的夢想,他們一直堅持地努力著。

飛天傳說

傳說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的魯班和墨子都曾模仿飛鳥製造出了木鳶,這些木鳶還能飛上天空三日而不落。而在古希臘,也有這樣一則神話故事:被監禁於海島迷宮的工程師,用蠟和鳥羽為自己做了一對翅膀,從而成功地從衛兵的頭頂上飛越而過。

飛機模型

1490年,達·芬奇在一個粗陋的螺旋槳狀物體上紮上羽毛,做成了一個小直升機模型。從達·芬奇留下的飛機草圖中可以看出,他已經意識到空氣密度和重心位置對於飛行的重要性。

滑翔機模型

1804年,英國的喬治·凱萊設計製造了一架模型滑翔機,並在其出版的《空中航行》一書中,論述了空氣動力原理及其作用和應用,提出了飛機機械原理,即解決重量、動力、阻力和推力之間的關係。

飛艇誕生

在研究飛艇的領域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則是德國的齊柏林,他於1900年製造出了第一艘全硬式飛艇。很快,齊柏林飛艇便成為空運旅客的商用交通工具。

飛機問世

1903年,美國的萊特兄弟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依靠自身動力進行載人飛行的飛機--“飛行者”1號。同年的12月17日,萊特兄弟一共進行了4次飛行。1905年,他們又開始製造和研究第一架實用飛機,成為飛機製造領域的開路人。

知識小筆記

1891年,德國工程師奧托·李林塔爾設計製造出了一架柳條上覆蓋著棉布的滑翔機;而在一次次的飛行中,李林塔爾終於知道了飛行的最大秘密是保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