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診斷助理--聽診器(1 / 1)

心髒是人類最重要的器官,而千百年來,心髒病卻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成了醫學界最大的困擾之一。聽診器的發明,彌補了過去診斷方式的不足,使人們對心髒的認識大大提高。

為難的診斷

1816年的一天,法國的雷奈克被邀請去給一位貴族小姐診病。盡管他懷疑這位小姐患了心髒病,但由於病人太胖了,雷奈克用叩診聽不到任何從內部傳來的聲音。為此,雷奈克冥思苦想了好一陣兒。

遊戲的提示

雷奈克想起了孩子常玩兒的一種遊戲:一個孩子敲打一根木梁的一端,另

一端的孩子則把耳朵貼在木梁上,靜聽傳來的聲音。於是,雷奈克立即找來了一張厚紙,將紙卷成一個圓筒,一頭按在小姐心髒的部位,另一頭貼在自己的耳朵上,果然他成功了。

首個聽診器

受到成功試驗的鼓舞,雷奈克馬上製作了一根空心木管,長30厘米,口徑0.5厘米。為了便於攜帶,這個木管由兩節合成,用螺紋旋轉連接,曆史上第一個聽診器就這樣誕生了。1814年,雷奈克又發明了效果更好的單管聽診器。

聽診器的改良

1840年,英國的喬治·菲力普·卡門改良了雷奈克設計的單管聽診器,發明出將兩個耳栓用兩條彎曲的橡皮管連接的雙耳聽診器。改良後的聽診器有助於醫生利用雙耳更正確地診斷,並能聽診靜脈、動脈、心髒、肺、腸內部的聲音,還可以聽到胎兒心跳的聲音。

知識小筆記

集成電路的問世迅速取代了晶體管助聽器,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助聽器逐步向智能化、體內化發展。今天,大部分助聽器都是“數字電腦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