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西蒙所強調指出的那樣。“管理的關鍵在於決策。”各種權衡取舍,無不反映著不同群體、不同組織、不同階層、不同區域的矛盾衝突。人類社會就是在這樣一個矛盾衝突中求得均衡,作出決策,並推動著社會的發展。解決這樣一個矛盾的衝突就是一種生存與發展的基本能力。正確決策僅僅是管理的第一步,像學生在將學習英語作為一個重要決策後,麵臨學英語過程中的時間如何具體分配;家庭用於教育的經費如何管理;企業在決定生產某種新產品後如何提高生產能力;國家在出台一項新的政策後,如何更有效地控製與管理,保持政策的穩定性,等等。具體的管理協調之能力、管理方法與技巧、決策管理的能力與分析工具,使現代管理成為一個係統工程。對每一個個體而言,首先從交流開始,交流使不同個性、不同偏好與習慣的個體在同一環境下融合,大學生更是如此。交流也是獲取信息的一個最有效和基本的方法,也是最為有效的過程。交流還是協調不同利益群體實現最廣泛表達的途徑。我們常說,不管什麼事,說出來就好。通過人際間的相互交流與溝通,使彼此相互適應,相互在思想上和行為上達到某種共識,這樣一個過程就是一種能力的體現,一種在不同利益和不同目標,同時又存在相同利益與相同目標的衝突過程中尋找彼此均衡的過程。無疑,在這樣一個過程中,需要更多相關的協調方法,像語言的表達能力,個人的人格魅力,不同的文化背景,環境氛圍等。而所有這些能力,在我們的學習與工作、生活過程中,根據每個不同的個體可以培養來的。在每個人都需要他人給予幫助的社會生存環境中,我們每一個人都處在個人利益追求和精神追求之中。知道這一點很重要,他會使你的管理理念不至於過分的狹小和偏激,使你的個人價值真正融入到社會和曆史的進程中。曆史告訴我們,每一個成功的人,每一個偉大時代的代表人物,無不將個人的理想與抱負同他所處的時代相結合,並在這樣一個結合過程中,使自己的人生價值和能力得到充分體現。當然,有了這樣一個管理理念,仍離不開其他管理過程中的細節與方法,管理中的規律和技巧,管理決策能力的培養。從而讓我們更清楚地看到這樣一個理性人生存的社會,人們應該如何處事,又應該如何對待變化著的社會及其製度。
創新的思維能力。把創新看成創造性破壞是熊彼特創新理論的重要內容。創新的思維能力,更要強調實踐的功能。人類在認識自然的過程中不斷發現與創造,逐步形成了我們今天的社會。但科學界關於暗能量的說法、空洞的理論,仍在延續,宇宙之謎仍在不斷探尋,而我們人類自身的思維,腦神經網絡的研究還在不斷深入。大學生更多的是學習書本上知識,麵對這樣一個知識的累積過程,如何在學習中培養自己的創新思維能力,時常讓我想起中國科學界錢偉長老先生關於“學習是沒有問題”的求學之道。在錢偉長漫長的研學經曆中,他得到的體會是。“學習是沒有問題的”。學習真的沒有問題嗎?錢老的邏輯推論是問題導向。在學習過程中,第一類問題。學習過程中的知識疑點,可能是技巧與方法,可能是某個人的思維盲點,還可能是某個繁瑣的邏輯推導。隨著學習的深入,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另一種技巧與方法,另一種思維方式將問題解決,因此,這樣一類問題不應該成為學習中的問題。第一類問題體現了錢老的時代理念和與時俱進的學風。第二類問題。學習過程中的障礙,如同前進路上的一塊“小石頭”,並不影響前行的道路,因為在以後前行的路上再也回不到原初的這條道上,或者說不影響今後的學習,這樣一類問題在學習過程中也不是問題。第二類問題反映了錢老的工具理性和務實的求學方法。第三類問題。學習過程中的原問題,課上老師還未能詮釋,比如各類學科的基本假設,就如本課程提到的關於“信息”的概念,經濟學理論中的“理性人”假設等,這樣的問題在學習中老師可能還沒有完全搞懂。因此,對學生來說也不該成為問題。第三類問題正是錢老研學中的批判理念,也是他一生不斷創新,並取得成就的思維之源。在錢老的學習生涯中,得到的結論是“學習是沒有問題的”。試問,學習真的沒有問題嗎?顯然,最關鍵的是在學習過程中如何去尋找各類學科存在的上述三類問題,這就是學習方法上的創新。每一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屬於自己的問題,構建自己對一個學科、一門知識、一個學科體係的認識和理解。如能將這樣一種問題導向的學習方式放在對自己能力培養和潛在能力的挖掘上,就可以不斷地在學習過程中構建出屬於自己的一個對社會、經濟、文化、生活的知識體係。而這樣一種構建是一個持續創新的過程,不斷認識自我、否定自我、完善自我,同時又超越自我的過程。錢老的尋找問題的學習方法,在我教與學的實踐中得到許許多多同學的認可,我認為尋找問題是培養創新思維能力最好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