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杜潤生:國內外的大事都關注(2 / 3)

杜老提出:這是官方的政策,可是在美國國內很難統一起來,美國的大資本家們願意在中國投資,利用中國廉價的勞動力“繞過關稅”,生產出產品向世界推銷。因此中國引進外資的500多億美元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美國以及控股跨國公司的資本,我們利用這些資本,增加了GNP(國民生產總值),美國政府不希望資本和技術進入中國,但是資本家追逐利潤,到中國投資有利潤就幹,非常的現實主義,禁止不住的。

我們和美國形成一種很特殊的關係,中國製造的產品美國家家戶戶都離不開,特別是中國勞動密集型產品,隻要在美國生活,老百姓用慣了中國產品,離不開了。

但是美國現在利用台灣和朝鮮問題抑製中國,賣軍火給台灣來遏製中國。我們要接受拉美國家的教訓,不能無條件地開放國內資本市場,一般商品市場。好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後還有五年的準備期,在此期間,要建立一種保護機製,既要改革開放,又要保護自己的民族工業。應該是有條件的實行自由貿易,不能叫外國貨把我們打倒,現在連吃的喝的穿的都進口是不行的,我們現在麵臨的重大問題是要防止簡單的理解全球化。

杜老語重心長地說,我們國家還落後,經不起折騰,中國的國民總產值一萬億美元,美國是我們的十幾倍,要知道自己的能力,經不起大的經濟風波的衝擊。

政治民主和公共領域

杜老目前最關注的第二個問題是政治民主化的問題。他說,我們麵臨著政治體製改革的問題,現在中國社會的經濟基礎是多元化的,以公有製為主體,私有製、公私混合股份製等多種所有製並存,多樣化的經濟主體就有多樣化的訴求,這就要求民主。

再有,社會發展以後,人們的交往多了,無論哪個地方的居民,自然會形成公共領域,什麼叫公共領域?進行公共服務、生產公共產品,保持公共秩序的地方就是公共領域,在這個領域裏,和每一個居民的利益密切相關,因此必須吸收居民參與解決公共領域的問題。小至社區大到國家,都有公共領域的問題。

杜老主張,創造除國家以外的公民社會,在公共領域把居民組織起來,工人有工會,婦女有婦聯,青年有青年聯合會,農民要成立農民協會。過去隻是強調國家,忽視社會,忽視公民社會,現在要發展這個公民社會。讓群眾參與。把這件事辦好,把鄉鎮的事辦好,一直到把國家的事辦好。

杜老說:政治民主要提倡毛主席提出的群言堂,反對一言堂,不要一人說了算。中國是共產黨一黨治國,現在還沒有任何一種力量可以代替中國共產黨,共產黨的領導地位還要保持。一黨治國就必須講民主,因為共產黨是人民的核心力量,不能代替一切,在核心以外還有大量的群眾,要把他們團結好,團結大多數的途徑就是民主。

我過去講過一句話:以市場激勵群眾,以民主團結群眾。因此我主張有限政府,不提倡萬能政府,政府的權力一定要有限製。我提倡服務性的政府,不提倡強權政府。政府要保護人民的各種權利:言論、結社、集會的自由,處理自己財產的自由,追求幸福的自由。

他強調,還有一種自由很重要,就是免於恐怖的自由,說錯話也不用害怕,可以批評,因為是人民內部矛盾,但不能迫害。現在是否開放言論,是考驗民主程度的尺度,應該允許報刊等新聞媒體講真話講實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