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上午,我軍放棄澮河岸邊的南坪集,引起敵人的極大錯覺,黃維兵團強渡澮河,如入無人之境,結果鑽進了中原野戰軍預設的“口袋”。黃維發覺我軍意圖後,立即全部退縮澮河南岸,並向東南突圍,其先頭一個師已轉向大營集方向。
25日,六縱隊奉野司命令,直插雙堆集以南的大小王莊、小馬莊、小周莊、李莊、楊莊一線。我十二旅三十五團經過激烈戰鬥,占領了雙堆集東南葛家莊、劉莊、小李莊、楊莊。
陝南十二旅在周莊、小張莊、吳莊一帶會合,完成了牽製黃維兵團的任務,隨即和六縱十七旅作為第一梯隊與友鄰十一縱隊迅速靠攏,將東南方向的缺口堵死。至此黃維兵團在我東、南、西全線的猛烈圍攻下,被壓縮在雙堆集為中心橫寬不足15裏的狹小地區以內。
雙堆集前沿護送一一〇師楊副官到營部為便於爾後殲滅黃維兵團,十二旅奉命歸六縱隊指揮。我們部隊部署在李莊一帶,處在阻擊戰鬥的前沿陣地。我們麵對的是數倍之敵,但指戰員發揚連續作戰的作風,個個抱著不怕犧牲、戰之必勝的信心和決心,不分晝夜地趕修堅守陣地的工事,準備迎接激烈的戰鬥。同誌們全都剃成光頭,並自備急救包,誓死與陣地共存亡。
敵人為了擺脫被圍殲的命運,想趁我軍立足未穩之際突圍逃跑。在飛機、坦克和大炮的掩護下,於26日向東南方向突圍,敵第十一師和第三師約3個團的兵力向我十二旅三十五團一、三營陣地輪番進攻。三十五團指戰員英勇作戰,堅守陣地。劉莊一度失守,團部及時組織兩個連反擊,將敵人打退。由於我軍的迎頭痛擊,敵人的突圍計劃沒有實現,反而被我軍向後壓縮了三裏多。
黃維為擺脫被圍殲的厄運,又企圖在27日全力向雙堆集的正南方和東南方向突圍。其突圍的左翼先頭部隊是第八十五軍一一〇師。(廖運周《第一一〇師戰場起義始末》文中講:第一一〇師的前身是馮玉祥西北軍的第2師。1942年,我接任第八十五軍第一一〇師師長職務。1947年夏,我們成立了中共地下師黨委。1948年11月上旬,得知第八十五軍要參加第十二兵團增援徐州,同誌們都說我們行動的時機到了。11月24日,第八十五軍由蒙城到達趙集附近。當時我的師部和黃維兵團的司令部同住在雙堆集附近的一個村子裏。26日下午5時許,他說:“我想乘敵立足未穩,打它個措手不及。決定挑選四個主力師齊頭並進,迅猛突圍。”我馬上意識到黃維這一招的厲害,同時也覺得這是我們可以利用的好機會。於是對他說:“好!司令官的決策真英明,我們師請求打頭陣,願當開路先鋒!”黃維對我又是誇獎又是鼓勵。在回去的路上我反複琢磨,又記起劉鄧首長要我們在最有利的時機發揮最大作用的指示,覺得現在是火候了!必須立即舉行戰場起義,打亂黃維的突圍部署。於是決定派楊振海同誌去見解放軍前線最高指揮員,把黃維準備在27日上午采取的突圍行動和我師決定趁此機會舉行起義的計劃一並上報。——《淮海戰役》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8年1月第1版)
淮北11月的天氣很冷,我們不顧嚴寒據守工事嚴陣以待,準備隨時迎擊敵軍的進攻。26日夜半時,我們正在陣地前沿注視敵情,突然發現遠處有人影晃動並朝我方走來,我一拉槍栓,喝令:“站住!什麼人?”此人急忙回話:“自己人!別開槍,我有要事見你們首長。”他舉雙手過來,原來是一名敵軍軍官,身邊帶著一條軍犬。我押著他來到連部,王立田連長詢問情況。此軍官說他姓楊,是一一〇師師長廖運周的副官,有絕密情報要麵見解放軍最高首長。王連長和靳恒修指導員認為事關重大,當即命我護送楊副官到營部指揮所。
後來才知道此副官叫楊振海,是奉廖運周師長命令前來聯絡有關戰場起義的。此後楊副官聯絡的情況,《決戰淮海》一書(江蘇人民出版社1979年11月第1版)中,賀光華《在淮海南線》一文中講:
值班參謀武英同誌來報告:陝南十二旅前沿打來一個緊急電話,他們捉住一個敵人軍官,自稱有絕密情報,要親自向南線司令員報告,請示處理辦法。王近山司令員說:“派人把他送來吧!”
楊副官是我黨的地下工作者,他向王司令員報告說:“27日清晨,黃維準備調動四個主力師,齊頭並進,向南突圍,企圖與李延年、劉汝明彙合,爾後協援徐州,救出杜聿明。一一〇師是左翼,廖運周決定趁機率部起義,於27日清晨7時假意突圍,把隊伍帶過來。為避免誤會,要求首長在左翼這邊閃開一個口子,讓開一條路,放一一〇師過來,然後再把口子封住。這個計劃,不知首長認為如何?”等武英陪楊副官出去休息的時候,首長們分析研究了這個新情況,認為一一〇師起義是有誠意的。可是,他們要在敵人全線突圍時才行動,還要我們讓開一個口子,這問題就嚴重了。當時我們這個方向隻有四個旅的兵力,要抗住敵人四個主力師突圍,擔子是相當嚴重的。如果接受這個師起義,好處是減輕了我們阻敵突圍的負擔。但是萬一這個行動被黃維和吳紹周發覺了,乘我們放一一〇師過來的機會,傾全力突破我軍防線,那將要對革命犯下永世難補的大錯誤。這是關係著整個戰局成敗的一個關鍵!
我們反複地琢磨著,肯定了又推翻,推翻了又肯定,最後下了決心:不惜一切代價,堅決粉碎敵人四個師的突圍,決不讓黃維兵團跑掉一兵一卒,同時積極爭取一一〇師戰場起義。為了防止意外,起義時間要提前,天明以前起義部隊必須過完,同時把行進路線劃在村莊之間,用玉米稈標示出來。另外派一個旅埋伏在路線兩側,嚴陣以待,一旦情況有了變化,立即將敵人消滅在野地裏。我們把這個決定報告野司,得到劉、鄧首長的同意後,便馬上調動部隊,準備迎接敵人突圍時的激烈戰鬥。
11月27日淩晨,營指揮所傳達上級命令:天明時有蔣軍黃維兵團第一一〇師起義,突圍向我軍蒙城方向來,通過我部地區時,要嚴加紀律,不準開槍開炮!起義部隊的標誌是左臂紮白毛巾或白布條,按四路縱隊通過,最後打有白旗為界限,起義部隊過後,當即對後麵的蔣軍開槍開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