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巴山風雷急(2)(2 / 2)

1950年2月,我到周家營的縣大隊駐地後,首先抓了連隊支部工作。連隊原有黨員16個,從2月到7月發展4個,從其他部隊調來1個,還有3個候補黨員。經調出調進,到年底全連有正式黨員12個,候補黨員1個。

同時,我又抓了青年工作。連隊原有青年團員27個,從2月到10月發展12個,轉正4個,先後調出24個。經教育整頓,11月9日,團黨委決定我連團支部於11月10日建立,支書冀增福、組織委員吳文佩、宣傳委員郭昌宏。正式團員15個,候補團員2個,分為5個團小組。

與此同時,部隊開展了純潔內部的學習運動。縣大隊有連級幹部4人、排級幹部6人、班級幹部31人,群眾95人,合計136人。除勤雜人員8人不能經常參加學習外,其他人員全部參加學習。鑒於連隊政治質量極差,班排幹部的政治質量很低,連隊黨支部按照團營首長關於學習教育改造的方針和要求,從群眾性學習開始逐步轉入幹部重點學習,進行純潔內部的工作。

經學習,主動交代問題的人數:班級幹部中有曆史問題的20人,有思想問題的3人;戰士中有曆史問題的33人,有思想問題的7人。其他45人為老實農民,沒有曆史不清、政治不純、思想不穩等傾向。經查,有政治問題的,其中反動黨團:三青團員4個,封建幫會:青幫分子4個、紅幫分子23個,偽鄉、保、甲長及舊軍人計7個,減租反霸被鬥爭的3個,嚴重思家想老婆的10個等。另外,有參加封建迷信會道門的12人,共計63人,占到全連人數的49%。於7月22日,營部研究,我連清洗36個不良分子。

學習運動開始,由於部分戰士的思想混亂,對清洗工作有恐懼感,幹群關係一度較為緊張。在學習政治理論上,仍有不少戰士對學習和爭取進步認識低,也不重視。如在全團指戰員聽了孫股長講“怎樣做一個共產黨員”的黨課後,討論時有的人說,每一禮拜學一課,都一個多月了,咱也沒有記住多少,發言隻能胡扯八扯幾句。有的說,時間長了都忘記了。有的說,咱啥也說不上來,讓我睡覺還差不多,等等。不過大多數戰士對學習還是重視和認真的,隻是由於文化程度低,討論時說不到點子上。經過一段認真的學習和耐心教育,戰士的思想認識普遍有了提高。

為了活躍生活,連黨支部研究決定於7月27日成立了群眾活躍的生活委員會,民主選出自己信任的負責人,組織開展群眾性教育活動。同時,連隊開展尊幹愛兵活動,戰士親手製作禮物送給幹部,希望今後領導正確,工作學習進步。幹部同樣給戰士贈送禮物,表示感謝之情。運動中,全連13個黨員和17個團員都積極學習和努力工作,發揮了模範帶頭作用。到10月5日,我們進行了工作總結,肯定了這次學習教育活動的成果。

學習教育後期,上級動員幹部戰士到地方工作,政治條件很嚴格,最後在我連選調了自願報名的團員薛遠川等33人。營長在歡送會上的講話中說,外調的同誌到地方工作是為了國家的建設事業,是為加強地方政權建設,因為解放後要對不法地主、慣匪、匪首等罪犯進行鎮壓;其次要對舊社會寄生蟲進行勞動改造,使他們成為自食其力的新人,為祖國建設服務等等。

合影局部抗美援朝開始了,部隊指戰員紛紛要求上前線。獨立營的兩個連隊補充新戰士後,為了鼓舞士氣,提高思想覺悟,進行了學習教育活動。6月10日開始集體學習三天,聽了國際國內形勢報告後,轉入訴苦階段。戰士多是深受地主惡霸壓迫的窮苦農民,所以邊哭邊訴自己家的血淚史、苦難賬。訴苦用了一天半,然後引導戰士尋找苦根,提高階級覺悟和思想感情認識。於21日召開“複仇大會”,戰士紛紛發言下決心為父母報仇,為人民立功,堅決要求抗美援朝,消滅美帝國主義侵略者。

為爭取朝鮮戰爭的勝利,我們又開展自動捐獻飛機和大炮活動,盡管當時經濟困難,但全連指戰員省吃儉用,有的還借錢捐款,共捐人民幣130萬元(合新幣130元)。戰士們心情無比激動,再三要求上前線保家衛國,並以被批準為最大光榮。經審查,獨立營共挑選258名合格戰士赴朝,其中我連86名。

這年7月1日是黨的生日,鎮巴縣黨政機關和各商會、學校、銀行等單位和廣大群眾敲鑼打鼓慶賀,並給部隊送禮物,每人一個慰問袋。慰問袋都是婦女手工繡製的,飽含了人民群眾對解放軍的愛戴。我也得到一隻慰問袋,製作人在藍色的長方形袋麵上繡著“陝西西鄉三區文貫鄉楊桂英”的字樣。至今還保存著,用以珍藏我的軍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