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照顧別人的情緒
作為員工,當你有好情緒時同樣也能感染你身邊的同事,讓他們和你一起快樂。不過,當你心情不佳時,千萬別介意同事還滿臉笑容,因為你沒權力幹涉別人的快樂,如果你對同事流露出來的快樂表示出不滿,就會嚴重破壞和諧的辦公室環境。
有些人心情不好時,就不允許辦公室裏其他同事說笑或進行正常的娛樂活動。而自己卻不時地幹涉別人、擾亂別人,破壞周圍歡樂的氣氛。時間久了,這種人自然會因不受歡迎而成為孤家寡人,最終隻會將自己陷入孤立的狀態之中。其實,當你高興時,別人不一定都有高興的事;而當你心情很壞時,別人也許心情極佳。所以,總想讓別人的情緒圍著自己“轉”是不現實的。如果你想自己一個人高興,全辦公室的人都得眉開眼笑,而你悲傷時,所有的人心情都得低沉,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身在職場,在辦公室裏要有群體觀念,不能因為自己心情差,就不許別人高興,也不應因為自己興奮或得意,就苛求別人也情緒高漲。所以,照顧別人的情緒,是身在職場中的你必須做到的。
29.同事之間忌兵戎相見
同事,既是我們的朋友又是我們的對手。在與領導的爭辯中既可以一致地應對領導,克服工作中的困難,但有時卻又成為我們競爭的對手。作為同事,大家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誰能獲得升遷,誰能得到好處,就看每個人如何表現了。顯然,這也是一種競爭,而這種競爭在很大程度上又不是一種單純的能力較量,而是夾雜著個人感情、好惡,以及與上司的關係等諸多因素。那麼,如何處理好同事之間的關係呢?
(1)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一位哲人說:“一個不肯助人的人,他必然會在有生之年遭遇到大困難,並且大大傷害到其他人。”幫助別人,從本質上看是一種付出和奉獻,但從效果上看,你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獲得了人格的提升。況且,有些人因為幫助別人,甚至還得到意想不到的回報。
作為同事,大家既然長期相處,誰都難免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溝溝坎坎,所以,能幫人處且幫人,同事遇到困難尋求幫助時,不妨伸出熱情的雙手,真誠地助他人一臂之力,這在不知不覺中為自己存下了一份善果。
王亮剛剛擬就一份業務報告書,其內容雖然很有價值,但由於未能迎合處長的胃口,可能不會被接受。他坐在那裏絞盡腦汁,想著是否呈上這份報告書。當時科室裏有兩三個人擠眉弄眼、嘻嘻哈哈地冷潮熱諷。下班後,王亮沒有馬上離開。這時,他的同事曉峰過來看了看報告,告訴王亮,他的報告條理分明,隻可惜語氣過於尖銳,如能稍微更改,就十分完美了。王亮聽了,既感激曉峰的真誠忠告,又感激他此時的關心。後來,那份業務報告書順利通過,王亮便把曉峰的這份相助記在心裏。
隔了幾個月,曉峰寫了申請書,想申請購買一部電腦。以長遠的眼光看,添置這部電腦會使辦公室的運營更加順利,然而,領導倡導節省經費運動,不過是數星期之前的事情,所以曉峰非常擔心自己的申請能否獲準。這時,王亮動用腦筋,勸曉峰在申請書上注明:“這部電腦將在與我們有業務往來的那家公司,以最低價格購買。”終於,曉峰的申請被批準。
探知同事的意願,然後幫助他們完成心願,表麵看來,是為競爭對手鋪路,似乎荒謬到了極點,簡直不可能。但是此中自有奧秘,你不要因此就想放棄。幫助同事完成了某項需求,同事除了一方麵敬佩你的能力,另一方麵又會留意到你所給予他們的幫助,對你懷有感恩之心。但是,需要提醒的是,我們是說“不知不覺中”,幫助同事時不要總期望得到回報。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這樣,付出和回報總不可能完全對等。能贏得同事的尊重和敬佩就是最大的補償。
(2)善於給同事一個台階
同事與自己,都是普通人。既為普通人,就都會有自己的短處、隱私。而善於護人之短,掩人難言之隱,往往會得到別人的一份感激之情,同時,這也是給自己留後路。
李芝晚飯後在街上散步,恰巧碰見自己的同事馬麗,她一反辦公室的端莊姿態,濃妝豔抹,超短裙,露肩衫,並且還挽著一個俊小夥兒的手臂。馬麗在看到李芝後,眼睛頓時沒處放了,雙手也開始局促地搓起來。這時,李芝已經從她的眼睛和姿態中洞察到她的不安與不自然,因此稍加寒暄並且以兩三句關於天氣、商品等題外話結束了話題。第二天在辦公室見麵時,仿佛已經忘記昨日一般,既沒有打量她的身體,更沒老話重提。馬麗對李芝的善解人意心存感激。
一次李芝在送給上司的一個彙報材料中,有個失誤,多虧馬麗發現,中途截下,讓李芝修正後又呈送上級,避免了被領導訓斥的局麵。日後,李芝在工作中時時能體會到馬麗的回報。
作為辦公室裏的年輕女性,更多地是用自己的真正實力在工作中做出成績,都希望以一個良好的職業形象與風範展示給他人,特別是男同事。馬麗已經習慣以規範嚴整的形象出現在辦公室裏,卻被同事撞見略失風雅的裝束,自然不想被辦公室其他人知道,以免作為笑料。而李芝的做法恰恰給了馬麗極大的麵子,維護了她在其他同事麵前的形象。馬麗自然心中有數,今天他幫她忙,明天就變成她幫他忙了,這種情形在工作中是經常發生的。
(3)要懂得忍讓與謙讓
在與同事相處時,要懂得顧全大局,以忍為安。“勤”和“忍”,是做大事、成大業最根本的要求。而且,事實也往往如此,一勤、一忍,往往能夠使一個人一步步走向成功。
凡事讓人三分,未嚐不是為自己今後的工作做好一個鋪墊。假定機會到來,輪到你可以晉升,你為了要讓這種可能性變成事實,首先必須讓你的同事,承認你有資格成為他們的新上司。再說,如果要讓你的同事服你,為你效勞,也必須對你的為人處事心服口服。領導一般都喜歡任用群眾基礎較好、威信高的幹部作為自己事業的助手,因為領導清楚,有人支持才能堪當大任,做好工作。在同事中聲譽不好,還會影響上級對你的信任。
“以屈求伸”是一門實實在在的領導藝術與工作策略,領導者既要有寬廣的胸懷,又應通過靈活多變的“屈”來達到“伸”的目的。
才華絕世的孫臏被嫉賢妒能的同窗龐涓誣諂下獄,並剜去膝蓋骨,使其永遠無法站立,麵部刺上鯨墨,使其永遠把恥辱刻在臉上。在這種情況下,孫臏以極大的忍耐力,忍辱佯瘋,以此迷惑了龐涓,為後人留下了八十卷的《孫臏兵法》。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忍讓的處世方法,初看似乎比較消極,其實,它是通過少招惹是非的方式,更好地展現自己的才華。
三國時的荀攸,智慧超群,謀略過人,他輔佐曹操征張繡、擒呂布、戰袁紹、定烏桓,為曹操統一北方,建立功業,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在朝二十餘年,能夠從容自如地處理政治漩渦中上下左右的複雜關係,在極其殘酷的人事傾軋中,始終地位穩定,立於不敗之地,就在於他善於謹以安身,以忍為安。
荀攸平時特別注意周圍的環境,對於同僚他不爭高下,總是表現得很謙卑、文弱、愚鈍、怯懦,對於自己的功勳諱莫如深。他與曹操相處二十年,關係融洽,深受寵信,從來不見有人到曹操處進讒言加害於他,朝中朝外口碑極佳。
不卑不亢,以忍為安。但謙讓不是無限度的,要有一定的條件。謙讓者必須有堅強厚實的智能、品德、權位和實力作後盾,否則就成了被迫退讓。其次還要看謙讓的對象,如果對方是一時糊塗的明理之人,固然不妨謙讓;如果對方是得寸進尺的小人,謙讓就等於逃跑。
有句俗話叫做“一勤天下無難事,百忍堂中有太和”,強調的就是“忍”在為人處世中的重要性。隻有具有容人的海量,誌存高遠,避免積怨成為仕途上的禍端,才能叩開成功的大門。
(4)多剖析自我發現問題
馬偉是一家單位的科長,工作勤奮努力,工資也不低,但他卻過得一點也不快樂。回到家裏之後不是唉聲歎氣,就是對妻子和孩子大發脾氣,搞得家裏人總是膽顫心驚。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這人處處都好,就是有一處欠缺,那就是脾氣躁,火氣大,容不得別人對他的一點指責。特別是同事之間的無聊玩笑和暗地裏的惡毒攻擊,常常惹得他肝火大犯,搞得家裏人唯唯諾諾。
有一天,他的故友來訪,又在單位裏受了一番惡氣的馬偉便向朋友訴說了一番。朋友聽後,先是笑了幾聲,隨後才說道:“馬偉,你隻知道自己不快樂,那麼你有沒有想想別人的遭遇呢?在單位受點兒怨氣本來是很正常的事,你卻因為這個大發脾氣,你沒有想過這一切難道都是別人的不是嗎?”
經過朋友的勸解,他開始有意識地改變自己的壞脾氣,開始不卑不亢,學會涵養自己的胸襟。他仿佛變了一個人,同事之間的人際關係也變得融洽起來,工作也越來越出色。
身邊的同事難免會有缺點和出現一些錯誤。不要幸災樂禍,也不要藐視同事,要善於體諒與忍讓。如果用苛求和挑剔的態度對待同事,那麼你就會發現這個同事有毛病,那個同事有缺點,就沒有人能與你一起共事、同心同德了。馬偉改變了與同事相處的策略,采取寬容的態度,贏得了同事的尊重和精誠合作。
(5)競爭要與協作結合
競爭是人類社會的一個普遍規律。積極的、良性的競爭是應當肯定的。所謂競爭,就是發揮自己的才能,追求成功,並力求超過他人,成為先進者。這種競爭就是自立、自強、敢為天下先。正當的目的、手段和方式下的競爭,能使每個人的智慧、才能和人格,得到充分的發展和表現,從而大大提高人生的效率,實現理想目標。因此,隻有在競爭中自立、自強的個體所組成的群體,才能有整體的活力和創造力,沒有競爭的個體所組成的群體,是缺乏生命力和創造力的。因此,競爭是群體發展和富有創造力的根本機製。
個人的競爭性要能夠正常發揮,同時必須發揮群眾意識,積極與他人協作、互助。競爭本身是智慧、才能的比賽,同時也是品德、人格的比賽。在競爭中,競爭者一方麵要不怕強者,不怕嫉妒,敢於爭強,力求爭先;另一方麵,又需要善於同他人協作、互助,增長群體情感與合作精神。事實上,競爭本身就需要互助、信息交流、友誼鼓勵、支持以及情緒安慰,在交際和協作中,獲得知識,增長經驗,提高取得成功的能力。正是競爭激發著人們強烈的協作願望和行為。
從另一方麵看,個體的競爭也必須以促進群體的協作為條件。如果競爭妨害群體的協作,削弱或破壞群體的發展,這樣的競爭不但不能促進個體完善、社會發展,而且必然成為社會腐敗、個體墮落的因素。因為個體隻有以正當的目的、正當的手段、正當的方式進行競爭,才能有利於群眾的聯合與協作。
社會生活中有競爭,更有合作。合作具有極大的社會作用,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離不開合作,合作是人類社會得以形成的根基。合作產生人的群體力量—社會力量,這種力量是單獨個體的力量所無法比擬的,也不等於個體力量的簡單相加。合作是人生力量的源泉。沒有哪個人能夠脫離群體而單獨存在,人與人之間需要融洽、和諧,需要互相幫助。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人是需要幫助的。個人隻有與他人合作,才有力量。良好的合作,人們才能有麵對困難的勇氣和戰勝困難的力量。
人與人之間既存在著競爭也存在著合作,如果我們自己沒有信心,不敢跟其他人勇敢競爭,那麼我們就是懦夫,我們的成長就不能說是真正意義上的成長。但是為了自己的成功,不願意跟他人交流,不願意告訴他人自己掌握的知識,也就是說不肯相互合作,那更是一種做人的失敗。一個不懂得跟他人合作的人,即使暫時可以取得一點成就,但他不可能永遠成功,因為這個社會是合作的社會,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掌握所有合作是事業成功的土壤。科技社會化、社會科技化的今天,是一個競爭更為激烈,同時又需要更加緊密合作的社會。競爭需要借助合作才更有可能獲勝,合作增強了競爭的能力。
隻有在真正意義上明白這個道理,我們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知道真正應該怎樣做的,也隻有在真正意義上明白這個道理後,我們才有可能真正把競爭與合作用到我們現在乃至今後的工作中去,讓競爭與合作這個理念貫穿我們的整個行動中,在競爭與合作中,發揮我們的材質、開發我們的潛力、增長我們的信心、助我們走向成功。
30.與你的同事和睦相處
職場中與同事和睦相處不僅有助於拓展個人的人際交往,更有利於我們事業的進步與發展,同時還能讓我們的工作變得輕鬆快樂。能夠和同事良好地相處是每個職場人士都迫切希望的事情,但是工作中卻又往往由於諸多因素,使我們與同事之間難於和諧地相處,進而嚴重地影響了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那麼,到底我們該如何做才能夠與我們的同事和睦相處呢?
(1)同事麵前不要過分誇耀
很多人都有一種虛榮心,迫不及待地將自己取得的成功,或者可能取得的成功在同事麵前誇耀,想與同事一起分享內心的喜悅。的確,將成功憋在心裏會很難受,在同事麵前說出來,才能將內心的喜悅宣泄出來,才能獲得一種優越感,滿足內心的虛榮。工作中,我們常見一些人取得了點成績,就喜歡在同事麵前誇耀,如果找到了條創業捷徑,那更是按捺不住那顆激動的心,生怕別人不知道。
有位員工,為人比較輕浮,總認為自己能力非凡,混得非常出色,似乎處處比別的同事高一等。在市裏貸款買了套房子,總在辦公室裏吹噓房價上漲,他的房子已升值過百萬,自己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百萬富翁;並且還經常在同事麵前大談他的創業夢想和創業途徑,但現實中並沒有邁出過一步。同事出的一些文件請他提點意見,他一定是先把別人的推翻,然後提出他那一套。下屬的報告更是要人家反複改很多遍,完全符合他的標準和心意為止。開會時,他就更喜歡表現了,常常與別的部門同事爭鋒相對,利用他的口才把別人批評得一無是處,以顯示自己的高明。這位員工在公司的狀況不言而喻:從上到下,沒有一個人欣賞他。
與同事相處是很敏感的,在同事麵前有時候的確需要表現一下,需要露兩手,這樣才不會被他們看扁。但是表現必須把握一個度,假如你沒有真材實料,卻表現得處處占先,那很容易遭到同事的反感和嘲笑。如果心裏真有點料,卻不懂得收斂,喜歡壓在同事的頭上,顯得自己處處高人一等,那你必然成為同事攻擊的靶子。所以說,在同事麵前,必須學會收斂自己和保護自己。
人都有一種好強心理,喜歡自己比別人強;如果你喜歡在同事麵前吹噓你的能力和業績,工作中喜歡占先,喜歡壓製別人反襯自己,那你必然將自己推到風口浪尖上,成了別人的眼中刺和靶子。其實虛榮心是最容易誤導自己,最容易給自己惹來麻煩的。它不會給你帶來什麼正麵的利益,而隻會在你職場道路上挖陷阱。所以說,與其在同事麵前張揚自己,還不如踏踏實實地做點實事。
(2)與同事交談語氣要寬容
在工作中,同事之間出現了意見分歧,應以商量的口氣婉轉地提出自己的看法,盡量避免用難聽的話語傷害他人自尊心。如果遇到不合作的同事,則要表現出你的寬容和修養。學會耐心傾聽對方的意見,並對其合理成分表示讚同,這樣不僅能使不合作者放棄“對抗狀態”,也會開拓自己的思路。
有位哲人說過:“人能成全他人,也能毀棄他人;互相幫助能使人奮發向上,互相抱怨會使人退步不前。”但有些人,卻恃才傲物,惟我獨尊,從不把別人看在眼裏,仿佛自己就是泰山頂上的青鬆,站得越高看得越遠。長此以往,他們就把自己拉出了群體之外。
有一次,美國總統門羅在白宮舉行宴會,招待外國使節,法國外長德。寒胡赫爾伯爵坐在英國外交大臣查爾斯。沃恩爵士的對麵。查爾斯。沃恩發現,自己每講一句話,法國外長總要咬一下大拇指。沃恩越來越感到氣憤。後來,他實在忍無可忍,便問德。寒胡赫爾:
“你是對我咬指頭嗎?先生?”
“是的。”伯爵傲氣十足地回答道。
說時遲那時快,兩人拔劍各自衝向對方。
就在兩位外長快要交手之際,門羅總統的劍已架在中間。其動作之快,使滿座皆驚,一場惡鬥就這樣被製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