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地方都有小人,通常,小人做人處事不太厚道,常以不良手段達成目的。與小人相處,稍不謹慎,會吃大虧。對於剛剛正式步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說,為了不使自己上了小人的當,入了他人的圈套,學會如何對待小人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42.如何嚴防職場中的小人
在職場中難免會有一些小人,他們常常喜歡在同事之間製造一些矛盾,挑起一些事端,從而影響我們正常的人際交往。所以,我們必須提高警惕,絕不可低估小人的危害。在工作中我們與小人相處,要貴在提防。
1.處處提防小人
一天,一位與你熟稔的同事向你提出建議,不如合作幫助上司整理曆年來的開會記錄資料,雖然此舉會增加工作,卻不失為一個表現的好機會,可以博取升職與加薪。你對於這樣的提議大表歡迎,甘願每天加班完成額外的工作,甚至沒有發出絲毫怨言,因為確信其他同事工作得一樣辛苦。
可是,你怎樣也想不到,對方竟然把全部功勞歸為已有,在上司麵前邀功,結果隻有他獲得上司的提拔,使你又驚又怒。
為免日後再次被對方所利用,你應該怎樣應付呢?專家的意見如下:
常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如果有一位同事,建議與你一起完成額外的工作,你可以接受提議,但應當把各人所負責完成的工作部分清楚記錄下來,留待日後作為參考。
(1)如有人向你大送高帽,稱讚你的工作能力如何驚人,無非想讓你助他完成工作,你不要被對方的甜言蜜語所動,應當教導他如何處理工作上的難題,無須由你親自動手完成。
(2)你對同事的行為與企圖有所懷疑,可以直接找上司談一談,避免徒勞無功。
(3)同事始終是同事,他並非你最好的朋友,你應該與對方保持一段距離。
當你發現某同事原來一直在利用你,你定是怒不可遏,恨不得立刻拆穿他。但同時,你又明白,衝動行事,肯定不會有好結果。那麼,應該采取怎樣的態度呢?
有位同事經常公開讚揚你的工作表現,表示對你的辦事能力欽佩不已,可原來他是另有目的:就是努力踩你的拍檔,要把這個眼中釘拔掉。
不肯被此人繼續利用下去,就要有所行動了,不是仗義幫拍檔那麼簡單。最重要的是為了自己的清白要保持鮮明的立場。因為長此下去,容易遭人誤會,以為你與這個同事是站在同一陣線的,甚至連拍檔也會敵視你。
你的行動可以是:當對方再次故意公開讚揚你,不妨中斷他的說話。你可以這樣道:“奇怪,你對我特別捧揚。其實這個任務不是由我負責的,我的好拍檔才是真命天子,我認為你的讚美詞十分適合他。”既教他無可奈何,又對拍檔表明了心跡,情況準可以改善。
在大公司裏工作,難免碰上“人事問題”。例如,別的部門主管向你下命令時諸多為難,應以什麼“招數”去招架呢?對方既是主管,比你高級,你當然得罪不得,切莫跟他爭辯,或者不加理睬,如此會令對方對你有惡感,日後必會有“後遺症”的。不過你若是言聽計從,也大大不妙,一則對方相信你是個膽小鬼,缺乏主意,會得寸進尺,叫你無地自容;二則你是應該向上司負責的,若胡亂聽別人吩咐,等於不尊重上司,甚至惹來有異心的懷疑,你以為上司會怎樣對你?即使不立刻發作,以後也有得你瞧。
正確的態度是無招勝有招,當對方在你上司不在時,向你無理取鬧,大發雷霆時,請冷靜客觀一點,你隻須要向上司負責,而你與這位仁兄是全無關係的。即是說,對方發脾氣是不必理會的,待對方靜止下來,你才淡淡的告訴他:“這些事我無權過問,一切還是請你與我上司商議吧。”輕巧地就把他打發掉了,然後待上司回來,立刻向他報告一切,讓他去處理這些棘手事件。
2.應對流言蜚語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流言,學會處理它們是取得成功的重要一課。有人對“上班族”進行了一次抽機調查,竟然獲得了一些使人啼笑皆非,又頗值得我們深思的結果。其中當被問到:“什麼是吸引你每天上班的理由”時,竟有相當一部分人在“不上班,就聽不到許多小道消息、謠言、流言、傳言和饞言”之後打了勾。
的確,在我們這個世界上,始終有許多人喜歡傳播一些可疑的謠言。在一個複雜而忙碌的工作組織中,流言蜚語,小道消息是少不了的。
“說閑話的人”,通俗地講,是指一種“到處閑扯,傳播一些無聊的、特別是涉及他人隱私和謊言的人”。換句話說,就是背後對他人品頭論足的人。雖說古人早有“謠言止於智者”的忠告,但智者畢竟很少,謠言總是會被傳來傳去。
每個人忙忙碌碌地在一個組織裏工作,固然是為了公事,然而一起工作總要說話,說話也不可能光說正事,難免會講些題外話。其中有些閑談不僅很有趣,而且人們在背後談的也是有關同事的好處。然而有些卻純粹是傷害他人的閑話,無論有意還是無意,這種閑話都是不可寬恕的,故意的是卑鄙,無意的是草率。何況有時“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經過許多人豐富的想象,也許在一番穿鑿附會、改頭換麵之後,謠言就產生了,再加上“說閑話者”捕風捉影,添油加醋之後,更使謠言的傳播速度加快,遠遠超過做事的速度。
傳播傷害他人的流言,有時是出於嫉妒、惡意,有時是為了借揭示別人不知道的秘密來抬高自己的身份,這些都是極令人厭惡的事情。我們隻是一旦發現自己想要說些不利於他人的話時,就應該立刻閉嘴了。要知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恐怕人人都能如此,才有望截堵流言。
“名譽是一個人的第二生命”,沒有了名譽,以後就無法正正當當地待人處事。被流言蜚語影響,乃至毀掉了名譽的人自然悲憤、痛苦,而那些以害人損失好名聲為樂,經常傳播流言蜚語的人,在他毀人名譽的同時,也毀了自己的名譽,卻還不自知。領導和同事也許還會聽他津津樂道地說別人的短長,可是也許內心深處早已充滿了輕視和鄙夷,久而久之,就再也沒有人輕易相信他說的話了,哪怕那是真話,這又何嚐不是自毀前程、得不償失?這些仁兄們最喜好的是玩“陰”的,他們從不拿工作或業績表現來正麵交鋒,也沒什麼真槍實彈、真材實料,而是運用各種謾罵、造謠使對方為流言所傷,這正是“暗箭傷人”的最好寫照。
有人用這樣幾句話來描述組織中流言的性質:“言者捕風捉影,信口開河;傳者人雲亦雲,添油加醋;聞者半信半疑,真偽難辨:被害者莫名其妙,有口難辯。”也唯有組織中的全體成員互相信任與合作,人人做“智者”,才能化解這種惡性循環。
當然,並非所有的謠言都是罪大惡極,“馬路消息”和“小道新聞”也是組織中同事溝通的一種形式。此種傳言仿佛是組織內的民意調查,領導者多少能獲得一些信息。
另外,傳言有時也是一種預防性的警告,當一個人被各種傳言纏身時,定會有所警覺,從而調整自己做人做事的風格,以減少別人對他的議論。但無論如何,任何人聽到關於自己的流言,心中都會極為憤慨,有些人甚至會徑直去找“好事者”大吵一架而後快。可這樣處理的結果卻通常是兩敗俱傷,沸沸揚揚。
麵對流言蜚語,首先不宜暴怒,而應開心才是。要知道,已知的謠言總比那些未知的謠言好對付,這至少證明你還很有重量,被“抬舉”成議論的中心還能頗有嚼頭。
化解流言蜚語,說難也難,可說易又很容易。做人若行得正,又何懼影子歪?隻要操守無可爭議,沒有倫理上的失足、腐敗、頹廢,沒有私生活的出軌,被造謠的機會必然會大大減少。
現代社會中的現代組織,人與事越來越變得錯綜複雜,微妙神秘,要想完全脫身,置身於一切流言之外是不可能的,幾乎很少有人能一生都不曾被人造謠中傷過,但我們必須相信:別人的嘴巴是長在別人的臉上,不可能管得了:但自己的耳朵卻是長在我們自己身上,完全有可能讓它去少聽少傳;更重要的是,手腳是在自己身上的,自己勤快些做事,以行動成果來對抗流言蜚語是最有效的。
3.躲避明槍暗箭
人們時常說:“防人之心不可無!”那麼防人,防什麼呢?就是防人性中的惡。世上有絕對純良的好人,也有絕對奸邪的壞人,而絕大部分的人都是好壞夾雜,也就是善中存著“惡”,隻是程度有別,或在什麼時候顯露出他的惡罷了。
人在什麼時候會顯露出他的惡?就是在他想擴張他的欲望,或欲望受到危害的時候,換句話說,善人也會有利害關頭顯現出他的惡。例如有人為了升遷,不惜設下圈套打擊其他競爭者;有人為了生存,不惜在利害關頭出賣朋友;有人走投無路,狗急跳牆,於是行騙行搶……說起來,這也是人自衛的一種本能,因此你若把世界的人都當成好人,那就大錯特錯。不過,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別人要害你不會事先告訴你。那麼我們到底該如何防呢?
首先是“鞏固城池”。也就是讓人摸不清你的底細,實際上的做法便是不隨便露出個性上的弱點,不輕易顯露你的欲望和企圖,不露鋒芒,不得罪人,勿太坦誠……別人摸不清你的底細,自然不會隨便利用你、陷害你,因為你不給他們機會。
其次是“防卻來敵”。兵不厭詐,爭奪利益時人心也不厭詐,因此對他人的動作也要有冷靜客觀的判斷,凡異常的動作都有異常的用意,把這動作和自己所處的環境一並思考,便可發現其中玄機。
同事之間存在競爭的利害關係。在一些合資公司,特別是外資公司裏,追求工作成績,希望贏得上司的好感,獲得升遷,以及其它種種利害衝突,使得同事間天然地存在著一種競爭關係。而這種競爭在很大程度上又不是一種單純的真刀實槍的實力較量,而是摻雜了個人感情、好惡以及與上司的關係等等複雜因素,它是一種變了形的、扭曲了的運動場,其中有多種有可能影響成績的因素;表麵上大家同心同德,平平安安,和和氣氣,內心裏卻可能各打各的算盤。
同事彼此之間會有各種各樣雞毛蒜皮的事情發生。各人的性格優點和缺點也暴露得比較明顯,尤其每個人行為上的缺點和性格上的弱點暴露得多了,會引發各種各樣的瓜葛、衝突。這種瓜葛和衝突有些是表麵的,有些是背地裏的;有些是公開的,有些是隱蔽的。種種不愉快交織在一起,便會引發各種矛盾。有兩種態度容易損害同事關係:一是待人刻薄,還有一種人,熱衷於算計人。一個單位裏,這樣的人越多,人際關係越複雜,“內耗”越嚴重,工作效率越低。相反,大家都集中精力幹工作,不過多地關注別人的缺點,人際關係就會比較正常、簡單,工作效率就會提高。“多琢磨事,少琢磨人”,的確是處理好同事關係的一條原則。
在競爭愈演愈烈的社會中,同事之間,也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或明或暗的競爭。表麵上可能相處得很好,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有的人特別希望對方工作出錯,以便自己有機可乘,得到老板的特別賞識。
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係教授羅亞博士認為,人人生而平等,每個人都有足夠的條件成為主管,但必須要懂得一些待人處事的技巧,以下是教授的建議:
(1)無論你多麼有能力,具有自信,也應避免孤芳自賞,更不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孤島。在同事中,你需要找一兩位知心朋友,平時也有個商量,互通聲氣。
(2)想成為眾人之首,獲得別人的敬重,你要小心保持自己的形象。不管遇到什麼問題,無須驚惶失措,凡事都有解決的辦法,你要學習處變不驚,從容麵對一切難題。
(3)你發覺同事中有人總是跟你唱反調,不必為此而耿耿於懷,這可能是“人微言輕”的關係,對方以“老資格”自居,認為你年輕而工作經驗不足,你應該想辦法獲得公司一些前輩的支持,讓人對你不敢小視。
(4)若要得到上司的賞識與信任,首先你要對自己有信心,學會自我欣賞,不要隨便對自己說一個“不”字。盡管你缺乏工作經驗,也無須感到沮喪,隻要你下定決心把事情做好,必有出色的表現。
(5)凡事須盡力而為,也要量力而為。尤其是你身處的環境中,不少同事對你虎視耽耽,隨時準備指出你的錯誤,你需要提高警覺,按部就班把工作完成。創意配合實際行動,是每一位成功主管必備的條件。
(6)多利用一些時間與其他同事溝通,增進感情,消除彼此之間的隔膜,有助於你的事業發展。
43.與小人交往要行之有道
有句話說的好:“君子溫和如三春暖風,小人陰險如冬日嚴霜。”其實,在生活中的每個地方都有小人,通常,小人做人處事不太厚道,常以不良手段達成目的。與小人相處,稍不謹慎,會吃大虧。所以,我們與小人交往要行之有道。
(1)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
小人一般都非常的難纏。一般小事,能躲就躲,能忍則忍。如果觸及了做人的原則,不必顧忌太多,該出手時就出手,而且越狠越好。使小人不得翻身作亂。
世上小人難對付,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在不觸及原則性問題時通常忍忍就過去了。但若觸及到了原則性問題,那你也就不能再沉默了,否則的話他們會變本加厲,得寸進尺。這時你應用點“以毒攻毒”的計謀,使他們原形畢露,讓他們無地自容。
人們所說的原則性問題主要有兩種,一是尊嚴,一是應得的利益。尊嚴是精神上的原則性問題,一個人格健全的正常人是不能允許別人輕易冒犯自己的尊嚴的,尊嚴受到損害有時比物質利益的損失更能讓人感到痛苦和難以忍受。一個人的素養越高越看重自己的人格與尊嚴,所謂“士可殺不可辱”,正是這個意思。
我們說在尊嚴問題上必須寸步不讓,但在很多情況下是自己的尊嚴已被人嚴重地侵犯了,卻還不知如何申辯,結果隻能白白地受氣。其實,別人侮辱我們的人格,並不就意味著他們的人格有多高尚,如果我們能對那種見利忘義,心胸狹窄的小人來個“以毒攻毒”,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一位鄉下來的保姆,由於性情實在,幹活利索,給女主人的印象頗佳。但是,生性狐疑的女主人還是擔心這位鄉下姑娘手腳不幹淨,於是在試用期的最後幾天想出個辦法來試一試她。
一天早晨,小保姆起床要去做飯,在房門口撿到一元錢,她想肯定是女主人掉下的,就隨手放在了客廳的茶幾上。誰知第二天早晨,小保姆又在房門口撿到了一張五元的鈔票,這讓她感到很奇怪。“莫非是在試探我嗎?”小保姆產生了這樣的疑問。但她又很快打消了這個念頭,因為女主人是位剛從科長位子上退休的體麵人,怎麼會做出這樣侮辱人的事情呢?這樣想著,她就把錢放進了茶幾底下,但心裏麵還是留了個心眼。
到了晚上,小保姆假裝睡下,從臥室的窗戶窺看客廳中的動靜。正當她困意襲來,準備放棄這一念頭時,女主人竟真的悄悄到茶幾前取錢來了。小保姆徹底驚呆了,怒火衝上了她的心頭,怎麼可以這樣小看人!她咬了咬嘴唇,下定了一個決心。次日早晨,小保姆又在房門口發現了一張鈔票,這次是十元錢。她笑了笑,把錢裝進了自己的口袋。到了傍晚,她在女主人下樓去練氣功之前把這十元錢悄悄地放在了樓梯上,準備也測試女主人一番。果不出小保姆所料,女主人之所以懷疑別人手腳不幹淨,正是因為她自己是一個自私而貪心的人,她在下樓時看見了那十元錢,當時就眼睛一亮,然後趁著左右沒人把錢塞在了口袋裏。這一幕,全都被暗中偷窺的小保姆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