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要點[考試大綱]

一、人類與環境

生態係統和生態平衡。

二、環境汙染與自淨

①環境汙染的概念、汙染來源;②環境汙染的特征;③環境汙染物在環境中的遷移;④環境的自淨作用。

三、環境汙染物對人體的作用’

①環境汙染物進人人體的途徑;②環境汙染物在體內的轉歸;③人體對汙染物的反應;④影響環境汙染物對人體作用的因素。

四、環境對健康的影響環境汙染物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五、環境流行病學調查

①環境流行病學調查的基本內容;②流行病學調查方法;③流行病學分析常用指標。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人類與環境

人類生存於地球的生物圈之中。而地球的生物圈是一個複雜的生態係統,生物與非生物環境之間,生物群落之間是一個相互依存的完整體係。人類可以改造和利用自然環境,但是作為地球生態係統的一個組成部分,人類是不可能脫離自然環境而存在的,必須與整個體係的其他環節保持著動態平衡,才可求得自身的存在和發展。地球的生物圈中,這種物質、能量和信息的連續流動係統叫做生態係統。生態係統中各個節的質和量相對穩定和相互適應的狀態稱之為生態平衡。研究生態係統和生態平衡的科學稱為生態學。生態係統中生物之間,以攝食和被攝食的關係逐級傳遞物質和能量,彼此呈相互依存的鏈狀關係,稱為食物鏈或營養鏈。

二、環境汙染與自淨

1.環境汙染的概念

由於各種人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環境組成發生重大變化,使環境質量惡化,擾亂了生態平衡,對人類健康造成直接的、間接的或潛在的有害影響,這種現象稱之為環境汙染。嚴重的環境汙染稱為公害。因環境汙染而引起的地區性疾病稱之為公害病。

2.汙染來源

進人環境並能引起環境汙染的物質叫做環境汙染物。常見環境汙染物及其主要來源有下列幾個方麵。

(1)生產性汙染

工業生產中所形成的“廢氣、廢水、廢渣、”,簡稱“三廢”,是主要的生產性汙染物。可造成空氣、水、土壤及食物等環境的汙染。農藥生產中農藥的廣泛使用二也造成農作物、畜產品及野生生物中的農藥殘留,空氣、水、土壤也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汙染。

(2)生活性汙染

生活垃圾、汙水、糞尿等生活廢棄物也是汙染空氣、水、土壤以及孳生蚊蠅的重要原因。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塑料及高分子化合物,不易分解及處理,生活汙水中含有合成洗滌劑。含磷、含氮的汙水進人水,可使水中藻類大量生長繁殖,水的感官和化學性狀迅速惡化,這稱之為富營養化。醫院汙水還可含有致病微生物。

(3)交通汙染及其他汙染

這些汙染包括交通運輸工具可產生噪聲、振動和各種廢氣,電磁波通訊產生微波和電磁波輻射,醫用和軍用的原子能和放射性同位素機構可以排放放射性廢棄物和飄塵。

(4)自然災害

如火山暴發、森林大火、地震等可釋放大量煙塵、廢氣等。燃放鞭炮也可導致嚴重的大氣汙染。

環境汙染的特征

環境汙染對人群的影響主要表現為下列幾個方麵。

(1)作用對象的廣泛性

環境汙染物涉及地區廣,人口多。不隻是影響某一特定職業,而且可以影響整個人群,甚至包括老、弱、病、幼或者胎兒。

(2)低劑量長期性

汙染物進人環境後,濃度會受到稀釋而相對較低,受害人群可長期受到低劑量汙染物的作用。

作用的多樣性

進人環境的汙染物十分複雜,包括化學的、物理的、生物的等種類,對人體可引起各種各樣的危害。可有局部的、全身的,特異的或非特異的影響。

(3)環境因素的複雜性

各種汙染物作用於人體,可以是獨立的,也可以是綜合的。可以呈現相加、聯合、協同或拮抗作用。

(4)研究目標長遠性

有些汙染物進人環境後降解慢,半衰期長,消除十分困難,對人體發生長期作用。人類的研究也將持續進行並能預見到汙染物對人類的長期作用結果。

1.環境汙染物在環境中的遷移

生物圈是個整體。自然界中的物質在不斷地遷移轉化進行循杯,因而進人環境中的汙染物,隻要影響到其中的一個環節,必然會影響到另一個環節。如土壤中的汙染物可通過降水衝刷入河流;水中汙染物可蒸發或逸出而進人大氣;大氣中汙染物又可通過降水而進人土壤和河流;土壤中的汙染物可被植物根係所吸收;水中汙染物可被水生生物所富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