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氧化硫

是一種具有刺激性和腐蝕性的氣體。與水結合可形成氏303,再形成吒304。302主要刺激上呼吸道,導致局部炎症和腐蝕性壞死。長期吸入可致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鼻炎。也可引起眼結膜炎、急性支氣管炎。302與煙塵共存時,可產生聯合作用,毒性增加,可引起支氣管哮喘等疾病。302還可形成酸雨,危害森林、植物、農作物、建築物等。

(2)氮氧化物

氮氧化物是總稱。煤油、重油燃燒時產生?0,在空氣中氧化為~02。~02毒性大。氮氧化物剌激呼吸道深部細支氣管及肺泡。在肺中形成亞硝酸及硝酸,有強烈刺激和腐蝕作用,可導致肺水腫。亞硝酸進入血液可引起高鐵血紅蛋白症。其慢性毒作用表現為神經衰弱症候群。氮氧化物與烴類化合物在紫外線作用下可發生光化學反應,形成成分複雜的光化學煙霧,對眼睛、呼吸道、咽喉部有強烈刺激作用。

飄塵即懸浮在空氣中的顆粒物。小於511的多滯留於細支氣管和肺泡,如與協同,可引起支氣管和肺部炎症,長期作用可導致繼發感染及嚴重後果。飄塵成分複雜,可含有石棉、苯比芘等致癌物及許多金屬化合物,可使呼吸道疾病的感染率及死亡率增高。

主要來源於汽油燃燒,煤炭燃燒及有色金屬冶煉,油漆塗料等方麵。鉛可在體內蓄積,當達到中毒劑量時,會對機體造成嚴重危害。

一氧化碳

為無色、無臭、無刺激的窒息性氣體。汙染來源主要為含碳物質的不完全燃燒所產生。包括工業企業燃燒、家庭采暖燃燒等均可產生一氧化碳。

與血紅蛋白結合,造成機體缺氧而窒息,重者導致死亡。

光化學煙霧是由於大氣中碳氫化物、氮氧化物等汙染物,經日光照射發生光化學反應,生成很複雜的二次汙染物如臭氧、硝酸酯類和醛類等汙染物,形成有毒害的煙霧,稱為光化學煙霧。光化學煙霧成分極為複雜,可達數百種。對呼吸道、眼、鼻、咽喉等有強烈刺激作用。曾發生於美國洛杉肌、紐約和日本的東京等城市。光化學煙霧的形成需有特殊氣象條件如強烈日光,氣溫逆增、無風或微風,盆地或山穀等地區。

三、影響大氣汙染的因素

影響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下列幾個方麵。

1.汙染源方麵的因素

(1)汙染物排出量

這是一個最基本的因素,排出量越大越多,汙染越重。

(2)排出高度

汙染物排放高度越高,越易擴散,汙染就輕。排放高度越低,越不易擴散,汙染就重。

(3)染源的距離

汙染物排放後又沉降到地麵,該地麵稱為著陸點。一般地,著陸點距煙囪的距離是有效排出高度的10~20倍。著陸點是汙染較重的地區。

(4)其他因素

①氣象因素。氣象因素主要包括風、湍流、氣、氣壓、氣濕等。②地形。山地和穀地,在白天汙染物易向上擴散,而夜晚不易擴散。大氣自淨方麵的因素主要包括物理、化學及生物作用,使汙染物濃度降低到無害的程度。

(5)風速、風向與氣溫

風速大、垂直溫差大,自淨作用快。氣溫遞增常導致汙染物不易擴散。

(6)氣濕

氣濕大而氣溫低時易形成霧,汙染物不易擴散。雪水、雨水能清潔大氣,使汙染物隨雨雪沉降到地麵。

(7)反氣旋

在一個地區,當中心氣壓高,四周氣壓低時,氣流自中心向外流動叫反氣旋。這種氣流以下沉氣流為主,風速小,氣溫逆增,汙染物不易擴散稀釋。

(8)其他

顆粒物質的自然沉降。大顆粒沉降快,自淨作用快。小顆粒沉降慢,自淨作用慢。化學作用中的氧化作用、中和作用、良好的綠化均可使汙染物濃度降低,達到自淨作用。

(9)二次汙染

有些汙染物進人環境後,本身並未消失。一旦環境發生變化,這些汙染物又回到大氣中,造成對大氣環境的二次汙染。如汽車廢氣含有毒物四乙鉛,沉降後可被風刮起,重新進入大氣環境。二次汙染物是指一次汙染物在大氣中相互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新的汙染物質。二次汙染物的毒性一般更高,危害更大。

四、大氣汙染物的危害

大氣汙染可以對人體造成直接危害和間接危害。

1.大氣汙染物對人體健康的直接危害

(1)急性中毒

由於短時間內大氣汙染物濃度急劇增高所致。主要包括煙霧事件和生產事故。煙霧事件有煤煙型,如英國倫敦煙霧事件。由飄塵及302協同作用引起,導致嚴重的呼吸係統疾病。另一型是光化學型煙霧事件,如美國的洛杉肌光化學煙霧事件,導致嚴重的肺部和心髒疾病,眼睛刺激症狀等。生產事故多為泄漏有毒氣體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