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局長授意保新新一番。
保新新:“好主意。”
保新新回府後,挖空心思,寫了一封粗略的聯名信,然後讓管家修改潤色謄寫。他持著這封聯名信來到彭家巷口茶館店,對彭掌櫃說:“西街上已經有三家茶館店,顧家再開茶樓,你的茶客都跑到顧家茶樓去,等著喝西北風吧!”
彭掌櫃是硬頭花子,不買賬地說:“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他走他的陽光道,我走我的獨木橋,我怎麼能阻擋顧家開茶樓呢?”
保新新:“你這個下河佬,真是凍坯,扶不起的爛牆!”
彭掌櫃:“人要憑良心。顧老爺平時待我不錯,他出錢請郎中替我娘治好病的。”
保新新:“少廢話,我不叫你和顧家吵,和顧家打,隻不過叫你在這張紙上簽個字。”
彭掌櫃搖頭,拒絕道:“不簽!”
保三爺說服不了彭掌櫃,又到起鳳橋下找茶館店的王掌櫃,說了一通阻止顧家開茶樓的理由,騙王掌櫃在聯名信上簽字:“……保家也是為你們好,簽字吧。”
王掌櫃:“我不識字。”
保新新掏出印泥:“那在這兒蓋個羅印。”
王掌櫃:“不蓋。人要積德。不做養孩兒沒屁眼的事。我憑什麼不讓顧家開茶樓?為什麼顧家不能開茶樓?”
保新新:“你是不是搭錯了神經,碰了線,你啊,不要敬酒不吃,吃罰酒。你呀,你,真是不識抬舉,不上台盤的下河佬!”
王掌櫃:“三少爺,你讓我糊口飯吃過個安頓日子。”
保新新:“這樣吧,你在這上麵簽個字、畫個手印,我獎勵你,給你三個大洋。”
王掌櫃:“三少爺小看人哪。咱下河人是人窮誌不窮,誌氣貫長虹。這個字,咱不簽!這個印,咱不蓋!咱不信,你能怎麼我?咬我雞巴!”
保新新:“你不簽,那就等我擺平顧家,再和你算賬!你真是不上台盤的下河佬!”
王掌櫃:“堂堂少爺,怎麼說話呢?光棍還不擋人財路呢,大路朝天,各走一邊。許你保家開茶樓,就不許顧家開茶樓……保家也太霸道,很不像話。告訴你,我是吃飯長大的,不是被嚇大的!”
保家用聯名的形式,蠱惑眾家茶館,排擠顧家“天水茶樓”開業的陰謀沒有得逞,接著采用第二套方案——江湖上的下三濫調包、栽贓法,搞垮“天水茶樓”,於是拉開了崇川民國時期茶業激烈競爭的帷幕。
“天水茶樓”關門停業的這段時間裏,馮管家領著月兒走遍崇川的茶館、茶樓,使月兒對崇川茶業有初步了解。走訪中,他們獲知保家陷害顧家開茶樓的種種醜惡行徑。
月兒氣憤地說:“馮伯,老爺被保家害得好苦啊!”
馮管家:“月兒姑娘,保家太可恥了,企圖扼殺顧家茶樓,置顧家老爺於死地而後快,太可惡,太令人痛恨!”
月兒說:“馮伯,你快想辦法救老爺啊!”
馮管家:“月兒姑娘,你放心,回府後,我就和太太、少爺他們商量營救老爺的辦法。”
月兒說:“馮伯,那我們就快回府吧!”
馮管家:“王掌櫃、彭掌櫃這些從事茶業的茶家都和我們顧家非親非故,但他們實事求是,不懼權勢,都是很正直的人。”
月兒說:“馮伯,保家拉攏茶戶,以聯名的形式阻止顧家‘天水茶樓’開業的舉動已經引起崇川茶館業內人士的強烈反感,對嗎?”
馮管家:“那些做茶水生意的人,都是從裏下河一帶過來的,他們沒有經濟實力做大買賣,隻憑賣茶賺蠅頭小利養家糊口過日子。但是這些人很團結,既然背井離鄉,到崇川開茶館店也不怕邪,你邪他就橫,你橫他就玩命;但他們從不惹是生非,要是誰惹他們,他們血氣方剛,也不懼怕誰,正直得很。”
月兒說:“馮伯,這說明顧家人緣好呢。”
馮管家:“顧家老爺和街坊們和睦相處,每年除夕三十挨家挨門地為西街上的店家寫楹聯,他幫扶過許多貧窮困苦的老弱病殘者,他不僅樂於助人,還虛心向同行學習……唉,好心人怎麼還會被人陷害啊!”
月兒深有感受地說:“馮伯,聽我爹說,我娘生下我時,我家茶樓失火,被大火燒光了,顧老爺慷慨解囊資助我爹重建茶樓的……”
崇川這地方,不管城市還是農村,不管貧窮還是富貴,養花人家多,稱為花鄉。梔子花,香得醉人。茉莉花,代代花,是熏製花茶的香料。到了秋天,桂花香撲鼻……這幾種花,為多數人喜愛。顧府的私家花園裏,除了養這些香花之外,還養了牡丹、芍藥、月季、海棠、水仙、玫瑰等上百種花草,其中最名貴的盆景,當數五針和雀舌……顧大成是很有生活情趣的人。
顧大成的書房,是一個品位高雅的書房,圖書放滿四壁,很多本經典著作整整齊齊排在書櫥裏。寫字桌旁的牆上掛著佘小池的隸書聯,聯雲:“秋水掬來雙手月,青山行過半身花。”窗台上放著一盆翠綠欲滴、散發著幽香的蘭花。雖然顧大成經商,但他擅長書畫,善畫山水花卉,風格淡雅透逸。他的字以行書為最,筆走龍蛇,行雲流水,酣暢自然。一個愛茶愛書的男人,確確實實是個儒商。這次他被人暗算真是秀才遇見兵,有理說不清啊!步入中年後的顧大成幾經風雨,看盡世事,曆經坎坷,閱盡滄桑。如茶一般,在千難萬難中頑強地承受著由春的絢麗,向夏的飽滿和秋的輝煌挺進,幼稚和天真在行進中不斷遺失,老練和成熟在向前中日積月累,心胸變得博大,醇香醞釀的彌久,有了納萬物的寬廣,有了無欲則剛的超然,有了心靜如水的豁達。他在堅忍中由人性初顯起程,帶一身純純淡淡的青澀,走近初識情懷,穿過天真幼稚,步入自然完美,帶一身鮮涼而氣色清香的滋味,攜歲月磨礪後不經意間溢出睿智的回味無窮的濃厚。
春日冗長,但人處在欲速則不達的情緒下,不覺中就從日出到日落西山了。太太玉鳳出生富家,嫁到顧家後也沒有為府上操勞過,當家老爺顧大成出事後,顧家像房梁斷了,房子全塌下來。玉鳳的心思上了身,措手不及,怎麼麵對殘酷的現實?哭幹了眼淚,哭啞嗓子。不思吃,不入眠。一個養尊處優的富家女沒有經過磨難,遭此突變麵對慘局束手無策,軟弱的淚水似泉水般湧出眼眶……幸虧馮管家有主見,替她拿主意,不然她的壓力更大,更沒有主意。作為一個成功的商人,優秀的男人,顧大成希望自己的兒子比自己更成功、更優秀,繼承他的事業,光宗耀祖,一代勝一代;他傾全力培養兒子,然而事與願違,兒子們靠山吃山,靠父吃父,不求進取,養尊處優當少爺。顧家處於危難之時,也正是少爺鍛煉之時,於是馮管家建議玉鳳:“太太,救老爺是顧家的頭等大事,應該讓兩位少爺參與,讓他們從中得到鍛煉,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