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大成和玉鳳怔住了。許傑確確實實深愛小姐,不忍讓小姐承受恥辱,在關鍵時刻,他挺身而出,承認孩子是他的,毅然背上罪名,寧願遭他人譴責之舉令顧大成和玉鳳感動。剛才,小姐已坦白她和王偉相愛懷上孩子,沒想到許傑卻說孩子是他的。顧大成心知肚明許傑為小姐所付出的一切和為保全顧家名聲作出的犧牲,於是,他朝許傑跪下:“許傑,我沒有白養你一場,謝謝你!”
玉鳳扶顧大成起來。
顧大成扶許傑起來。
他們以真誠換理解,許傑說:“要謝,首先謝老爺對我的教育和培養,其次,要謝機緣使我失而複得,娶到我愛的女人。”
顧大成:“許傑,你娶小姐是感恩顧家?還是真的愛小姐?”
許傑說:“古人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我感恩顧家把我從小養大,老爺的品質讓我明白生命的本質,生活的本質以及生存的本質,讓我明白做事的原則,做人的藝術;我感謝顧家,感謝老爺和顧家的所有人,你們讓我讀書,接受教育,出國留學,我從一個不知事的孩子變成有知識有文化的青年;我還要感謝我愛過的或者愛過我的人,感謝傷害過我或是被我傷害的人,我會永遠用一種感恩的心看自然、看人類、看命運。所以我必須學會厚待,學會對災難、傷害不再耿耿於懷。感恩,讓我為自己能夠更時尚獨立、更富有魅力、更智慧理性,在精明精致的特質之上,更視野開闊、更執著敬業、對事物拿捏更準確、心態更鬆弛而繼續努力奮鬥。老爺,太太,我愛小姐不是心血來潮、高攀富家小姐貪圖榮華富貴,而是日積月累的感情所為,當然,愛情是雙方麵的,我相信小姐會把對王偉的愛轉移給我,對此我堅定不移;在小姐沒有把愛情轉移給我以前,我會尊重她的愛,保留我愛她的權利。小姐的不幸就是我的不幸,小姐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小姐的歡樂就是我的歡樂,小姐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老爺、太太,我愛小姐,愛她所有,包括她的孩子。”
顧大成和玉鳳被許傑一席話感動得不知道說什麼好。許傑是小姐的陪讀,而他讀書明理,字字如珠。許傑對顧家感恩之深,他對小姐愛情深似海,也許,這是老天捉弄人,命運安排好的。他們的婚姻注定曲折啊!
顧大成:“許傑,難為你了。其實,你沒必要感恩顧家,顧家家大業大,不在乎多養幾個人。”
許傑說:“老爺,我陪小姐在國外讀書,最大的收獲就是懂得感恩兩個字的含義。感恩是生活中最大的智慧。時常有感恩之情,便會時刻又報恩之心。常懷感恩之心,我們便會更加感激和懷想那些有恩於我都不言回報的每一個人。正因為顧家收留我,養育我,我才有了今天的幸福。感恩之心使我為自己的過錯或罪行發自內心懺悔並主動接受應有的懲罰;感恩之心又足以稀釋我心中狹隘的積怨和蠻恨,感恩之心還可以幫助我度過最大的痛苦和災難。”
顧大成:“韻兒,你說,許傑是多麼好的一個男人。女兒,你嫁給許傑,爹娘放心哇。”
玉鳳說:“許傑,難為你了。小姐拜托給你,我和老爺可省心、放心、安心了。”
雖然,老爺和太太被許傑的感恩之言感動得不得了,但是,顧韻卻不為之所動,她表情冷漠地麵對爹娘安排著她的婚姻。事到這一步,她能說什麼呢?許傑在這種情況下娶她,也確實幫顧家解圍,挽回了臉麵和名聲。
顧大成卸了重擔似的,輕鬆了許多。本來很被動,很棘手頭疼的事,許傑包攬下來。因為有了愛,生活充滿了光彩,生命也因為付出愛而更有價值。顧家大宅上上下下幾十號人,如果人人都知道感恩,那麼該多和諧啊!在沉重繁瑣的事務中打滾的人,一旦衝出來,驀然感到事事有哲理。
許傑說:“老爺,太太,我和小姐的婚事早辦早好。”
玉鳳說:“許傑說得對,越早越好。”
顧大成:“就這麼定了。”
許傑跪下:“嶽父,嶽母在上,受小婿一拜。”
玉鳳說:“快快請起!”
顧大成:“對外稱,許傑和小姐在國外已結婚。按風俗,家鄉的婚禮照常舉行。”
玉鳳說:“薑是老的辣。老爺這個決定天衣無縫,任何人也不好嚼蛆了。妙極啦!”
顧大成:“讓老馮為你們小兩口子買房置家具,再派個丫環陪小姐出嫁。奶娘也該享福休息了。作為娘家,我顧家是大戶人家,給一個綢布店作陪嫁,以後你們自主經營。”
顧大成和許傑去找馮管家商量買房置業,操辦婚宴,請客等一係列事,忙去了。
太太和小姐留在顧大成書房裏說私房話。
顧大成:“老馮,我找你有事商量。”
馮管家:“老爺,你吩咐吧!”
馮管家見老爺麵露喜色,神采得很,再瞥他身邊的許傑,也是得意滿足的歡欣狀,便知道老爺頭疼棘手的事解決了。
顧大成:“老馮,告示顧家上下,許傑是顧家的女婿,擇日舉行婚禮。”
許傑在顧家名聲危急時刻,站出來,娶小姐為妻,於是馮管家恭賀道:“許博士心想事成,終於做了顧家的女婿,可喜可賀!可喜可賀啊!”
顧大成:“老馮,咱們到茶樓去談吧!”
馮管家:“老爺,我知道你要去茶樓喝茶,剛叫人通知月兒,估計月兒已經替老爺暖好杯了。”
馮管家對老爺的性格、習慣了解至深,一句話、一個動作都知道其中之意。老爺高興時喝茶,生氣時喝茶,動腦筋時喝茶,三杯茶下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他建議去茶樓,正中老爺下懷。
三人步行,談笑風生,一路走著。
他們走進茶樓,茶客們他瞟瞟你,你瞟瞟他,交頭接耳……早上,街坊鄰居聽說顧家大小姐未婚先孕的醜聞,這時,見顧家當家老爺和馮管家說笑著,身邊陪著的許傑也是滿臉笑容。於是,有人議論說,不能聽保家的人嚼舌根,不應該損人呀。崇川人耳朵根子軟,你這麼說,他信,你那麼說,他也信。不過,當他們認為你無中生有瞎嚼蛆,那麼,往後再也不會相信你的。
馮管家大聲問許傑:“雖然許博士和小姐在國外教堂結了婚,但家裏沒有人參加過你們的婚禮……因為顧家是崇川的大戶人家,所以要按鄉規行事,你和小姐的婚禮,國內還是要舉行的。”
許傑說:“馮伯,國外和國內的風俗不一樣,西方和東方完全是兩種文化,不僅僅信仰不一樣,結婚的形式也不同……他們不擺酒席,到教堂舉行結婚儀式……”
馮管家:“許相公,我們不是洋人,要隨鄉入俗啊!”
顧大成:“賢婿,老馮說得對,隨鄉入俗吧,你和韻兒重新拜堂的事就這麼定了。”
許傑說:“我聽爹的。中西結合很時尚。不過多花些錢,請親朋好友、街坊鄰居補喝喜酒。”
馮管家:“老爺,你女婿不愧是留過洋的有學問的讀書人,說話通情達理得很。”
顧大成:“這麼定了。”
馮管家點點頭:“好的。”
他們三人的對話,很快又成了新聞,被傳播出去,抵製了早上各家茶館關於顧家大小姐“未婚先孕”的傳說。如此辟謠比解釋一百遍還有效果。
走進茶樓,馮管家和月兒耳語幾句。
月兒心領神會地問:“老爺,妹妹和妹夫的婚禮定在哪一天?”
顧大成:“我和老馮就是來商量這事兒的。”
月兒提高嗓門說:“妹夫喲,你和妹妹在國外教堂結婚,不拜堂行嗎?哪有女兒女婿不拜二老高堂的道理?”
此話巧妙地告訴其在茶樓裏喝早茶的那些茶客,許傑和顧韻已經結過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