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大成端起月兒泡製的“天水茶”,細飲慢啜幾口道:“茶是我再生父母。眾所周知,我患‘癟羅沙’時,月兒每天都給我泡製‘天水茶’,我喝‘天水茶’把病喝好了……眾所周知梅大師的嗓子病也是‘天水茶’治好的……所以說,各種茶有各種茶的特性,各地有各地的飲茶習俗。茶的學問大得很!”
黃老板:“各位,各位,我們請顧會長講講各地的飲茶習俗如何?”
眾茶客響應黃老板的建議:“好——”
顧大成站起來,雙手作揖:“顧某人拋磚引玉,若有誤差,請撥冗指正。”
什麼叫擂茶?擂茶有幾種,如福建西北部民間的擂茶是用茶葉和適量的芝麻置於特製的陶罐中,用茶木棍研成細末後加工而成;廣東的揭陽、普寧等地聚居的客家人所喝的客家擂茶,是把茶葉放進牙缽擂成粉末後,加上搗碎的熟花生、芝麻,加上一點鹽和香菜,用滾燙的開水衝泡而成;湖南的桃花源一帶有喝秦人擂茶的特殊習俗。是把茶葉、生薑、生米放到碾缽裏擂碎,然後衝上沸水飲用。若能再放點芝麻、細鹽進去則滋味更為清香可口。喝秦人擂茶一要趁熱,二要慢咽,隻有這樣才會有“九曲回腸,心曠神怡”之感。
蓋碗茶:在有蓋的碗裏同時放入茶葉、碎核桃仁、桂圓肉、紅棗、冰糖等等,然後衝沸水蓋好蓋子。來客泡蓋碗茶一般要在飯之前,泡茶是要當麵將碗蓋揭開,並用雙手托碗捧送,以表示對客人的尊敬。
雲南西北部深山老林裏的兄弟民族,喜歡用開水把茶葉在瓦罐裏熬得濃濃的,而後把茶水衝放到事先裝有酒的杯子裏與酒調和,有時還加上一個辣子,當地人稱它為“龍虎鬥茶”。喝一杯龍虎鬥茶以後,全身便會熱乎乎的,睡前喝一杯,醒來會精神抖擻,渾身有力。
傣族同胞喜歡飲竹筒茶。竹筒茶既有濃鬱的茶香,又有清花的竹香。
鍋帽茶:在鑼鍋內放入茶葉和幾塊燃著的木炭,雙手端緊鑼鍋上下抖動幾次,使茶葉和木炭不停地均勻翻滾,等有縷縷青煙冒出和聞到濃鬱的茶香味時,便把茶葉和木炭一起倒出,用筷子快速地把木炭揀出去,再把茶葉倒回鑼鍋內加水煮幾分鍾,這就是鍋帽茶。
婆婆茶的做法是:將南瓜子和葵花子、曬幹切細的香樟樹葉尖以及切成細絲的嫩醃生薑放在一起攪拌均勻,儲存在容器內。喝茶時,取一些放入杯中,再以煮好的茶湯衝泡,邊飲邊用茶匙舀食……
飲茶思源。生活中的“開門七件事”,茶,赫然在列。此習正如明代顧雲慶《茶譜》所言:“人固不可一日無茶。”茶客們聽顧大成講茶文化,喝著“天水茶”,很有一番意境。
月兒替顧大成續茶水,說:“爹,先休息會兒,再慢慢往下講。”
顧大成:“我愛茶是葉公好龍,班門弄斧,講得不妥當處,各位糾正啊!”
黃老板:“顧會長是名副其實的茶博士。”
月兒朝她的徒弟們招招手,說:“續茶。”
茶客們邊喝茶邊回味著。
顧大成放下茶碗繼續講:
蟲茶的製法奇特,極富民族習俗的特產茶。蟲茶是把采摘的茶樹鮮葉和部分香樹葉混合放在竹簍或大木桶裏,澆上淘米水,讓其自然發酵。數天後便散發出一種特有的氮氣味,這種氣味會招引“化香夜蛾”的昆蟲成群來此安家落戶,生育繁衍。它的幼蟲特別喜食腐爛的茶葉和香樹葉,並排出一粒粒比菜子還小的蟲屎。把這種蟲屎收集起來曬幹便是蟲茶。飲用蟲茶時要先在杯中倒入開水,後放入適量蟲茶,蓋好杯蓋。蟲茶粒先漂浮在水麵,待其緩緩下沉到杯底並開始溶化時即可飲用。蟲茶泡出的湯清香宜人,沁人心脾。飲之令人頓感心曠神怡。
醃茶:即把新茶葉放在大缸裏,撒上適量的鹽,然後用石塊壓緊蓋好,經過數月後(一般是三個月)再拿出來飲用。此茶香氣和滋味都別有風味,由於像醃白菜一樣,所以叫醃茶。砂罐茶呢?先把衝洗幹淨的小砂罐置於火塘旁烘烤,等砂罐烤溫熱了,再把茶葉放進去,手握砂罐在火上慢慢搖晃,悶上三分多鍾,砂罐茶便沏成了。我國三峽一帶的老百姓醉心於砂罐茶,他們覺得隻有喝這種茶才過癮,喝後五髒六腑都熨帖,無比暢快。
三道茶是分三次用不同的配料泡的茶,風味各異,概括為頭苦二甜三回味,頭道茶為苦茶,把茶葉放入小陶罐中用小火烤至微黃並有清香味時,再向茶罐內衝入沸水,泡成濃釅的茶汁倒入杯中飲用,此茶味濃且苦,故稱苦茶。第二道茶為甜茶,它是茶葉嫩芽和核桃仁、烤乳扇、冰糖蜜餞或者蜂蜜等用沸熱的開水衝泡而成。此茶甜滋滋的,故稱甜茶。第三道茶為回味茶,它是用茶葉嫩葉加生薑片、花椒、桂皮末、紅糖等用滾燙的開水衝泡而成。此茶麻、辣、甜、苦各味皆有,飲之使人回味,故稱回味茶。雲南大理的白族同胞愛飲三道茶,並用三道茶待客。三道茶喻示著人生有苦有甜,苦盡甜來,令人回味無窮。三道茶折射出白族同胞對人生哲理的悟性。
酥油茶是將茶葉搗碎,在鍋中熬煮後,用竹篩濾出茶渣,將茶葉倒入預先放有酥油和食鹽的桶內,用打茶工具在桶內不停地攪拌,使酥油充分而均勻溶於茶汁中,然後裝入壺內放在微火上以便隨時趁熱取飲。高檔的酥油茶還得加上事先就炒熟的碎花生米、核桃仁或者糖和雞蛋。酥油茶既可單獨飲用也可在吃糌粑或麥丐粑時飲用。雷響茶是酥油茶的一種,所不同的是把鑽有小孔的鵝卵石燒紅,放進裝有酥油與茶汁的桶裏,桶內茶汁便劈劈叭叭作響,響聲過後立即用勁上下抽打,以增強茶湯的濃度及香氣和滋味。
還有鹽奶茶、鐵板茶、功夫茶、寄生茶、罐罐茶、打油茶、鹽巴茶等等不一一細表。
一片熱烈掌聲後,茶客們讚歎不已。
月兒說:“我家老爺拋磚引玉,請各位發表高見。”
顧大成:“各位不要客氣,說說吧。”
茶客甲:“顧老爺不像我們隻喝茶,其實不懂茶,他這輩子喝遍全國的茶,可他沒有白喝茶,喝出文化,自家開了茶樓呢!”
茶客乙:“顧老爺,你都喝過這些茶嗎?”
茶客丙:“這還用問,顧老爺肯定喝過這些茶,不然能說得如此滔滔不絕……”
茶客丁:“不一定。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
顧大成搖頭:“實不相瞞,我講的這些茶,並沒有全喝過,譬如,竹筒茶、鍋帽茶、婆婆茶、蟲茶和醃茶……都是我國少數民族的飲茶習俗,我從月兒的爹那裏聽來的,學來的。月兒他爹,才是真正的茶狀元……中國茶道博大精深。中國茶文化的曆史和中國文明史是同步一致的,已經有幾千年了。”
茶客丙:“顧老爺對茶的感受不得了。”
茶客丁:“顧老爺雖然沒有品飲這些茶,但你對這些茶懂的東西太多了。有學問的人和沒有學問的就是不一樣。各位,你們認為是不是啊?”
茶客甲:“是……”
茶客乙:“是……”
茶客丙:“是……”
顧大成的茶話引起眾茶客的極大興趣,引起茶客們的共鳴,並以顧大成為榮,驕傲地說:“崇川雖不生長茶葉,但茶文化極品當數崇川的‘天水茶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