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恩從生活中拾起了人們從不經意的金磚,組建了世界上第一個打擊樂團,誰也不會想到,打擊樂的產生居然是由盛裝汙物的垃圾筒聯想而來的。
我們每天都在丟掉生活的垃圾、工作的垃圾,還有我們大腦過濾下的垃圾,隻是那些垃圾中,有一些貴重的東西悄然從我們指間溜走。
是鳥兒都想飛
破落不堪的校舍,七零八落的蓑草,校長會拿著教鞭煞有介事地走過每一座學堂,然後不管班主任的解釋和勸說,教鞭輕而易舉地落在某位同學的頭上,我們所有人敢怒不敢言地緊繃著臉,將原來調皮的眼神掩藏在內心最深處,害怕校長的脾氣會像原子彈一樣的突然爆發。
這便是我小學課堂的學習環境。
那時候,我們這一代還不會反抗,學堂難找,老師也難找,校長便成了最高權威,他會選擇性地將自己的親戚朋友安排到較好一點的學堂,其餘的像我這樣的男孩子女孩子,便成了替罪羊般的散落在各個陰暗的角落裏。
直到有一天,一位高個子的大男生走進我們的教室裏,他說他叫藍天,一個讓人浮想聯翩的名字,他剛從高小畢業,教我們語文,由於我們班差的要命,沒有人敢管,所以,校長將班主任的重任安排在他的頭上,他不可一世地上任了。
頭一天,校長便到我們班巡視,照例教鞭握在手中,藍老師在台上講課時,下麵傳來清脆的一聲響,教鞭落在一位浪蕩公子的頭上,本來是大家習以為長的一種處罰方式,但藍老師的眼中卻藏滿了怒火,第一次,我們感受到另一種魔力,他來到校長麵前,挺有紳士風度的對校長說道:校長同誌,我正在上課,請您暫不要幹涉我們,給我一段時間,我會逐步規範我的學生。
校長的尊嚴第一次受到了嚴重的挑釁,他怒不可遏地與藍老師理論著,像一隻喝了酒的狂貓。
事後許多天後,校長與教導處主任又一次光臨我們班,他們坐在最後麵,要聽藍老師的課,眼神中明顯有報複的痕跡,讓我們覺得火山爆發前的危險。
藍老師講的課井井有條,我們發誓要為藍老師找回麵子,所以,整堂課上,我們師生之間配合的無懈可擊,下課後,我們看到校長急匆匆地離開了教室。
又過了將近一個月的光景,藍老師在講完一節課後突然對大家說:同學們,有誰能告訴我鳥兒最喜歡什麼樣的環境嗎?同學們七嘴八舌的議論著,有的說是樹林,有的說是山峰,有的說是大海......
藍老師滿臉的凝重,他鄭重地與我們說道:鳥兒最喜歡優美的環境,在這種環境裏,它們能夠自由快樂的成長,那麼,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如果鳥兒生存在一種惡劣的環境下,那麼,他們應該怎麼做?
學生們好像有些明白藍老師的意思,他接著說道:做為一名老師,我是決不該鼓動學生去做出一些有損於學校和領導的事情,但我要告訴大家,這樣的環境,對你們負責嗎?對你們的未來負責嗎?對整個教育界負責嗎?同學們,如果一隻鳥兒生存一種惡劣的環境下,它能夠選擇的方式有兩種:一是繼續停留下去,直到自己被汙染地麵目全非,毫無鬥誌;一種是離開這裏,尋找自更適合自己飛翔的一片天空。
最後,他隻告訴大家一句話:是鳥兒都想飛。
然後他掩起課本,臉頰上淌滿了晶瑩的淚,那是他給我們上的最後一堂課,第二天,我們才得知,他已悄然離開學校。
當年,我們班裏45名學生,在藍老師講話的影響下,轉校的有23名,其中包括我,當時,我們也許不知道對與錯,更分不清是與非,但那句警醒的箴言深深地教育了我們:是鳥兒都想飛,我們不想讓渾濁的教鞭影響我們一生。
30年後的一天,小學的同學聯誼會,我們邀請已經兒孫滿堂的藍老師過來參加,當時的學生,來了一大半,說起當年的事情來,我們感慨不已,我們當年離校的那些學生當中,有的成了老板,有的當了官,有的成了企業的高層,我們對藍老師當時的判斷力讚歎不已。
藍老師語重心長地說道:我始終相信,我當時的做法雖然有悖於我的職責,但我無愧於師德、良心。
環境是可以影響理想的,環境生存質量的高低決定人的夢想和前進方向,許多時候,我們不斷地努力,不斷地奮鬥,結果卻仍然是一敗塗地,我們隻會怪罪於自己的能力或者命運不濟,其時,阻擋我們前行的隻是迷霧遮住了眼,汙泥染滿了肩,我們的腳底沾滿了苔蘚。
離開那兒,不再被習慣所左右,離開那兒,我們渴望光輝燦爛的明天,是鳥兒都想飛,是船兒都想扯起昂揚的帆。
沿著夢想就能找到天堂
一個年輕人,正萎頓不得誌的蜷縮在都市的一角,他在拚搏了好長時間花費了好多氣力後依然一敗塗地,他的夢想接近破滅,為此,他在一塊垃圾場前丟掉了陪伴他多年的小提琴。
我忽而聽到遠處教堂的讚美詩,他覺得十分中聽,便沿著聲音進了教堂,那裏,正有牧師在做著虔誠的祈禱。
正有許多即將逝去的人,在家人的陪同下在這裏接受臨終祈禱,那裏的臉色倉皇的臉,他們上台為自己祈福時,無一不說著人生的憾事,許多人像他一樣終生沒有完成自己的願望,為此,他們帶著哀怨離開,他們老淚縱橫。
有一個患絕症的人在妻子和兒女的陪同下來到這裏,他在台上說道:其實,我的人生沒什麼遺憾的,我有親愛的妻子和可愛的兒女們,我知足了,還有一點,就是我沒有丟掉我的夢想,我是一個流浪歌手,整日裏風餐露宿的,但我始終沒有丟下它,它就像每天的日出日落一樣陪伴著我,讓我高興,讓我哀傷,它不僅使我有了維持基本生活的開支,而且,使我的孩子們從小也有了一種音樂的熏陶,要知道,這世界上,恐怕沒有比音樂更美妙的東西了,我的一生都在歌唱,為別人,也為自己。
我也很想能夠找到天堂,到老了,我才知道自己已經提前找到了,那就是我的夢想,有了它,我不寂寞,不清貧,我的一生充滿了財富和力量,最後,我要告訴我的孩子們:堅持自己的夢想,就能找到天堂。
牧師詫異的望著他,周圍人群的眼神裏也盡是驚恐。
年輕人有一種恍然大悟的刺激感,他想著,自己的人生不正如這位老人嗎?但他依然自信的堅持下來,雖然他功不成名不就,但他依然活的自由自在,他的人生沒有任何憾事,如果一個人能夠輕輕鬆鬆無任何牽掛的上路,那豈不是能夠心輕上天堂。
他重新回到垃圾場裏,找到了他心愛的小提琴;多少年後,肖邦的音樂傳遍了整個地球,許多人都在為他的靈感和精湛呐喊。
夢想是一個人一生的牽掛和依托,如果一個人沒了夢想,根本就如同行屍走肉,或者是說失去了靈魂,原來,沿著夢想就能找到天堂。
生活每天都會送我們禮物
小女孩萎頓的坐在街心的一座花園裏出神,她的心情糟糕的很,不僅僅因為家境的不優越,父母的離異,她的孤苦零丁,還有她對生活失去的信心,讓她的靈魂疲憊不堪地苟延殘喘著。
小女孩黯然失色的眼神裏盡是無奈和滄桑,她徑直向前走著,街上盡是灰色的人群,太陽像剛剛從鍋裏煮熟的雞蛋,遠遠的燙人,遠處近處現處都是死氣沉沉的沒有生機。
在街的尾處,她驀地眼前一亮,她看到了一簇花園,裏麵盡是惹人的花,招人的蝶,她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腳步。
在一叢花前,她看到了一張迷人畫卷,一隻正用翅膀剪裁雲兒的鳥兒,正立在花枝上盤旋起舞著,讓她情不自禁地遺忘了以前的世界。
她聽見旁邊傳來閃光燈的“哢嚓”聲,然後一個老婦人舉著相機站在她的麵前,她的臉上盡是微笑,親愛的,你好呀,歡迎你光臨我的花園。
小女孩愣了一下,是你的花園嗎?那打擾了,她回過身來就想離開。
不,小姑娘,也許我們有緣分,我覺得我可以邀請你坐會兒嗎?
小女孩聽話的坐在一座石桌前,她抬頭問婦人,你就一個人嗎?收拾這麼大個花園,需要許多工匠吧。
不,就我一個人,我的老伴,去年病逝了,他臨走時告訴我一定要拾掇好這個花園,這裏麵可能他的靈魂存在著,我每天快樂的很,每天與花鳥為伴為伍,這可是大自然送給我的最美的禮物,所以,我不會憂愁的。
可是我沒有人送我禮物的,剛剛過去的感恩節,同學們都收到了家長的禮物,可我沒有,我父母不在身邊,他們不想著我,同學們也不理我,說我內向......
望著小女孩眼中噙滿的淚水,老婦人將剛剛拍下的相片送給她看,你看,這就是我送你的禮物,同時,也是你送我的禮物,因為一個小女孩用獨特的視角發現了一件意想不到的精品,所以,我會將這張照片送給你。
你知道,孩子,我的處境不比你強多少,老來喪伴,對我來說是件致命的打擊,可是上帝垂賜於我,你過來了,所以,我生命的底片裏才有了這一張珍貴的照片,我的心情像裝了枚太陽般的光亮與溫暖,還有這些可憐的花兒,它們正在沮喪時,你的裙裾拽醒了它們困頓已久的靈性,你看它們多麼帶勁的努力向上開放著。
所有的這些,都是生活賜予我們的曼妙饋贈,我們其實是最幸福的,你要這樣鼓勵自己,有時候,幸福與快樂也是自己鼓勵出來的。
小姑娘突然間心情愉悅起來,原來:心靈是歲月深情的呼吸。也許在某一天,當你從惡夢中猝然醒來,渾渾噩噩的推開塵封已久的窗,你會發現,其實,快樂就在身邊,太陽就在窗口光臨好久了。
我們人生的旅行袋裏,每天都會有珍品存入,所有的這些,都是生活送給我們的最美禮物。
在陰影下生長
從小,我便對堂哥不服氣,他長我三天,卻生生落了個當哥的美名,他家境好,我家境一般,他學習好,愛出風頭,老師和家長們經常談論的對象,而我呢,一個“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家夥,平庸的臉,平淡的眼,走在大街上,絕對沒有一點的回頭率,所以,從那時起,我便生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
體現在生活和學習中,我便處處與他為難作對,他說正確的,我絕對不會說是對的,在學習上,我也暗暗地與他競爭,但天賦不好的我,每每敗下陣來,他便指手畫腳的,說我不學好,還跑到我父母那裏告我的小黑狀,一段時間內,他的囂張使我下不來台,也使我從內心深處對他生出了一種恐懼和陰影,我好想告訴父母,我不該生在這個家裏,多了一個對手,使我的才能不能充分的挖掘出來。
時間久了,我便和家人一樣宿命起來,他們覺得我生的時辰不好,生來是討飯的命,所以,將來能夠順利地成家生子,平淡無奇的過一生也就算了,而堂哥呢,他們不僅視為掌上明珠,而且也似為家裏的命運和押寶,好吃的給他,好用的給他,他上了好學,然後順利地在城裏就了職,成了名符其實的“城裏人”。
他回來的少,我也很少與他來往,就是覺得自己不如他,我便接部就班的過自己平淡的日子,寫他看來一輩子也不會出人頭地的文章。
那天,我在路上遇見了探家的他,一臉的憔悴不堪,使我差點認不出來,他拉了我的手,他說他活的很累,現在,他覺得自己的選擇可能是錯誤的,他處處愛獨占鼇頭,在單位裏有許多人嫉妒他,處處給他使絆子,談了個女朋友,對方卻說他好高鶩遠,生活不貼實際。
我詫異萬分,一直在自己眼裏分外優秀的堂哥居然生出了如此的感慨,最後他說道,我一直活在別人的指望下,卻少了一份真正的自己,現在,我真的好羨慕你能夠自由的寫寫稿子。
原來,不被注意,有不被注意的快樂和瀟灑。
我始終覺得自己在他的陰影下生長,但到現在才發現,他高大的枝條就是一道樹蔭,我一直在下麵乘涼,他的出眾雖然為我遮住了陽光,使我對蔚藍的天空充滿了渺茫,但我依然慶幸,自己的生活沒有被太陽曬傷。
為別人開花
失業後,在父親的幫助下,我租了間門麵房,開了家鮮花店,用以彌補日漸貧困的家庭。
由於地勢的原因,加上又沒有特別醒目的標識,我的鮮花店生意慘淡的很,為了招徠生意,我決心將一些鮮花從店裏搬出來,這樣子,門口就被打扮的花團錦簇的,遠遠望去,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一天過後,我打開門時,卻突然發現自己門前擺著的幾盆鮮花不見了,仔細一看,卻擺在右鄰家門口,本來生意不好,這不是明擺著欺負人嗎?我氣不打一處來,便要出去與人家理論。
父親攔住了我,他說,不要與人家吵,他們也有難處,我自有妙法。
父親要求我再從店裏搬出幾盆鮮花來,把他們放在左鄰的門口,然後,把自己門口原來擺著的花挪到了右鄰的門口。
我詫異的望著父親,不知他葫蘆裏賣的什麼藥,本來人家就需要鮮花,這可好,你又變本加厲的送給人家,這不等於把自己向火炕裏推嗎?
盡管我一百個一願意,但父親的做法自有自己的道理,我問他時,他卻神秘的不說話。
第二天上早,這裏的鮮花同時在爭奇鬥妍,遠景非常壯觀,人們紛紛過來詢問,到兩家飯店門口,才知道鮮花店在中間位置,於是,我的生意開始轉好,沒過幾天,原來門麵房的位置不夠放了,於是,父親命令我將清晨送來的鮮花擺滿了自家的門口。
而同時,我的鮮花生意也帶動了兩家飯店的生意,他們的老板紛紛出來與父親握手,說我們無意中幫了他們,父親高興地對他們說,應該感謝你們,是你們允許我將鮮花擺到你們的門口,是你們替我做了廣告。
我還是不解,父親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你原來擺放的位置夠嗎?嗬,不夠呀,那我們不也可以用我們門口的位置嗎?
用自家的門口有個前提,需要門庭若市,供不應求才行,而這些,如果他們不給我們帶來廣告效應,會有這麼好的效果嗎?
晚上,父親給我講了個故事:
有一個年輕人,去一家修理廠當修理工,那天接了一個活,修理一架自行車,需要換掉後胎,幾個徒弟爭先恐後的忙完了,便坐在一旁打撲克,他不愛玩,看著自行車有些鏽跡斑斑的,便自作主張地拿了機油給自行車的傳動部位加油,完了,又將外圈給打磨了一下。
同事們覺得他迂腐,說他多管閑事,人家又沒讓你修別的部位,出力不討好。
可是,幾天後,車主卻將這個年輕人挖到他的公司上班,並且有著不錯的工資收入。
父親講完故事,我忽然恍然大悟,想到毛姆的小說有這樣一段情節:種花老人桑迪?巴雷特正準備回答兒子“如何做人”的提問時,卻發現兒子腳下踩翻了一盆玫瑰,老人說:你踩傷了玫瑰,玫瑰卻給你的腳底留下了清香!兒子似有所悟地臉紅了,老人揮了揮手說:去吧,為他人開一朵花!
原來,讓自己的生命為他人開一朵花,為他人燦爛一片心地,增加一縷溫馨,添一份生存下去的理由,多一點向上攀登的勇氣,就是提高自己的生存質量;
為別人開一朵花的同時,也燦爛了自己的生命。
傾聽生命
我時常記得童年的某個下午:
穿過斜斜的街,我看到對麵臥著三隻狼狽不堪的狗,他們顯然是無家可歸的樣子,或者是主人將他們丟棄在生命的荒野裏,一隻公狗不時低下頭來,用舌頭去舔拭自己的伴侶和孩子,母狗和小狗顯然是受了傷,他們也許剛從一場惡鬥中敗下陣來,在那場勢關命運的戰鬥中,公狗敗了北,帶著殘缺不全的傷兵,他退到了街的一角,此時此刻,他最需要的,也許就是街對麵的那家飯店,那裏偶爾傳出人類咆哮的劃拳聲,或者揚起老板與老娘們打情罵俏的回響。
突然間,門被打開了,寒冷的冬日裏,一根汙濁的骨頭被某個好事的人扔了出來,掉在街的一角,這平常的一幕,沒有人會在意,但那隻狗卻抬起了渴望的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