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家經常坐在各自的樹下乘涼,吃飯,因為有了兩棵樹,他們的生活五彩繽紛。
但時間久了,兩棵樹的枝條開始延伸生長,它們逐漸漫過了院牆的界限,石榴的枝條跑向了牆西,而櫻桃的枝條呢也以無生無息的速度伸進了東鄰。
又到了開花時,東家開始給石榴打藥了,因為石榴樹上生了許多的蟲子,他打完了自己的石榴,仔細觀察,竟然發現櫻桃漫過的枝條上也有許多的害蟲,他想了想,覺得這可能因自己的石榴引起的,於是,他重新配了藥,沿著漫過的枝條將藥打在櫻桃的枝身上,過了幾天,他再次觀察時,竟然發現所有的害蟲消失的無影蹤,他感覺很快樂。
一場大風雨,殘花遍地,西家心疼的看著自己的櫻桃,他動手給櫻桃破損的部分進行捆綁,捆完時,竟然發現越過院牆的石榴也是體無完膚,他忽地想起來了,東家的主人可能出差了,要是幾天後回來,石榴也許就會錯過了花期,他沒有再想,而是動手將石榴殘破的枝條修理好。
幾天後,兩棵樹又是生機盎然。
到果實成熟的季節了,東家孩子吃了自己的石榴後,看上了漫延過來的櫻桃,他哭著要吃,西家的主人聽見了,對東家說,沒關係的,撿大的給孩子摘一些吧,東家的主人覺得過意不去,便將自家的石榴摘下許多,送給了西家。
兩家人和諧相處,種了一棵樹,卻能吃到兩種果實,兩家人感到分外高興。
過了幾月,換了新鄰居,原來的兩家搬走了,先是東家覺得西家的樹枝礙事,便拿剪刀剪了個淨光,接下來,西家覺得東家在找自己的事,便索性趁他家沒人時,打落了正在盛開的花。
秋天,該是果實成熟的季節了,兩家的樹枝上光禿禿的,隻有幾枚殘葉在秋風中敘述著淒涼。
生命本是一棵華美的樹,如果我們想使自己的生命同時擁有兩種果實,那麼,你就該允許別人的枝條伸到自己的世界裏,同時,你也要學會,將自己的成果奉送到別人的麵前。
總有一把鑰匙屬於自己
19世紀末的美國洛杉磯,有一位伯蘭先生,他是當地首屈一指的富翁、慈善家,許多人都敬重他,以他的財產和豪宅為畢生追求的目標。
一天傍晚,伯蘭先生在自家的門口發現一個衣衫襤褸的年輕人,他就在縮在院牆的一角,當伯蘭先生看到他時,他正在數天上的若隱若現的星星,伯蘭先生問:年輕人,你在做什麼?年輕人回答他:我在數星星,有多少星星就有多少夢想。
伯蘭先生笑了,他繼續問:那麼,你的夢想是什麼?
實不相瞞,先生,我最大的夢想就是擁有一所豪華的房間,擁有一張超過自己身體兩倍的大床,讓我美妙的睡上一覺,他說著,眼睛裏流露出無限渴望。
熱衷於慈善事業的伯蘭立即答應了他的要求,他領著他來到自己的豪宅裏,將一把鑰匙交給他,並且告訴他房間的位置,他說今晚你就是這所房間的主人,說完,他充滿愛心的走開了。
第二天早晨,伯蘭先生過來看望他時,卻發現鑰匙放在窗台上,房間並沒有被打開的痕跡,裏麵的物件整齊有序地維持著原來的風貌,也就是說,那個年輕人根本沒進房間,他詫異地想了想,忽然間他想到了這間房的鎖是保險鎖,除了用鑰匙外,還需要輸進密碼才能打開,昨晚,由於疏忽,他竟然忘記了告訴他開門的方法,他為此後悔不迭,出門尋找時,年輕人早已不知去向。
之後的幾天,伯蘭先生一直在為自己的不負責任感到遺憾,由於自己的大意,他破壞了一個年輕人畢生的夢想,而這些,不是用金錢可以換取的,他最終沒能找到年輕人的下落。
十年後的一天,華盛頓郊區有一位富翁給伯蘭先生來了一封信,請他去自己的豪宅參加一場別開生麵的酒會,他感到很納悶,自己在華盛頓地區沒有幾個朋友,再加上這個住所挺陌生的,他懷著一種好奇心驅車前往目的地。
酒會上,一會中年富翁正在招待大家,當伯蘭先生到達時,中年人迎上前來,熱情洋溢的擁抱伯蘭,中年人說,伯蘭先生,你還記得十年前你家門前的那個年輕人嗎?
伯蘭先生努力搜索著記憶,當他終於明白麵前的中年人是那晚的年輕人時,他一臉愧疚地握著他的手說道:對不起,先生,當時我確實疏忽啦!!!
不,伯蘭先生,我要特別感謝你,當我將鑰匙插進門鎖時,無論我怎麼努力,我都無法打開通往理想的大門,我隻有隔著窗戶欣賞著裏麵的美景,後來,我想明白了,這把鑰匙是不適合我的,如果我能夠如願以償的進入房間裏麵,那麼,我會瞬間失去夢想,終日生活在安逸的牢籠裏,慶幸的是,不能打開房門的鑰匙使我明白,那些榮華和富麗現在不屬於我,我沒有資格去得到它們,從那時起,我就告誡自己:夢想仍在延續,總會有一把鑰匙屬於自己。
年輕人名叫格桑,通過近十年的努力,他已經成為華盛頓地區最富有的大亨。
現在,讓我們共同幹杯,為我們的夢想和友誼幹杯。伯蘭和格桑的酒杯碰在一起。
是的,總有一把鑰匙屬於自己,有了它,我們就可以解除阻礙我們前行的任何障礙,引領我們走進夢寐以求的理想之門、智慧之門和成功之門。
會孵蛋的老鼠
一隻貪婪的小老鼠,已經好幾日沒有找到一頓豐盛的晚餐,他的腦子裏閃現出一隻可愛的小鴨子,他白白的毛,嫩嫩的腳,讓自己一下子興奮到了極點,幸運地是,在一個恰當的時機裏,他竟然找到了一隻大大的鴨蛋,他無比興奮,準備將鴨蛋做為自己的晚餐,但此時此刻,他的腦子裏閃現出另外一個更加美妙的想法,如果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將鴨子孵出來,那麼,就會一頓肉食等待自己的嘴巴。
這樣想著,他馬上行動起來,他害怕弄爛鴨蛋,便試圖通過各種各樣的臥姿改變身體對鴨蛋的威脅,在各種方法嚐試失敗後,他最後幹脆挖了一個洞,在洞的周圍塞滿了溫暖的羽毛,然後,自己匍匐著身軀臥在上麵,好幾日過去了,這期間,小老鼠飽受了饑餓的困擾,但每當想到馬上會有一頓美好的盛宴時,他的眼裏又閃現出希望的光來。
就在小老鼠失望,伸出嘴巴要幹掉這隻鴨蛋時,奇跡出現了,小鴨子卻突然破殼而出,他掙紮著濕漉漉的身軀叫著小老鼠“媽媽”,小老鼠一驚,馬上說我是男的,不是“媽媽”,小鴨子馬上改口叫他“爸爸”,叫的他無法對這隻可愛的小生命下嘴,甚至瞬間忘記了饑餓。
我想,小老鼠最後會無比感慨地說道:我失掉了一頓美餐,但我卻多了一個孩子。
相對於美餐來說,孩子肯定比前者要重要的多,小老鼠是可以做出孰輕孰重的判斷的,這隻是一則幻想的童話故事,卻使我有了另外一種關於人性的思考:人本身就有各種各樣的欲望存在著,這是一種命定的存在,任何人包括聖人也無法改變它的潛在,因此,為了實現自己的所謂目標,無數人貪婪的生存著,他們總是通過不惜一切代價的嚐試試圖達到自己的陰謀,但重要的是,我們人類應該像這隻小老鼠一樣,在想法尚未實現達到一定的危害性時,我們能夠收回成命,“失掉了一頓美餐,卻多了一個孩子”的法則同樣適用於人類社會。
葉子也可以長成樹
這是美國西部一片貧瘠的土地,這裏人煙稀少,環境惡劣,遠近百裏隻有陽光沒有植被,更沒有一棵可以維持優美環境的樹木和鮮花。
年輕的小肯羅和大多數附近的人一樣土生土長在這裏,許多人為了躲避這裏的沙漠化而遠走他鄉,這裏土質惡劣,栽下的樹苗會在一夜之間讓大風吹拂地嚇彎了腰,許多年,這裏的人們被呼吸道疾病所困擾。
年輕的小肯羅從小有一個誌願,那就是改變這裏的貧窮麵貌,但無數次的努力失敗後,他逐漸頹廢起來,像大多數原來躊躇滿誌的年輕人一樣喪失了信心和力量。
但此時,他唯一的親人父親卻得了嚴重的呼吸道疾病,他夜不能寐,咳嗽不停,上氣不接下氣,醫生檢查後告訴他,他父親的病很嚴重,隨時會有離開的危險,你必須帶他到一個有山有水的地方,那裏空氣新鮮,有產生足夠氧氣的植物和鮮花,他下定決心帶父親離開這個鬼地方,但父親卻執拗的很,說什麼也不願意離開,這讓肯羅左右為難。
一次,他到百裏外的鎮上為父親買藥時,發現一件奇怪的景象,他看到有個年輕人在大街上做關於磁場的試驗,他利用磁場的原理促使無數多鮮花競相開放,並且,所有的花開都朝著一個方向。
肯羅回去後翻閱了祖父丟下的許多科普書籍,他從小對物理學有著濃厚的興趣,隻是家境限製他沒有機會上學罷了,後來,經過輾轉研究後,他發現了利用磁場讓種子釋放能量的規律,接下來,他便產生一種奇怪的想法:這裏的樹苗無法生長,隻是因為風大,還沒有成長起來便毀於一旦,加上數量稀少,難以成林,如果說將一些葉子種在泥土裏,在下麵裝上磁場,是否可以讓葉子成林呢?
他先做了一個實驗,將一些葉子種在泥土裏,在下麵裝上許多磁鐵,並且接上電路,幾天過去了,他的初始實驗沒有取得成功,葉子逐漸枯萎;
他沒有氣餒,夜以繼日的研究存在的問題,他又抽機會去了趟鎮上,他找到那家鮮花店,說情願不要工錢在這裏找半個月的工,那裏的老板愉快地答應了,在無數次的觀察後,他終於發現了關於磁場和生命的規律,原來,他的磁鐵擺放的位置存在疏漏,呈不規則狀態,而磁場需要形成一個巨大的能量必需要擺放均勻一致且精確的計算。
他喜出望外地回到家裏,廢寢忘食的繼續實驗,半月後的一個早晨,他驚喜的發現,那裏的葉子竟然生出了根,接下來,他沒有停下奮鬥的步伐,而是一日日的觀察、研究,終於半年後,葉子長成了一棵棵小樹,真是柳暗花明。
他利用這樣的原理,開始在貧瘠的土地上種植葉子,葉子低小,可以躲避大風的襲擊,隻是死亡的頗多,但肯羅有恒心和耐心,他不停地種植,風不停地襲擊,一年後,努力還是壓倒了風力,這裏已經成了一片綠的海洋。
政府開始關注這裏的生態環境,在政府的支持下,肯羅大張旗鼓地開始種植葉子的進程,許多個熱心人也加入進來,三年不行五年,五年不行七年,十年過去了,這裏開始出現鳥的叫聲,開始有靈氣和生機,一大片人造林形成了一道道屏障,阻攔著險象環生的風沙。
他父親的呼吸道疾病竟然奇跡般地好起來,他每天都處在清新無比空氣和陽光裏,自然有助於他的健康。
政府授予肯羅一枚綠色獎章,這裏的人們稱他為“帶來綠色的使者”,肯羅下決心將有利於人們身心健康的環保事業做上一輩子。
生命難免會處在寸草不生的高原,我們的人生經常會出現青黃不接,許多人在我們的前麵倒下去,隻是因為他們缺少一顆讓土地生金的決心,帆可以被風擊碎,但眼睛卻無時無刻在尋找那座到達成功彼岸的燈塔,隻要我們奮勇向前,葉子照樣可以在貧瘠的土地上亭亭如蓋,生命也能夠在冰冷的荒原上燦若桃花。
學會移動人生的坐標
我有一位朋友,他自小酷愛文學,並且一直在小試牛刀,但結果去事與願違,他發出去的稿子始終石沉大海、杳無音信。他甚至對自己產生了懷疑,覺得人生太悲哀了,個人的意誌不能得到充分發揮不說,現在人生還是一片空白。
後來,在一個無意中,他放棄了他的漢語言文學本科的學業,下海經了商,他的才質在商海裏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現在已經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蔬菜大王”,說到人生的選擇問題,他感慨萬分:如果當初自己仍然執迷不悟,不移動一下自己的誌向,現在可能會是另一種天地,看來,有些事情不能強求,人呀,要學會移動自己的人生坐標。
我也有著相同的人生境遇:
2000年的冬天,我不幸下了崗。當時,家裏正是“屋漏偏逢連陰雨”,母親也有病住了院,為了照顧有病的母親和年幼的兒子,妻子也暫時請了假。若大的一家子,一下子沒了收入,那種情況真是難以用言語形容。
我原先的工作是做車工,我試著去再就業市場找工作,可是接連找了幾天,都沒有要這種工種的,主要是自己不是技校畢業生,沒有文憑。一次次地碰壁,但一次次地不甘心,我不相信一個堂堂七尺男兒,竟然找不到一個理想的工作,為了妻子和兒子,為了風雨中飄搖的家,我豁出去了。
第一條路不行,我試著拾起自己的老愛好,便是寫材料,抱著試試看的心情,我到一家工礦企業前去麵試,幸運地很,我用了很短的時間起草了一份公告,他們看後點頭。從此,我的生活又翻開了新的一頁,黎明的矚光又照耀在我原本滄桑的臉上。
從這個坐標到那個坐標,我實現了一個新的跳躍,當然,在前進的過程中,會有許多的麻煩、困難在麵對著我,但我學會了從容,學會了自信,我要為自己的人生做一個精彩的注腳。
不由想起了一則寓言故事:
山中的居民一直為一座大山擋住去路而發愁,於是他們東拚西揍了些錢,請一位會移山的法師過來把山搬走。法師從這座山頭跑到那座山頭,來回跑著,但山至始至終沒有移動。居民很奇怪,問那法師端詳,法師對他們說:這世上本無移山之法,能移動的隻有人,不是山,山不會走而我會走。居民明白了法師的意思,他們把家搬到了山的外邊。
在這則寓言故事裏,山裏和山外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目標,卻會產生兩種迥然不同的結果,也許,在山的外麵,會有更多的機遇在等待著他們,他們會過上富足、幸福的生活;
原來,在生命的象限裏,每個人都有許許多多的人生坐標,而在眾多坐標中,你必須尋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最有前途的坐標,這不僅需要時間的磨煉,而且會付出許多的代價,有的人一直沒有停下,一直在找,他們用自己的智慧、才力來充實自己,他們終於如願以償;而有的人卻始終鎖在自己的胡同裏,他們認的是死理,結果很顯然,他們隻能選擇失敗。
一籃子金黃的感恩
曾經在很長時間,我和父親一直在為生計發愁,我們原來做的生意在一夜之間損失怠盡,這對我們原本貧困的家庭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
在休息了一段時間後,我和父親毅然決然地做起了客車的生意,我們費了很大的心思貸了款,提了半新不舊的中巴車,開始了我們的另一番奮鬥。
幾乎每天,我們都往來於鄭州與焦作之間。我們做的是短途的生意,因為我們的車況不是太好、路途也不是太熟悉,因此,開始時,我們的生意慘淡的很,每每到手的客人被後來趕上的車三言兩語給搶走,但有一點,我們卻是有口皆碑的,我們從不誤車,也不訛詐客人,因此,他們都願意坐我們的車。
六月的天,太陽暖暖的。早晨起來,我們便開始了一天的征程,正是六月麥收的季節,路過縣城三環路時,路兩旁鋪滿了金黃色的麥穗,那些黃,是充滿收獲的黃,是帶著激情的黃,我很感動於每一次成熟和豐收,因此,我提醒父親過路時一定要小心慢行,因為路上有許多的麥收者在采摘他們的希望,我們不能因為自己的路途而無視於人家的血汗。
就在我們悠悠慢行時,後麵的一輛大客車衝著我們直摁喇叭,好像是在催我們快走,我們盡量向路邊靠了靠,好讓後麵的車能夠過去,因為我們一直堅守著“禮讓三先”的行車道德。大客車如風馳電掣般地擦著我們的車身過去了,路況很快恢複了最初的平靜,我又看見那一片片的金黃和農人們高興的笑臉。
就在快駛到這條路的終點時,我突然看見前麵一個婦人大聲呼喊聲“救命”,他的懷裏抱著一個孩子,那個孩子血肉模糊,我們立即意識到可能發生了車禍。接說做我們這行的最怕就是此類事故發生,就是遇見也當是麻木不仁地繞車通過,但父親沒有猶豫,隨著一聲緊急刹車聲,他很快地跳下車,跑到那個婦人麵前。
原來,就是剛剛瘋狂行駛的那個大客車,在超車時,帶倒了正在麥穗中間的孩子,孩子的情況十分危急。父親把孩子抱上車,讓我配合照顧好孩子,然後,他掉轉車頭,直奔縣人民醫院。
那天整整耽誤了我們一趟車的時間,父親到車上時,很不意思地衝大家笑笑,給人家道歉說:延誤了大家的行程,希望大夥能夠原諒,這車的損失我們來補,我們全部收半價,一會兒我讓孩子把錢退給大家。
就在一個星期後的一天,我們的客車如往常一樣行駛在縣城的三環路上,地上仍是滿地的金黃,一些沒有完成任務的農人正在搶收,趕著最後的周期。
一個婦人正在向我們招手,她的手裏是一籃子金黃的麥穗,我們停下車時,她把一籃子的麥穗鄭重地交給父親,並且對我們說:謝謝你們救了我的孩子,我們家別的值錢的東西沒有,我隻好裝了一籃子的麥穗,願好人永遠平安。
父親是抹著眼淚接下那籃子麥穗的,那也是我見父親生平第一次掉眼淚,他把麥穗交給我,並且囑托我一定要保管好,這不是一份簡單的禮物,是希望,是溫情。
我一直在懷念那個平凡的下午,懷念那個平凡的農村婦人,她送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籃子的麥穗,而是一種深深的情誼和無盡的祝福。
種下一枚善意的種子,得到陽光的烘烤,我們就會收獲一籃子金黃的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