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開始了,莫紮特所到之處,人們都不近前,因為富翁早已做出了安排,這裏所有的鄉鄰們都得了富翁的錢財,所以,他們要乖巧的聽他的調遣。
莫紮特並沒失去信心,他轉而去了鄰近的地區,那裏,已經不是富翁的管轄地區,人們久違莫紮特的大名,爭相前來觀看,三個月後,富翁所管轄地區的人紛紛匿名跑到這裏來看演出,造成了那裏無人的場麵,盡管富翁在後麵大吵大鬧著,但結局無法改變。
後來,富翁在一次巧遇中聽到了莫紮特的演奏後,覺得心情十分舒暢,他們再見麵時,富翁說道,我懂了,人生最大的慷慨不在於金錢的贈予。莫紮特說:金錢會使人產生恐懼感和交迫感,他們會逐漸忘掉你的恩澤,繼而隻記得他的用處,而才華呢,卻使人心曠神怡,使人們忘卻繁惱,永遠年輕,這也是有些文學作品可以流芳百世的原因。
還有一則故事,說的是指揮家瓦爾特提及歌唱家費麗兒的一段軼事:
有一次費麗兒到瓦爾特提家鄉造訪,恰巧他卻了外地演出,來不及親自到家中接待,隻好留她在家讓傭人服侍,其後瓦爾特提返回後,傭人說費麗兒在沒有演出任務的黃昏,常邀請他們到音樂室去,問他們喜歡聽什麼,就唱什麼給他們聽,完全是義務的,其實,這才是真正的慷慨。
人生最大的富貴不在乎擁有多少財富,而是擁有多少創造人生價值的才能;
人生最大的贈予不是財富的施舍,而是將有用的才華贈予他人,感化他們的心,使他們擁有良好的教育、素質甚至於和諧的氣氛,從而去創造更多的財富。
將夢想留給下一次
我的一位伯伯,曾給我講過他們那個時代的故事:
他是一位登山愛好者,畢生的夢想就是能夠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琅瑪峰,他和他們的隊友們一起,為這個夢想奮鬥了一生。
那一年的春天,他們在準備充分後,一行四人組成一組,去攀登珠峰。
這是他們第一次攀登如此高的山峰,因此,他們心中充滿了希望和力量,他們甚至還打了賭,如果誰能夠率先登上珠峰,就獎他一枚五一勞動獎章,這在當時,是整個市裏的最大榮耀。
攀峰開始了,他們個個精神百倍,生怕落到了後麵,但接下來,更大的考驗在等著他們,還不到半天時間,他們都已經累的上氣不接下氣,抬頭看,白雪皚皚,往下瞅,一落千丈,他們就好像一枚鬆樹一樣,懸在半山腰裏。
很快的,有的人出現了高山反應,他們個個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症狀,我的祖爺爺呼吸困難。
緩解了好大會兒,他們逐漸適應了這種缺乏氧氣的生活,但他們的夢想沒有死,他們想著,人生中沒有幾次這樣的奮鬥,既然來了,就必須堅持下去,隻有堅持,才能取得最後的成功。
在那天的黃昏時分,天空中烏雲密布,下起了鵝毛白雪,更要命的是,隨著大風的降臨,出現了雪崩。
他們硬撐著等到了雪停,但他們的精力已經耗盡,個個疲憊不堪地等待著死神的宣判。
伯伯強打著精神對大家說:不如我們撤吧,這次不成功,還有下一次。
一位姓胡的叔叔白了祖爺爺一眼,說的好聽,一生能有幾次這樣的機會,我不會走,要走你們走,我非要登上最高峰不可。
他們僵持著,其他兩位也出現了不同程度地動搖之心,終於,一個時辰後,伯伯和其他兩位叔叔撤了下來,而那位姓胡的叔叔,繼續開始他的攀登路,他們分手前,伯伯將所有的幹糧送給了他,並且囑托他要好自為之,不要硬撐著,看不行就下來。
結果自然而然,那位姓胡的叔叔帶著夢想離開了人世,也許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還在埋怨著上天對自己的不公。
十年後,一個良好的時機,我的伯伯總結了半生失敗和成功的經驗教訓,在做了最充分的準備後,他們又去攀登珠峰,他們想要實現最後的夢想,這一次,他們成功了,因為他們準備的充分,他們已經具備了迎接各種困難的條件。
隻想著頭破血流的謀取成功,而不考慮將實力留給身後的人,不是智者,他們充其量隻能算上個草莽英雄;
真正的成功者,他們擁有長遠的目光和膽識,他們不害怕一次的失敗,麵對條件的不成熟,他們能夠果敢地做出退後的應對策略,而不致於使自己一命烏嗚,一蹶不振,他們保存了自己的實力給下一次,因為,夢想就在前方向他們招手。
也許成功與失敗的唯一區別就在於:失敗者將夢想隻交給了眼前,所以,他們不考慮自己的下一步;而成功者,永遠考慮腳下所站的位置和自己的能力,他們將夢想留給了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