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長視門高,每門高1尺,則廣5分,厚2分8厘。
桯:長同上,方2分8厘。
腰串:長隨每扇之廣,其廣4分,厚2分8厘。
腰華板:長同上,廣5分。
若為合板軟門,“高八尺至一丈三尺,並用七楅,八尺以下用五楅”。其構成有肘板、身口板、楅等,具體尺寸《營造法式》規定如下:
肘板:長視高,廣1寸,厚2分5厘。
身口板:長同上,廣隨材。
楅:每門廣1尺,則長9寸2分,廣7分,厚4分。
4.格子門
格子門,由唐代帶直欞窗的板門發展而來,是一種較精致的門,在清代稱為槅扇。每間可用四、六、八扇不等。每扇用邊挺動、抹頭等枋木構成內分兩格至五格的框子。一般為三格,上格最長,裝透空槅心,中格最窄,裝絛環板,下格裝裙板。五格的在上下端各再加一絛環板。宋式稱邊挺為桯,抹頭為子桯、腰串。三至五格的槅扇稱四至六抹,槅扇透光部分的格心有單層、雙層兩種,上糊紙、絹。《營造法式》中有四斜、四直毬文和四斜、四直方格眼四種窗格圖案,但現存遼、金建築中有更多美麗的窗格。明清宮殿喜用菱花格心,在住宅、園林中有萬字、冰紋、步步錦等圖案。明以後北方住宅明間多在中間兩扇槅扇外加簾架和風門。格子門桯、串的線腳在《營造法式》中記有六種,明、清建築實物中所見更多。
《營造法式?小木作製度二》規定:“造格子門之製:有六等:一曰混,中心出雙線,入混內出單線;二曰破瓣,雙混、平地、出雙線;三曰通混出雙線;四曰通混壓邊線;五曰素通混;六曰方直破瓣。高六尺至一丈二尺,每間分作四扇。如簷額及梁栿下用者,或分作六扇造。用雙腰串。每扇各隨其長,除桯及腰串外,分作三分,腰上留二分安格眼,腰下留一分安障水板,其名件廣厚,皆取門桯每尺之高,積而為法。”又規定:“凡格子門所用搏肘、立添,如門高一丈,即搏肘一寸四分,立添廣二寸,厚一寸六分。如高增一尺,即方及廣厚各加一分;減亦如之。其所述六等隻是指桯、串的線腳簡繁等第,越繁則等第越高。依建築開間寬窄,宋代格子門被分成四扇或六扇,總高度在6-12尺,每扇以木枋子圍合成外框,框內以腰串作橫向分隔,成上、中、下三部分,上部作空花格,中部僅有窄窄的一條作腰華板,下部作障水板。空格與障水板的高度之比為2∶1。桯及腰串尺寸按《營造法式》規定均可求得,但腰華板寬度原文未記,須依具體門扇大小進行設計。
格子部分是格子門的裝飾重點,《營造法式》在“格子門”中記述了四斜毬文格眼、四斜毬文上出條重格眼、四直方格眼、板壁、兩明格子門五種格子形式。這是常用的樣式,實際運用中還應有更多的格子紋樣。
(1)四斜毬文格眼
毬文,即清式的古錢紋。
《營造法式》規定四斜毬文格眼的毬文條“厚一分二厘”,其各部分的構成及尺度如下:
桯:長視高,廣3分5厘,厚2分7厘。
子桯:廣1分5厘,厚1分4厘。
腰華板:長隨扇內之廣,厚4分。
障水板:長廣各隨桯。
額:長隨間廣,廣8分,厚3分。
槫柱、頰:槫柱為緊貼柱兩側而立的枋柱,與額、串、地栿等構成小木作裝修的框架;頰,即立頰,為門兩邊的構材,相當於門框。四斜毬文格眼格子門所用槫柱、頰的尺度為長同桯,廣5分,厚同額。
地栿:長厚同額,廣7分。
(2)四斜毬文上出條重格眼
四斜毬文上出條重格眼是《營造法式》所記中等第最高的一種格眼。它是在毬文原有的條上,兩加一層條方格眼而成。《營造法式》規定:“其條之厚,每毬文圓徑二寸,則加毬文格眼之厚二分。
(3)四直方格眼
四直方格眼,是用方直的條,以水平和垂直方向相交而成的一種較簡單的格子形式。《營造法式》規定四直方格眼的製度有七等:
一曰四混絞雙線或單線;
二曰通混壓邊線,心內絞雙線或單線;
三曰麗口絞瓣雙混或單混出線;
四曰麗口素絞瓣;
五曰一混四攛尖;
六曰平出線;
七曰方絞眼。
構成方格眼的條皆廣1分,厚8厘。其他部分的構成及尺寸如下:
桯:長視高,廣3分,厚2分5厘。
子桯:廣1分2厘,厚1分。
腰華板及障水板:並準四斜毬文法。
額:長隨間之廣,廣7分,厚2分8厘。
槫柱、頰:長隨門高,廣4分,厚同額。
地栿:長厚同額,廣6分。
(4)板壁
板壁,是指安於格子位置的木板,因此從嚴格意義上講,它並非是格子門。其框架與格子門完全同,所以《營造法式》把它歸入格子門類。《營造法式》規定:“板壁:名件並準前法,唯桯厚減一分。”同上,第141頁。
(5)兩明格子門
兩明格子門,是一種做法較為講究的格子門。一般的格子門隻在向外的一麵起線,向裏一麵是平的,以便糊紙;而兩明格子是另外再做一層可活動的格子,疊於原格子之裏。這樣格子裏、外都起線,比較美觀。由於內層格子可活動,也不影響格子背麵糊紙。《營造法式?小木作製度二》規定:“兩明格子門:其腰華、障水板、格眼皆用兩重。桯厚更加二分一厘。子桯及條之厚各減二厘。額、頰、地栿之厚各加二分四厘。
在曆史上,格子門出現較晚,宋代仍處在發展前期,格子紋樣比較簡單,即使是毬紋格子,棱條也是用長條枋木加工而成的。按《營造法式》規定,最小的毬紋直徑3寸,而棱條寬0.9寸,長2.1寸,這樣的花格透光率不高。一片毬紋格子,棱條所占麵積達72.5%,透光率隻有27.5%。若將棱條本身再作成空心的,挖去棱瓣總麵積的30%,做成卷三十二所繪的“挑白毬紋格眼”樣式,則可提高透光率到52%,但總的透光係數是不高的。
二、窗類
西周銅器和戰國木槨上已有帶十字格或斜方格的窗的形像;漢代明器陶樓和壁畫中,在窗外多有花格篦子,其構造有待探討;唐、宋的窗形式趨於多樣。《營造法式》中所載之窗就有破子欞窗、板欞窗、睒電窗、闌檻鉤窗等多種樣式。
1.破子欞窗
所謂破子欞,是指用枋形木料對角剖解而得的,斷麵呈三角形的窗欞。
《營造法式?小木作製度一》規定:“造破子欞窗之製:高四尺至八尺。如間廣一丈,用一十七欞。若廣增一尺,即更加二欞。相去空一寸。其名件廣厚,皆以窗每尺之高,積而為法。破子欞窗的高度在4尺至8尺之間,而其寬度視間廣而定。“如間廣一丈,用一十七欞”,此時的寬度大約為2尺8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