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六章(1 / 3)

隋、唐的又一次大統一,將南北建築製度再加整合,把對周製的考釋與漢魏以來的建築遺產融合在一起,在城市、宮殿、壇廟、陵寢、寺觀、園林、民居等方麵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唐代開放的胸懷,比之漢代還要博大,唐代建築的雄渾氣勢,與當時的詩歌、書法、繪畫等文藝作品在風骨上完全同構。宮城-皇城-都城製度的建立,裏坊、三朝、壇廟、宮苑、衙署、佛教寺院等營建製度與建築技術,都是中國古代建築發展演變的新高點。宋代商業和對外貿易活動異常活躍,文化、教育發達,科技發明和科技著作紛紛湧現,建築從唐代的雄壯豪放轉向細膩、纖巧,一部《營造法式》展現了嫻熟的建築技藝,同時第一次對古代建築體係作了比較全麵的技術性總結。遼承唐風,金隨宋製,西夏別具一格,多民族、多風格的建築共存,從另一方麵展現了這一曆史時期建築的風格特點。無論從建築技術還是從建築藝術方麵看,隋代至宋代的700年間,無疑是中國傳統建築發展的高峰時期。這一時期伴隨經濟文化重心南移,江南地區建築得到了較快發展,在建築技術、建築藝術方麵開始超越中原及北方地區。

一、唐宋時期建築成就

隋代曆時僅37年,卻進行了大量的建設。隋文帝在漢長安東南營建新都,定名大興。公元605年隋煬帝即位,又在漢魏洛陽城西營建東京。東京城麵積45.3平方公裏,也是規模龐大的古代城市之一。公元618年,唐立國後,改大興為長安,改東京為洛陽(又稱東都)。

長安城平麵呈橫長矩形,東西長約9721米,南北寬約8652米。城內北部正中建內城,東西長約2820米,南北深約3336米,麵積9.4平方公裏。由城垣分內城為南、北兩部分,南部深約1844米為皇城,城內集中建中央官署;北部深約1492米為宮城,內為皇宮、太子東宮和相應的附屬建築。宮城北倚外郭北牆,牆外為內苑和禁苑。城內由9條南北向街和12條東西向街縱橫交叉構成了棋盤狀的街道網,並把外城區分為110個規整的裏坊。主要城門都設三個門洞,中間為皇帝專用,左右供臣民出入。幹道也是中間為禦路,兩側是臣民用的上下行道路。路側植槐為行道樹,最外側為排水明溝。城內東、西兩市各占兩坊之地,麵積都在1平方公裏以上,每麵開兩門,道路網呈井字形,內開橫巷,安排店鋪。長安還建有大量寺觀,8世紀初有佛寺90餘座,道觀16座。長安城有大量西域、中亞商人,因此還建有波斯寺、祆祠和景教寺院。

洛陽城平麵近於方形,南北最長處7312米,東西最寬處7290米,麵積約45.3平方公裏。洛水自西南向東北穿城而過,分全城為洛北、洛南兩部分。全城共有103個坊、3個市,南、北兩區街道雖不全對位,但都是規整的方格網,裏坊大小基本相同,街道網也比長安城勻整。

傅熹年在對隋、唐長安、洛陽遺址實測圖進行研究後發現,兩個都城都采用了以宮城之長、寬為模數的規劃手法。這兩座中國曆史上規模空前的大都市,從規劃到建成都不超過兩年,在規劃中運用模數控製,當是能快速完成規劃的重要原因之一。

隋代分別在大興和東京建有大興宮和紫微宮。唐代沿用隋代都城、宮殿,改稱大興宮為太極宮,改紫微宮為洛陽宮(太初宮)。之後,唐高宗在長安城東北角外附郭建新宮,稱大明宮;唐玄宗又在長安原興慶坊建新宮,稱興慶宮。

太極宮(隋為大興宮),在長安城中軸線北端。經過考古勘探,探知其東西長2820米,南北深1492米,分為中、東、西三部分。中部為皇宮,即大內,東西寬1285米,麵積1.92平方公裏。大內自南而北分朝區、寢區和苑囿三大部分。東部為太子東宮,寬833米;西部為附屬機構及作坊,寬703米。洛陽宮(隋為紫微宮),在東都洛陽城西北角。宮城東西長2080米,南北深1052米,同樣可分為中、東、西三部分。中部為大內,前為朝區,後為寢區,寬1030米,麵積為1.08平方公裏。東部為東宮,西部為西隔城,均寬340米。它們之外側各有夾城,分別寬190米和180米。太極宮(大興宮)、洛陽宮(紫微宮)的布局,與南北朝時期的宮殿布局相比,已有很大不同。宮牆由原先的內外三環改為前後數重,自南而北分宮城為朝、寢、後苑三大部分;朝區主殿隻設一殿,取消了東堂和西堂;宮中象征三朝的建築,也已由原先的東西三殿並列,改為一門二殿前後相重。這表明,中國宮殿布局在隋、唐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大明宮在長安外郭東北角牆外,自20世紀中葉以來,已經過多次勘探和局部發掘。其平麵南寬北窄,近於梯形,南麵寬1370米,北麵寬1135米,西牆長2256米,東牆不甚規則,麵積為3.11平方公裏。宮內建有多組建築群,可以大體上知道它的麵貌。

含元殿建在高出南麵地麵約10米以上的高岡上,用磚砌成高大的墩台,前設三條平、坡相間的通道,稱龍尾道。台頂建兩層殿基,下稱“陛”,上為“階”。墩台、龍尾道、陛、階四周都有雕刻精致的石欄杆環繞。含元殿即建在最上層台基上,為重簷四阿頂建築。殿身麵闊十一間,進深四間,四周加一圈深一間的廊,形成麵闊十三間、深六間體量巨大的重簷建築。含元殿東西側各有廊十一間,至角矩折向南通向翔鸞、棲鳳兩閣。兩閣作三重子母闕的形式,下有高大的磚砌墩台。兩闕左右外側有各長十五間的東朝堂和西朝堂。含元殿居高臨下,兩翼開張,包括兩閣在內,建築群總寬約200米,氣勢弘大,是最能反映唐代氣魄的宮殿建築。

麟德殿在太液池西側高地上,下有兩層台基,由前、中、後三殿聚合而成,俗稱“三殿”。在中殿左右有兩方亭,後殿左右有兩樓,都建在高7米以上的磚台上。自樓向南有架空的飛樓通向兩亭,自兩亭向內側又各架飛樓通向中殿之上層,共同形成一組巨大的建築群。麟德殿是迄今所見唐代建築中形體組合最複雜的大型建築群。

據唐大明宮遺址發掘所見,各殿柱距相等,說明建築已采用統一的模數。唐代著名建築之一的洛陽明堂,高約86米,分三層,下層平麵呈方形,中層為12邊形,上層為24邊形。上層圓頂上立鐵鳳,高2.94米。近年在考古發掘中發現夯土殿基,在殿基正中有由四塊大青石構成的巨型柱礎。柱礎外圈直徑達4.17米,內圈直徑3.87米。據記載這一壯麗而複雜的工程僅用10個月即竣工,這或許與采用統一的模數有關。不過從各殿大多有厚實的夯土牆來看,這一時期的建築還保留著前期土木混合結構的殘跡。

唐代佛教大盛,眾多佛寺融建築、雕塑、繪畫藝術於一堂,其盛況可從9世紀段成式的《寺塔記》中略見一斑。但大多佛寺建築已不存,保存至今的隻有極少數木構佛殿和若幹磚石塔建築。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和南禪寺大殿,是難得的唐代木結構建築的遺構。

大殿用簷柱12根,其中3根抹棱方柱當是始建時遺物,殿內無柱,用通長四椽栿兩道,露明造。殿內有泥塑佛像17尊,安置在凹形的磚砌佛壇上,佛壇正中為釋迦牟尼塑像,結跏趺坐於束腰的須彌座上,莊嚴肅穆,總高近4米。塑像依然保存了原有風貌,是現存唐代塑像的傑出作品。

佛光寺大殿建於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大殿坐東麵西,背負山腰。殿前依地勢用片石壘砌高13米餘基座,其上再築90厘米高的台基。前簷中部5間辟板門,兩盡間和兩山後間設直欞窗,餘皆牆壁。平麵柱網由內外兩圈構成,似宋《營造法式》中的“金箱鬥底槽”。簷柱微向內傾,角柱增高,側腳、生起顯著。簷柱柱頭用闌額聯係,闌額不出頭,亦無普柏枋。柱頭鋪作為七鋪作雙杪雙下昂,肥碩雄健;補間鋪作各間隻施一朵。鬥栱總高約為柱高的二分之一,承托深遠翼出的屋簷。內柱柱頭上亦設鬥栱數層,用以承托和傳遞梁枋上的荷載。殿內上部設平暗,將梁架分為上下兩段,下為明栿,製作精細;上為草栿,加工略粗。梁架結構為四椽栿加前後乳栿,用四柱;平暗以上又施四椽草栿,上設駝墩﹑瓜柱﹑平梁﹑叉手承脊槫;兩山置丁栿和順爬梁。殿頂舉折平緩,總舉高為前後橑簷槫之間距離的1/4.77。梁架榫卯嚴實,構造穩固。殿內35身彩塑,分列於高74厘米、寬達五間的佛壇上,主像為釋迦﹑彌勒、阿彌陀佛,其旁為觀音﹑普賢菩薩及脅侍、供養菩薩等。栱眼壁上和佛座背麵保存有60餘平方米壁畫,皆屬唐代原物。彩塑、壁畫造型優美,線條清晰,色澤如新,至為可貴。

隋唐時期木塔仍在盛行,但此時的木塔現都已不存。隋、唐磚塔保存尚多。單層者有方、圓、八角等形式,大多用於墓塔。多層的有樓閣型與密簷型兩種。樓閣型塔在唐代多方形,高三、五、七層不等,典型例子有669年所建的陝西西安興教寺玄奘墓塔和8世紀初所建西安慈恩寺塔等。建於707年的西安薦福寺小雁塔是唐代密簷塔的代表。五代時,出現八角形平麵的多層樓閣型塔,如江蘇蘇州虎丘雲岩寺塔(建於公元961年)等。

唐代因山為陵的十四陵中,以高宗乾陵保存較完整。乾陵在今陝西乾縣之北,修建在海拔1047米的梁山主峰之中。整個陵園仿長安城格局營造,規模宏大,原有城垣兩重。內重陵垣圍在主峰的四麵,東西長1450米,南北寬1538米。外城遺址走向大體與內城平行,兩者間距220米左右,東西長約1750米,南北寬約1980米,牆體主要為夯土結構,現今地麵尚可見高3至4米的夯土殘存。內城陵垣四麵開門,門外各有雙闕和一對石獅,陵垣四角建有曲尺形角闕。南麵朱雀門內的獻殿基址尚存。朱雀門外有一從主峰南延的小山嶺,神道就辟在嶺脊上,相對設石柱、飛馬、朱雀、馬、人、碑等。嶺之南端有小山丘分列東、西,丘頂上各建一闕。雙闕前聳,神道步步高升,直指主峰,左右翠柏環擁,很好地襯托出陵墓的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