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二章(3 / 3)

四柱八架椽的構架雖不是保國寺大殿的獨創,但采用前三椽栿,後乳栿的梁架結構則以保國寺為最早,且一直延續到元代。因此,四柱八架椽,采用前三椽栿,後乳栿的梁架結構可以看作是浙江地區宋元時期三開間小殿建築的一種具有地方性特色的慣用手法。

如果把以華林寺大殿為代表的八架椽屋前後乳用四柱,看作是三開間八架椽屋的基本式,那麼,以寧波保國寺為代表的八架椽屋前三椽對後乳用四柱,則是其改進式。改進的目的與中原及北方建築的移柱、減柱一樣,即在保持已有規模的前提下,盡可能地增加和擴大禮佛空間。

保國寺大殿進深方向由南向北各間的比例為:1.44∶1.93∶1;延福寺大殿為:1.48∶1.57∶1;天寧寺大殿為:1.45∶1.85∶1。前簷柱與前內柱的距離約為後簷柱與後內柱距離的一倍半,與絕大部分中原及北方建築相區別,如鎮國寺大殿進深方向由南向北各間的比例為:1∶1.30∶1;永壽寺雨花宮為:1∶1.12∶1;少林寺初祖庵為:1∶1.08∶1;廣濟寺三大士殿為:1∶1.01∶1.01∶1。無論是進深三開間還是四開間建築,其前後槽(前後簷柱到內柱的距離)都是1∶1,因此往往需通過移柱或減柱來擴大前槽空間。

5.增加當心間尺度

同樣是出於最大限度地滿足實用的需要,與進深方向擴大前槽空間的做法相一致,保國寺大殿在麵闊方向的兩內柱之間距離也遠遠大於內柱與山麵柱的距離,使當心間的麵闊增大。保國寺大殿當心間廣5.80米,次間廣3.05米。這種做法在江南地區其他宋元建築中表現得同樣明顯。華林寺大殿當心間廣6.51米,次間廣4.68米;甪直報聖寺大殿當心間廣5.85米,次間廣3.55米;延福寺大殿當心間廣4.60米,次間廣1.95米;天寧寺大殿當心間廣6.16米,次間廣3.28米。除了延福寺大殿當心間廣在5米以下外,其他建築的當心間廣都在5.80米以上,甚至超過6米。

而同是三開間建築,中原及北方地區建築的當心間尺度沒有江南建築大。南禪寺大殿當心間廣5.02米,次間廣3.30米;鎮國寺大殿當心間廣4.55米,次間廣3.51米;閣院寺文殊殿當心間廣6.10米,次間廣4.95米;永壽寺雨花宮當心間廣4.85米,次間廣4.23米;初祖庵大殿當心間廣4.20米,次間廣3.74米;龍門寺大殿當心間廣4.50米,次間廣2.75米。除了閣院寺文殊殿當心間廣超過6米,其餘都在5米或5米以下。

南北三開間建築的當心間尺度平均相差在1米左右。南方建築的當心間尺度增加,是以縮小次間的尺度而實現的。華林寺大殿當心間與次間之比為1.39∶1,保國寺大殿當心間與次間之比為1.90∶1,甪直報聖寺大殿當心間與次間之比為1.65∶1,延福寺大殿當心間與次間之比為2.35∶1,天寧寺大殿當心間與次間之比為1.88∶1。而中原及北方建築的比值相對較小,南禪寺大殿當心間與次間之比為1.52∶1,鎮國寺大殿當心間與次間之比為1.30∶1,閣院寺文殊殿當心間與次間之比為1.23∶1,永壽寺雨花宮當心間與次間之比為1.15∶1,初祖庵大殿當心間與次間之比為1.12∶1,龍門寺大殿當心間與次間之比為1.64∶1。

南方建築當心間與次間之比大多在3∶2以上,而中原及北方地區建築大多在3∶2以下。由此可見,增加當心間的尺度是南方建築尤其是江南建築的又一地域性特點。正是因為當心間尺度的增大,從而出現了補間鋪作增多的現象。宋元時期江南建築中采用雙補間鋪作的做法,是與當心間尺度的增大密切相關。

6.保留前代做法

江南建築大多保留較多的前代做法,尤其是保國寺大殿、延福寺大殿、天寧大殿在保留前代的做法與形製方麵更為明顯。如保國寺大殿鬥栱碩大,真昂作用突出,補間鋪作運用騎栿鬥,不施普柏枋,闌額的重楣做法,闌額在隅柱外側不出頭,柱斷麵作瓜棱形,使用叉手等,都帶有唐五代或更早時代的遺風。有些古法還留存並影響到元代,如延福寺大殿、天寧寺大殿闌額之上也均不施普柏枋、鬥栱單材偷心造、殿內較多地運用丁頭栱、使用蜀柱叉手、扶壁栱、下昂與上昂並用、梭柱做法等手法,既有前代遺風,又具地方特色。

其中,保國寺大殿闌額的重楣做法、天寧寺的扶壁栱做法,都是唐代建築的慣用手法。如在木構建築南禪寺正殿、佛光寺大殿和日本的早期建築唐招提寺金堂,西安大雁塔石刻建築圖、唐懿德太子墓壁畫建築圖以及敦煌的唐代壁畫佛寺圖中都可以見到。但宋及宋以後中原地區逐漸少見,而浙江地區一直保存到元代。天寧寺大殿的上昂做法,在現存唐、宋、遼、金、元的建築中並不多見,隻有在江蘇蘇州的玄妙觀三清殿中有類似的做法(也是現存的最早實例)。但是在宋代《營造法式》中卻有“上昂”的規定,表明天寧寺雖為元代建築,但古法尚存。延福寺大殿中獨特的、有別於《營造法式》記載的梭柱做法,可從華林寺大殿甚至更早的河北定興北齊義慈惠石柱上的石屋柱做法中找到它的源頭。此外,保國寺大殿、延福寺大殿和天寧寺大殿都較多地運用丁頭栱。丁頭栱的作用類似鋪作,在漢代陶製明器和畫像磚中可以見到各種不同形式的丁頭栱。但在現存的中原及北方地區唐、宋、遼、金建築中,丁頭栱使用並不普遍。這種較多使用丁頭栱的做法,應是保留或發展了早期建築的遺製。

之所以出現此類情形,原因大致有二:一是因為寺院所在較為偏僻,建築形製和做法較中原變化緩慢,更容易保留一些前代的做法;二是因為寺院的創建時間都比現存建築建造年代早,它們雖是宋代或元代所重建,但部分構件仍為前代所留。如保國寺大殿、天寧寺大殿的有些構件經碳14測定,已越千年,就是明證。不管出於何種原因,它們所保存的古法對於研究古代建築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7.柱梁拚合做法

或許因為寺院所地區缺少大的木材料,保國寺和天寧寺大殿都采取了用小材拚合成大材的做法。保國寺大殿的八瓣瓜棱柱並非由一根大木材雕鑿而成,而是用一根直徑較小的圓木周圍包鑲八塊弧形小木料,或四根較小的圓木拚合外加四塊弧形小木料,然後用榫卯固聯而成。《營造法式》中雖有關於木柱的“兩段合”、“三段合”各種“合柱鼓卯”法的記載,但與瓜棱柱的做法不同。天寧寺大殿的所有梁栿都是拚合而成,其拚合方法卻與《營造法式》中“合柱鼓卯”法類同。具體做法是:根據自然木料的大小情況和梁栿的尺度要求,或上下二根,或下麵一根、上部二根,用木梢穿連卯合,即成棟梁之材。

如果說保國寺大殿柱子的拚合,除了經濟、實用外,兼有美觀的目的,那麼,天寧寺大殿梁栿拚合則純粹出於經濟、實用的要求。既可就地取材,節約開支,又能解決大木料來源困難。無論是哪種情形,對經濟、實用的追求,正與《營造法式》的節約支出、防止浪費的編修目的不謀而合。

8.單簷改為重簷

把單簷改為重簷,從三開間拓展為五開間,是明清時期江浙地區修繕宋元建築的一種普遍性的做法。寧波保國寺現存的大雄寶殿建築外觀為重簷九脊頂,平麵為麵闊、進深各五間。但無論從建築外觀還是建築內部考察,下簷及梢間都不合宋代規製。如上下簷的比例極不諧調、下簷柱與內簷柱不在同一縫上等。下簷及兩梢間確係清代康熙年間修繕時所加。此種從三間變為五間,從單簷變為重簷的做法,在浙江現存的兩座元代木結構建築中同樣存在。延福寺大殿的下簷和梢間約為明代天順年間修繕時所加,與天寧寺大殿明正統年間加建的下簷和梢間如出一轍。不過,保存並不完整的天寧寺大殿的下簷已在1980年落架大修時拆除。此種後加簷、增間的情形,還可在上海真如寺正殿中見到。因此它是江浙地區一種慣用的方法。其目的一方麵為了擴大殿內麵積,另一方麵也是為了保護木結構柱梁。

寧波保國寺大殿武義延福寺大殿金華天寧寺大殿

重建年代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元延祐四年(1317)元延祐五年(1318)

平麵形式

麵闊三間,進深三間;通麵闊為11.90米,通進深為13.36米。(清康熙後擴建為麵闊五間,進深五間)。麵闊三間,進深三間;通麵闊為8.50米,通進深為8.60米。(明天順後擴建為麵闊五間,進深五間)。麵闊三間,進深三間;通麵闊為12.72米,通進深為12.72米。(明正統後擴建為麵闊五間,進深五間)。

柱網布局共用柱十六根,其中內柱四根,布局規整。共用柱十六根,其中內柱四根,布局規整。共用柱十六根,其中內柱四根,布局規整。

建築外觀單簷九脊頂(清康熙後增建為重簷九脊頂)。單簷九脊頂(明天順後增建為重簷九脊頂)。單簷九脊頂(明正統後增建為重簷九脊頂)。

梁架結構八架椽屋,前三椽栿,後乳栿,用四柱。八架椽屋,前三椽栿,後乳栿,用四柱。八架椽屋,前三椽栿,後乳栿,用四柱。

外簷柱頭鋪作外出七鋪作雙杪雙下昂單栱、偷心造。前簷裏轉四鋪作出一跳,後簷裏轉五鋪作出雙杪。外出六鋪作單杪雙下昂,單栱造,第一跳偷心。裏轉五鋪作出雙杪。外出六鋪作單杪雙下昂,單栱造,第一跳偷心。裏轉四鋪作出單杪。

外簷補間鋪作外出七鋪作雙杪雙下昂,偷心,單栱造。裏轉七鋪作出四杪。外出六鋪作單杪雙下昂,單栱造,第一跳偷心。裏轉出兩跳挑斡。外出六鋪作單杪雙下昂,單栱造,第一跳偷心。裏轉第一跳華栱偷心,第二跳用上昂。

細部做法無普柏枋。用蜀柱叉手。瓜棱柱,柱子拚合。丁頭栱。重楣做法等。無普柏枋。用蜀柱而無叉手。丁頭栱。梭柱做法等。無普柏枋。用蜀柱叉手。丁頭栱。梁栿拚合。扶壁栱做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