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藻井
藻井是一種高級的天花,多用於等級較高的建築物中。藻井形式多樣,有四角覆鬥形、八角覆鬥形,也有近似半圓形的。漢墓及北魏石窟中已有覆鬥形的藻井,並常以植物圖形或蓮花、飛天裝飾,但結構較為簡單。藻井發展到唐宋時期,其結構已異常複雜,常以枋木和鬥栱來構建藻井。為此,《營造法式》的用材製度中,專門規定了藻井的用材。
寧波保國寺大殿的前槽每間各置鬥八藻井一個,其中以當心間為最大、也最為精致。兩次間因開間較小,由算桯枋構成的外框呈長方形,故在前後兩邊加施二枋使之成為正方形,其他各部分做法與當心間大致相同。江蘇蘇州的報恩寺塔(南宋)、上海青浦頤浩寺大殿藻井(元代)做法與此類似,但以寧波保國寺大殿為最早。
寧波保國寺大殿的藻井鬥栱用材為17×11.5厘米,栔高7厘米,小於殿身鬥栱,比《營造法式》規定的用於殿內藻井和小亭榭的八等材稍大,約合七等材,是現存建築藻井中栱、枋唯一施七等材的實例。在現存建築中殿內藻井施大木材分鬥栱的做法殊為特別,卻與《營造法式》把藻井鬥栱用材歸入大木作用材製度的規定相一致。
7.舉折與簷出
現存大殿的屋架舉高(從橑簷枋背至脊槫脊的距離)約為5.52米,總進深(前後橑簷枋之間距離)約為16.65米,兩者相比為1∶3。這一比值雖然大於南禪寺大殿(1∶5.6)、佛光寺大殿(1∶5)、華林寺大殿(1∶4.1)、奉國寺大殿(1∶4)等年代更早的建築,但與晉祠聖母殿(1∶3.6)、隆興寺摩尼殿(1∶3.4)、少林寺初祖庵(1∶3.2)等同時期的建築較為接近。這一比值與《營造法式》中殿閣屋架的舉折製度為三份舉一份的規定完全一致,比廳堂屋架的舉折四份舉一份要大。由於大殿進深大於麵闊,故立麵顯得較為高大,但簷步坡度卻十分和緩。
大殿總簷出為130厘米,約合宋尺4.1尺,椽徑14厘米,約合宋尺4.4寸。,故其簷出深度與《營造法式》規定基本吻合。盡管屋架經後代多次修繕,有些構件已非原物,但與其原來的舉折與簷出做法不會相去太遠。
8.台基與柱礎
保國寺大殿台基通高1.10米,通寬約21米,其中高相當於大殿用材的五倍。這與《營造法式》中建築台基“長隨間廣,其廣隨間深”,“基高於材五倍”的規定相同。
保國寺大殿的柱礎樣式多種,較為複雜,應是後世多次修繕所致,但仿木形柱礎與蘇州玄妙觀三清殿及福州華林寺大殿柱礎大體相同,可能是宋代的原物。
保國寺大殿《營造法式》
二、保國寺大殿的地方特色
自從中國建築研究室《餘姚保國寺大雄寶殿》一文發表以後,保國寺大殿的時代特征備受人們關注,但保國寺所呈現的地方特色卻少有論及,係統的研究更屬空白。因此,我們在分析了保國寺的時代特征之後,有必要對其蘊含的地方性特色作較全麵的探討。
雖然江南地區留存的早期建築不多,但除保國寺外,還有華林寺大殿、虎丘二山門、玄妙觀三清殿等五代、兩宋時期的建築,此外還有幾座元代的木結構遺構,這為我們探討保國寺大殿和宋元時期江南地區木構建築的地方特色提供了可能。
1.進深大於麵闊
寺觀殿堂的平麵形式,有矩形與近方形兩種基本形式。一些規模較大的單體建築通常采用矩形平麵,即麵闊大於進深,如佛光寺大殿麵闊34米、進深17.66米,奉國寺大殿麵闊48.20米、進深25.13米,晉祠聖母殿麵闊20.62米、進深14.96米,善化寺大殿麵闊40.54米、進深24.95米。近方形平麵主要出現在一些小型的三開間寺觀殿堂中,通常麵闊稍大於進深,如南禪寺大殿麵闊11.62米、進深9.67米,鎮國寺大殿麵闊11.57米、進深10.77米,閣院寺文殊殿麵闊16米、進深15.70米,永壽寺雨花宮麵闊13.31米,進深13.20米,初祖庵大殿麵闊11.14米,進深10.70米。
保國寺大殿與南禪寺大殿、鎮國寺大殿、閣院寺文殊殿、永壽寺雨花宮、初祖庵大殿等建築一樣,也是一座小三殿建築,但保國寺麵闊11.90米、進深13.36米,進深大於麵闊1.46米。這種進深大於麵闊的平麵形製,在現存的唐、宋、遼、金、元木結構建築中極為罕見,但在南方地區並非孤例。南方地區現存的宋元時期建築大多為小三殿建築,其中華林寺大殿麵闊15.87米、進深14.68米,甪直報聖寺大殿麵闊12.95米、進深13.05米,延福寺大殿麵闊為8.50米、進深8.60米,天寧寺大殿麵闊12.72米,進深12.72米,真如寺大殿麵闊13.40米,進深13米。除了華林寺大殿、真如寺大殿麵闊稍大於進深外,天寧寺大殿進深同於麵闊,而已毀的甪直報聖寺大殿、延福寺大殿與保國寺一樣,進深大於麵闊。因此,進深大於麵闊的建築平麵形製,如果不能說是南方地區宋元時期建築的一大特色,那麼至少可以看作是宋元時期江浙一帶佛寺大殿一種較普遍的做法。
2.完整的柱網布局
之所以出現進深大於麵闊的平麵形製,無疑是為了滿足宗教實用的目的。但是,僅僅用為了滿足實用目的這一理由,還不能完全解答此類形製出現的原因。因為,平麵形製為橫向長方形的建築大量存在,說明它們完全能夠滿足實用的需要。確實,橫向長方形的三開間佛殿建築,會給宗教活動帶來空間上的局限,但是通過殿內減柱或移柱的方式,也能解決這一矛盾。三間殿堂的平麵柱網形式,內部本應有4根內柱。對4根內柱的不同處理,會帶來平麵及梁架相應的變化。具體而言,內柱的處理有滿堂柱、減柱和移柱這三種方式,後兩種變化形式的目的皆是為了擴大前部禮佛空間。減柱是指減去殿內兩前內柱,移柱是指後移殿內兩後內柱。黃河流域現存的宋元時期建築正是通過減柱和移柱方式,來擴大殿內尤其是前槽空間的。如永壽寺雨花宮減兩內前柱、少林寺初祖庵大殿移兩後內柱。因此,並不一定非得通過增加進深來擴大殿內的禮佛空間。保國寺大殿等進深大於麵闊的建築出現,主要得益於它熟練地運用了可靈活調度殿內空間的梁架結構,從而能在不采用減柱或移柱這些有損於構架整體性手法的前提下,通過梁架前後、高低等變化擴大殿內前槽空間,來滿足宗教實用的需要。
無論是移柱造還是減柱造,都會帶來建築用材和梁架構造方式的變化。減柱不僅要加大梁的長度與斷麵尺度,而且對梁架的整體性帶來一定的損害。移柱造更是以變動梁柱之間傳統的嚴格對位關係為代價,使得梁架構造做法變得複雜。如在初祖庵大殿上,為擴大佛壇前的禮佛空間,將佛壇隨後內柱後移1.24米,從而帶來了柱梁結構的混亂,出現了兩重三椽栿,後乳栿長度為一椽半椽距等複雜卻不合邏輯的構造方式。
因現存實例所限,我們無法推測江南地區宋元時期建築中否有減柱造和移柱造存在,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由於江南地區可靈活調度殿內空間的梁架結構存在,采用滿堂柱形式同樣能達到減柱和移柱的目的,因此大大製約了減柱造和移柱造在江南建築中出現的可能性。這一點,在現存的從五代到元代的建築實例皆采用完整的柱網布局形式上得到了證明。可以說,南方的滿堂柱與北方的減柱和移柱,構成了南北建築在柱網布局以及隨之帶來的梁架構成方麵的不同特點。
3.三開間八架椽屋
《營造法式》收錄由四架椽到十架椽的廳堂側樣18幅,其中十架椽屋5幅,八架椽屋6幅,六架椽屋3幅,四架椽屋4幅。在廳堂側樣中,八架椽屋所占的比例最大,占33%。雖然《營造法式》不可能盡羅所有的側樣,但從八架椽屋側樣所占的比重中,仍可窺見八架椽屋在宋代官式建築中的廣泛運用。保國寺大殿就屬於八架椽屋。
從現存的早期建築實例看,八架椽屋在南北建築中都有運用。所不同的是,在中原及北方地區的八架椽通常出現在麵闊五間甚至七間的建築中,如佛光寺大殿麵闊七間、進深八架椽,獨樂寺觀音閣上層麵闊五間、進深八架椽,晉祠聖母殿麵闊五間、進深八架椽,廣濟寺三大士殿麵闊五間、進深八架椽,隆興寺摩尼殿麵闊五間、進深八架椽,佛光寺文殊殿麵闊七間、進深八架椽,永樂宮三清殿麵闊七間、進深八架椽等;而南方地區主要運用於三開間建築,除了保國寺大殿,華林寺大殿、甪直報聖寺大殿、延福寺大殿、天寧寺大殿均為麵闊三間、進深八架椽。
盡管同樣采用八架椽屋,但南方建築的椽架長度要比中原及北方建築要小得多。如佛光寺進深八架椽,實際尺度為17.66米,平均椽架為2.21米;晉祠聖母殿進深八架椽,實際尺度為14.96米,平均椽架為1.87米;廣濟寺三大士殿進深八架椽,實際尺度為18.28米,平均椽架為2.28米;隆興寺摩尼殿進深八架椽,實際尺度為18.32米,平均椽架為2.29米;佛光寺文殊殿進深八架椽,實際尺度為17.60米,平均椽架為2.20米;永樂宮三清殿進深八架椽,實際尺度為15.28米,平均椽架為1.91米。自唐至元的中原及北方地區五開間或七開間八架椽屋中,它們的平均椽架大多達到或甚至超過了2米。而南方的三開間八架椽屋的平均椽架遠遠達不到2米,如華林寺大殿平均椽架為1.84米,保國寺大殿平均椽架為1.67米,甪直報聖寺大殿平均椽架為1.63米,延福寺大殿平均椽架為1.08米,天寧寺大殿平均椽架為1.59米。華林寺大殿平均椽架稍大,延福寺大殿平均椽架稍小外,南方三開間八架椽屋的平均椽架在1.60米上下,比中原及北方地區建築小40厘米左右。也就是說,同樣是八架椽屋,其進深的差距平均可達到3.20米。
正因為如此,中原及北方地區三開間小殿通常采用六架椽屋,但進深尺度與南方八架椽屋大致相當或略小些。可以說,三開間小方殿建築在椽架上所表現出的地域特點是:中原及北方地區以六架椽屋為首選,南方以八架椽屋為傳統。
4.擴大前槽空間
在南方建築中,八架椽屋用四柱的構架又可細分為二式:一是八架椽屋前後乳用四柱,二是八架椽屋前三椽對後乳用四柱。如上所述,為了滿足宗教實用的目的,保國寺大殿、延福寺大殿、天寧寺大殿都運用了可靈活調度殿內空間的梁架結構,不一而同地選擇了前三椽栿,後乳栿,用四柱的構架方式。這樣既可增加進深的深度,又可使殿內前槽占有比後槽更大的空間,擴大人們在佛座前活動的範圍。
三間殿用四柱八架椽的構架方式最早見於華林寺大殿,不過它所采用的是前後乳栿的對稱性結構楊秉綸等:《福州華林寺大殿》,見《建築史論文集》第九輯,清華大學出版社1988年版。,與保國寺、延福寺、天寧寺大殿前後不對稱的梁架結構有所不同。但是,麵闊三開間,進深八架椽,構架的縱架與橫架交叉呈“井”字形,內柱明顯高於簷柱,簷柱與內柱之間用乳栿或三椽栿聯絡,栿尾插入內柱柱身等做法是基本一致的。這種構架的梁柱之間聯絡緊密,梁架整體性較強,從中可看到一些類似穿鬥式的痕跡。在中原及北方地區,采用不對稱梁架結構的有奉國寺大殿、寶坻廣濟寺三大士殿等,但與保國寺大殿結構差別明顯。雖然它們也存在內柱升高、鋪作減弱等廳堂式構架的特點,但南方建築的廳堂式構架是在抬梁式構架中滲入穿鬥因素而形成的,而奉國寺大殿等中原及北方建築隻是對殿閣式構架的一種簡化,其梁架層疊的現象仍十分明顯。就構架的整體性而言,它們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柱梁間的聯係,但仍不如南方的四柱八架椽結構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