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寧波保國寺大殿建築特征分析,包括曆史特征(時代特點)和地方特色兩個方麵。雖然建築的曆史特征與地方特色很難截然分開,但我們采取類比的方法,凡是與《營造法式》的規定相符的,或與同時期中原及北方地區建築結構與形製相近的,都歸入曆史特征的範疇,而把與保國寺大殿時代相近的南方建築,尤其是江南地區建築的一些特殊做法,列入地方特色的範圍。這應該是可行的。
一、保國寺大殿的時代特點
保國寺大殿建築的結構與形製本身具有鮮明的北宋建築特點。有些做法雖然為《營造法式》所不載,但與同時期的宋、遼、金建築相類似。
這裏需要說明的是,保國寺大殿有些做法雖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但後被《營造法式》和其他地區建築所吸收,如補間鋪作的分布、闌額月梁造等,此類由地方特色轉化而來的時代特點,我們也把其歸入曆史特征。
1.構架形式
《營造法式》把建築的梁架結構分為殿閣型和廳堂型兩種形式,顯然保國寺屬於廳堂型的構架。其內柱與簷柱不同高,內柱前高後低等特點與《營造法式》所規定的“若廳堂等內柱,皆隨舉勢定其長短”相一致。而其八架椽前三椽栿後乳栿用四柱的構架形製又體現出地域特色。
此外,保國寺大殿還帶有一些殿閣型構架的因素。如大殿鬥栱可分為外簷鋪作與內槽鋪作兩大類,柱頭鋪作、補間鋪作、轉角鋪作、襻間鋪作等種類齊全,鋪作層雖沒有殿閣型連續完整,但也不同於廳堂型的簡單薄弱。大殿前槽當心間、次間所施藻井,以及當心間藻井兩側所作平棊和在鬥栱遮簷板處所施平暗,更是廳堂殿閣化的突出表現。粗大的柱子,坡度較陡的屋頂舉折,也合乎《營造法式》有關殿閣建築的規定。
2.材與栔
宋代元祐年間所修《營造法式》無法行用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該法式缺少用材製度,因此李誡在《營造法式?大木作製度一》的開篇便說“凡構屋之製,皆以材為祖。材有八等,度屋之大小因而用之”。這足以說明“材”在權衡建築體量、度量構件尺度中的重要性。《營造法式》對材規定的要素有二:一是比例,二是份值。保國寺大殿鬥栱用材為21.50×14.50厘米,二者相比為3∶2,恰與《營造法式》規定的材廣15份,厚10份,即3∶2的比例完全吻合。考察早於《營造法式》成書的現存木結構建築遺物,用材比例大致接近3∶2的建築遺構有多處。其中比寧波保國寺大殿早的有山西五台山南禪寺大殿(建於公元782年)、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建於公元875年)、山西平遙鎮國寺大殿(建於公元963年)、江蘇蘇州虎丘二山門(建於公元995-997年)關於虎丘二山門現存建築的年代有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認為是元代所建,另一種認為是宋代所建。本文從後者。等建築;比寧波保國寺大殿晚的有山西太原晉祠聖母殿(建於公元1023-1031年)、天津寶坻廣濟寺三大士殿(建於公元1024年)、河北新城開善寺大殿(建於公元1033年)等建築。在這些建築遺構中,寧波保國寺大殿的用材比例是最接近3∶2的建築物之一。
保國寺大殿用材的每一份值約為1.43-1.45厘米,介於《營造法式》規定四等材(每一份值約1.54厘米)與五等材(每一份值約1.40厘米)之間,但更接近於五等材,也有把它歸入四等材的。如中國建築研究室(竇學智執筆)的《餘姚保國寺大雄寶殿》一文中,就歸為四等材。。保國寺大殿正是麵闊三開間的佛殿建築,與《營造法式》記載基本相符。
栔是對材的補充。《營造法式》規定“栔廣六分,厚四分。材上加栔者,謂之足材”。保國寺大殿用栔高8.7厘米,約合6.04份,與《營造法式》規定的“栔廣六分”相一致。栔厚11.5厘米,約合7.97份,則比《營造法式》所規定的栔“厚四分”多出近一倍,但與中原地區某些遼、金建築的栔厚相近。不過,正如《營造法式》所規定的“材上加栔者,謂之足材”,與栔高相比,栔的厚度在權衡建築體量和度量構件尺度中沒有太多的實際意義。
保國寺大殿的鬥栱材栔不僅與《營造法式》的規定基本一致,而且與同一時期不少遺構所用的材栔相近。其中與保國寺大殿材栔基本相同的有蘇州虎丘二山門:用材為20×13厘米,栔高9厘米(約合6.57份);山西太原晉祠聖母殿殿身及副階:用材為21.5×15厘米,栔高10.5厘米(約合7.3份);河北正定隆興寺摩尼殿殿身及副階(建於公元1052年):用材為:21×15厘米,栔高10厘米(約合7份)。它們的用材同樣相當於《營造法式》規定的五等材,但栔高比《營造法式》規定的“六分”稍大,不如保國寺大殿更接近《營造法式》的規定。
3.柱梁用材
比廳堂用柱的柱徑要大。大殿乳栿截麵高度為54厘米,合38份,與《營造法式》規定的“六鋪作以上廣兩材兩栔”基本相近。三椽栿截麵高度為80厘米,合57份,與《營造法式》規定的“廣四材”相近。大殿槫徑30厘米,合21份。與《營造法式》規定的“殿閣槫徑一材一栔或加材一倍,廳堂加材三分至一栔”完全一致。大殿椽徑14厘米,合9.8份,與《營造法式》規定的“殿閣椽徑九至十分,廳堂七至八分”中的殿閣椽相吻合。
保國寺粗大柱子均用較小木料拚合、包鑲而成,橫斷麵呈瓜棱狀。瓜棱柱做法雖然《營造法式》中未作記載,但在漢魏時期已顯雛形。因瓜棱柱的外形與做法與漢代出現的束竹柱相類似,很可能兩者存在淵源關係。江蘇徐州賈汪石室墓的仿木柱子做成四瓣瓜棱、八瓣瓜棱和十六瓣瓜棱形式南京博物院:《徐州賈汪古墓清理簡報》,《考古》1960年第3期。,說明兩晉南北朝時期瓜棱柱作為一種柱子樣式和做法已經成熟。在現存宋代建築中,尤其是南方建築中瓜棱柱較為常見。如浙江臨安南屏塔(北宋熙寧年間)、福建福清南澗寺水南塔(北宋宣和年間)、福建莆田廣化寺釋迦文塔(南宋乾道元年)、浙江湖州飛英塔內石塔(南宋紹興年間)等都有石構或磚砌瓜棱柱遺跡。瓜棱柱時代特征明顯,且唯此殿為木構,最為珍貴。
4.闌額與綽幕枋
闌額是柱頭上端聯絡和承重的構件,其形式大致可以分為直梁形和月梁形兩種。,顯然,這是月梁形的做法。可是,在黃河流域的唐、宋、遼、金木構建築中尚未發現此種形式。
寧波保國寺大殿正麵及山麵靠南一間闌額呈月梁形,兩端入柱處均有卷殺,與《營造法式》中的闌額之製完全一致。,且按《營造法式》規定的比例繪製,這是異常寶貴的物證。從闌額的橫斷麵來看,高36厘米,寬18厘米,高寬比為2∶1,與宋代闌額橫斷麵高寬比常為3∶2不合,但與唐代闌額做法相一致。此外闌額之上不使普柏枋,亦具唐代遺風。這說明闌額兩端入柱卷殺,呈月梁形的做法出現的時間可能更早。事實正是如此,我們在比寧波保國寺大殿時間稍早一些的福州華林寺大殿中也見到了月梁形闌額。福州華林寺大殿前簷闌額也作月梁形,盡管該殿後代改動較多,月梁形闌額應屬原物。現存的寧波保國寺大殿和福州華林寺大殿建築都建於《營造法式》頒行之前,此時月梁形闌額在南方已較流行,而中原及北方建築中卻不見實例。因此,我們有理由推測,《營造法式》中的月梁形闌額製度與南方早期建築的實踐有緊密的聯係,或許這一製度就源於江南的建築傳統。
綽幕枋是置於梁枋下與柱相交的短木,目的是縮短梁枋的淨跨距離。寧波保國寺大殿綽幕枋的做法非常特別,僅用於正麵平柱兩側,其形狀為下緣作鋸齒狀,頂端作渦紋,下緣與頂端微有出鋒,做法古樸。。
5.鋪作
保國寺補間鋪作布置方法為:前簷和後簷當心間各兩朵,次間各一朵,山麵自南端起第一、第二間各兩朵,第三間一朵。這種布置方式正合《營造法式》“當心間須用補間鋪作兩朵,次間及梢間各用一朵”的規定。內槽鬥栱有柱頭鋪作、補間鋪作、襻間鋪作三種。其中襻間鋪作的形製為在梁栿上施駝峰,上安櫨鬥,鬥內施橫栱四重,其上承替木及平槫,與江蘇吳縣甪直報聖寺大殿的襻間鋪作做法相似。
現存的唐至宋初的木構建築中,中原及北方建築當心間通常隻用補間鋪作一朵,或者幹脆不用補間鋪作。前者如佛光寺大殿、遼寧義縣奉國寺大殿,後者如南禪寺正殿、山西榆次永壽寺雨花宮(建於公元1008年)。而南方建築中如江蘇蘇州雲岩寺塔(建於公元959年)、浙江杭州靈隱寺雙石塔(建於公元960年)、杭州閘口白塔(建於吳越末北宋初)等磚石塔,都采用了雙補間鋪作的做法。木結構建築中的華林寺大殿、虎丘二山門、甪直報聖寺大殿和保國寺大殿當心間,也都用補間鋪作兩朵。從現存建築來看,當心間補間鋪作用兩朵,次間各用一朵的做法,在《營造法式》頒布之前中原及北方地區似乎尚未形成製度,而南方則已成慣例。由此可以推見,《營造法式》中的這一規定很有可能來源於南方建築的實踐。
保國寺大殿鬥栱碩大,製作規整。所有外簷鬥栱外跳均作重杪雙下昂單栱、偷心造。鬥栱的正心部分除前槽因用平棊、藻井稍有不同外,其他均為單素枋,分別與華栱、華頭子及昂相交,最上施重栱承替木及槫。柱頭鋪作下昂做法與華林寺類似,長達二椽架,充分發揮了真昂的杠杆作用。下昂尾與立在中平槫下的短柱相交,並於所經下平槫處施一短柱支於槫下,與《營造法式》“如用平棊,自槫安蜀柱以叉昂尾”的規定相同。但《營造法式》這一記載在中原及北方地區現存建築中缺乏明證,獨此殿保存此法。為了保持昂身的完整,《營造法式》規定了“如上下有礙昂勢處即隨昂勢斜殺,放過昂身”的原則,保國寺大殿遵循了這一原則,如在前簷鋪作正心縫與短柱相交時,榫卯皆開在短柱上而放過昂身。《營造法式》在造栱之製中規定:“華栱或謂之杪,又謂之卷頭,亦謂之跳頭,足材栱也;若補間鋪作,則用單材”。保國寺大殿鋪作中的華栱做法皆遵循了這一原則,即柱頭鋪作華栱用足材,補間鋪作華栱用單材。此外,鬥栱的許多細部做法也與《營造法式》規定相同或近似。如柱頭和轉角鋪作的櫨鬥為圓形帶瓣鬥,補間鋪作櫨鬥為方形訛角鬥,與《營造法式》“造鬥之製”中的“如柱頭用圓鬥,即補間鋪作用訛角鬥”的規定一致。又如耍頭長34.5厘米,約合23.96份,與《營造法式》“造耍頭之製”中的“用足材,自鬥心出,長25分”的規定十分接近。
外簷鋪作總高165厘米,為簷柱高的39%。雖不及佛光寺大殿、山西平遙鎮國寺大殿(建於公元963年)外簷鋪作總高與簷柱高的比值,但這一比例與天津薊縣獨樂寺山門(建於公元984年)、山西榆次永壽寺雨花宮、河南登封少林寺初祖庵(建於公元1125年)等這些遼、宋時期建築基本一致。天津薊縣獨樂寺山門外簷鋪作總高與簷柱的比例約為40%、山西榆次永壽寺雨花宮約為38%、河南登封少林寺初祖庵約為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