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坐落在寺院中軸線上,朝向南偏東36度,為全寺的主殿,也是寺內最有價值的一座建築。現存宋構大殿為三開間建築,體量不大,但用材不小,材高21.80厘米,厚14.10厘米,兩者之比接近3∶2,與《營造法式》規定的五等材大致相當,適合該殿三間廳堂式建築的造作。
一、建造年代
據寺誌記載,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名僧德賢、德誠主持保國寺,修建了山門和大殿。其中大殿於大中祥符六年(1013)建成,並留存至今。《寧波府誌》、《慈溪縣誌》等地方文獻也有類似的記載。大殿佛像早廢,但佛壇尚存。在佛台須彌座束腰部背麵保留有《造石佛座記》石刻一塊,其文字抄錄如下:
明州管內都僧正國寧寺傳天台教觀,賜紫智印大師,約之同弟子陳延、延紹,妻孔十四娘,弟新婦夏十一娘,男世卿、世清,弟子丁彥隆、彥昌,壽母徐念五娘,妻陳小二娘,弟新婦龔小五娘,男公明、公升等,同施淨財,製造精進院大殿內石佛座一所,式裒巨利,奉答四恩,用資三有,仰乞玉相垂明,諸天昭鑒。時壬午崇寧元年五月謹記。石匠許明禮、住持沙門約文。
從中可以看到,當時的保國寺名為“精進院”。“製造精進院大殿內石佛座一所”,則說明大殿已經存在。所以崇寧元年(1102)所建造的佛壇,並非與大殿同時建造,而是大殿在先,佛壇在後。這一點在大殿所留墨書題記中得到證實。1975年維修大殿時,發現在西南角簷柱鋪作的一根下昂的昂尾尚留有“甲子元豐七年”的墨書題記。這說明至少在元豐七年(1084),保國寺大殿已存在。元豐七年上距大中祥符六年已有70餘年,墨書題記很可能是對大殿進行維修是工匠所留。
此外,1981年經國家文物局文物科學技術研究所用碳14的方法對大殿鬥栱、昂等木材進行年代測定,其最大數據為1220±65,最小數據為1120±65,說明這些木材距今年代已有1100年以上。這為確定保國寺大殿建築的建造年代,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數據。
二、台基與平麵
大殿建在樸質的台基上,台基通高1.10米,相當於大殿用材的五倍,通寬約21米。壓闌石厚均0.14米,當心間壓闌石寬0.67米,其餘為0.44米。陡板石高0.84米,土襯石高0.12米。前簷台基邊緣至簷柱中心線約1米。台基正麵當心間和兩側靠牆處各設垂帶踏道。中間的踏道寬3.98米,左右側踏道寬約2米。後當心間部位順地勢而上作垂帶踏道,通寬2.64米。大殿前有一寬廣的月台,石板鋪墁,寬約16米,深13.70米。月台的前端設有石雕欄杆。
宋構大殿麵闊、進深都是三間,平麵略呈縱向長方形。當心間廣5.80米,次間廣3.05米,通麵闊11.90米;進深方向第一間(由南至北)深4.44米,第二間深5.82米,第三間深3.10米,通進深為13.36米。進深大於麵闊1.46米。
殿內石板墁地,當心間的正中有一塊尺度為2.74×1.10米的分心石,其周圍鐫刻有花紋。兩前內柱間略靠北置1.05×0.63米的拜石。後內柱間施板製扇麵牆,前置石佛台,但塑像無存。佛台寬8.20米,超過當心間麵闊,深3.70米,高約1米,作須彌座形式。束腰上雕減地平鈒如意紋,並留有北宋崇寧元年(1102)的“造石佛座記”題刻。殿內兩側及後簷沿牆砌高低兩層台,係清代所加,原用於置放羅漢等塑像,現塑像不存。
三、柱與柱礎
宋構大殿共用柱16根,其中內柱4根。所用的16根柱都作瓜棱狀,其瓜瓣數因柱的位置不同,分作三種:一種是周圍都作瓜棱,為八瓣,如簷柱、內柱等;另一種作四瓣瓜棱,如後簷角柱、東山柱等;第三種為二瓣狀,如後簷平柱、後山柱等。後兩種柱皆是朝外一麵有瓣,向殿內部分作圓弧狀,無瓣。瓜棱柱的做法,采用了兩種以小拚大的手段:一種是在一根較小直徑的木料周圍,根據實際需要再用多根一定厚度的小木料鑲嵌而成比較大的柱子,類似“包鑲作”;另一種是一根柱子用同樣大小的四塊木料通過榫卯拚合而成。這種方法既解決了大木料來源困難的問題,又具有很強的裝飾效果。
柱子排列縱橫成行,整齊規則,但高度不盡相同,大致有三種不同的高度:簷柱高約4.26米(包括柱礎高度,下同),前內柱高度約為8.06米,後內柱高度約為6.45米。前後簷的平柱與角柱高度差隻有1至2厘米,與《營造法式》一間生起2寸的規定相比,顯然偏少,所以大殿柱子生起並不明顯。柱子有收分,柱頭以及部分柱的柱腳略有卷殺。各類柱的直徑皆在50厘米以上,簷柱小於內柱,前者直徑在50-54厘米之間,後者相差較大,大者達77厘米,小的也有62厘米。這是現存唐、宋、遼、金遺構中用材比較粗大的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