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諸多佛教寺院的始建年代往往可追溯至唐、宋時期,有的甚至更早,但能夠完整地留下早期建築的寺院則寥寥無幾,在溫暖潮濕的江南更是罕見。
寧波保國寺位於浙江寧波市郊的靈山南麓,是一座具有悠久曆史的佛教寺院。雖然現寺內建築大多為清代康熙以後重建或增建,但其主殿(即大殿)仍完整地保留了宋代建築結構與風貌。寧波保國寺大殿是江南地區現存最古老的木構建築之一,且以其完整性和獨特性而名揚海內外,甚至在建築史學界形成了“北有佛光寺,南看保國寺”之說。
一、曆史沿革
作為佛教寺院的寧波保國寺,其創建的曆史頗為久遠。民國11年(1922)所修的《保國寺誌》作了如下記述:“回溯東漢之世,古靈山中有張侯父子隱居樂善,以後舍宅基為寺基,名靈山寺,此為最始之建置。至唐武宗會昌五年,詔毀天下佛寺,而寺廢焉。至僖宗廣明元年,有可恭、寶定二尊者住持其間,由刺史奏請建複,賜額保國寺,此為第二次建置。逮宋真宗祥符年間,複有德賢、德誠兩大師中興保國,此為第三次建置。元、明兩代五百年間,曆經興葺,而其人不詳。清嘉慶元年主持僧敏庵擴新,一切百廢俱舉,此為第四次之建置。迄今民國九年,一齋監院開辟後山基地數十丈,擬重修大殿,改造觀音殿,建造方丈殿,工程浩大,此為第五次之建置矣。”錢三照:《保國寺誌》(抄本),寧波保國寺文物管理所藏。通過這段文字,我們大致了解到,保國寺的創建可以追溯到東漢時期,之後幾經興衰,到民國9年(1920),至少經曆了五次較大規模的修繕、重建和擴建過程。
1.“最始之建置”--靈山寺的傳說
民國《保國寺誌》說保國寺的“最始之建置”為東漢時期的靈山寺,恐怕帶有傳說的成分。據清代嘉慶十年(1805)所修的《保國寺誌》記載:“城東二十裏有山,名靈山,山上有寺,名保國寺,我邑之名勝也。相傳是山又名驃騎山,東漢世祖時,張侯名意者,為驃騎將軍,其子中書郎,名齊芳,隱於此山,今之寺基即其宅基。
這段文字與上述民國時所修《保國寺誌》中的記載基本相同,推測民國《保國寺誌》的記述應源於嘉慶《保國寺誌》,但嘉慶《保國寺誌》有關東漢建寺說的記述顯然要含糊得多,不如民國《保國寺誌》說得那樣肯定。張意確有其人,曾拜驃騎將軍,但生平事跡不詳。據東漢所修《東觀漢記》卷十九記載:“張意拜驃騎將軍,討東甌,備水戰之具,一戰大破,所向無前”。《後漢書》卷六也記載:“張意為驃騎將軍,討東甌賊。意畫策,各修水戰之具,浮海就攻,一戰大破,所向無敵。”從早期盛行的“舍宅為寺”方式來看,保國寺的前身是東漢中書郎、張意之子張齊芳的宅舍也許是可能的,但這畢竟是“相傳”而已。所以嘉慶《保國寺誌》又說:“寺創建於唐,名靈山寺。廣明元年始賜今額,而靈山寺從此遂為保國寺矣。
2.“第二次建置”--保國寺的創立
嘉慶《保國寺誌》說“寺創建於唐”,雍正《寧波府誌》、光緒《浙江通誌》等文獻也記載保國寺創建於唐代,名靈山寺。因此,從現有的文獻資料來看,唐代的“第二次建置”時期,應是保國寺的真正創建時期。但由於文獻記載簡略,加之無實物可考,故唐代靈山寺的規模、布局已無從知曉。唐武宗會昌滅佛時,靈山寺也未幸免。30餘年後,寺院在廣明年間(880-881)得以重建,並賜額“保國寺”,保國寺之名由此始。與靈山寺一樣,唐代保國寺建築也末留下任何遺跡,文獻記載亦不詳,其寺院規模、布局也不可考,但從當時的社會條件來看,想必其規模不會太大。
3.“第三次建置”--保國寺第一次中興
入宋以後,江南佛教頗為興盛,保國寺迎來了第一次中興。據寺誌記載,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名僧德賢、德誠主持保國寺,修建了山門和大殿。其中大殿於大中祥符六年(1013)建成,並留存至今。之後,保國寺時有擴建和修繕。天禧四年(1020)建方丈殿,明道元年(1032)建朝元閣,慶曆年間(1041-1048)建祖堂,保國寺由此漸成規模。治平元年(1064),曾賜額“精進院”。“精進”是佛教衡量修行程度的一個重要標準,得到精進院的賜額,說明作為天台宗寺院的保國寺在當時佛教叢林中已有了一定的地位。元豐年間(1078-1085)保國寺可能又經過一次較大規模的修繕,因為在現存大殿的一根下昂的昂尾尚留有“甲子元豐七年”的墨書題記。南宋時期,保國寺又有擴建。紹興年間(1131-1162)開鑿了淨土池,並增建了法堂、十六觀堂等建築。
宋代的保國寺建築現大多不存,但大中祥符年間所建的大殿和南宋紹興年間開鑿的淨土池有幸留存至今。因此,結合文獻的記述,我們可以大致了解宋時保國寺的建築規模,同時有可能推測保國寺的寺院建築格局。由此可知,作為天台宗的寺院,保國寺與以“五山十刹”為代表的宋代禪宗寺院所常用的“山門朝佛殿,庫院對僧堂”的布局模式存在較大的差異。十六觀堂的興建和淨土池的開鑿,則說明南宋時期的保國寺成了兼修淨土宗的寺院。
4.“第四次建置”--保國寺又一次中興
民國《保國寺誌》說“元、明兩代五百年間,曆經興葺,而其人不詳”,其實,從現有的資料的看,元代不僅主持保國寺修繕的“其人不詳”,而且是否有過較大的修繕或增建活動也已無從考知。但從元代《延祐四明誌》卷十八所記載的“精進院在縣南(注:應為縣東)三十裏,唐廣明初賜額保國,宋治平初改今額”來看,說明當時的保國寺香火依然。
明代有過幾次較大規模的“興葺”活動。主要有:弘治年間(1488-1505)重建祖堂,並興建清隱堂;嘉靖年間(1522-1566)重修大殿;崇禎年間(1628-1644)修建玄覽齋,旁設兩廡、前架照廳。隨著祖堂、清隱堂、玄覽齋等建築的重修與新建,加之大殿的又一次修繕,保國寺在寺院布局和建築麵貌方麵都有所變化。但就總體而言,明代的幾次建築活動並非是脫胎換骨式的重修和改建,因而保國寺仍基本保留、延續了自宋以來的寺院格局。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尚不知保國寺的天王殿始建於何時嘉慶《保國寺誌》說天王殿建於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與大殿同時。此說可能有誤。大中祥符六年與大殿同時建成的似為山門,而非天王殿。,如果為明代始建,那麼,這應是明代對保國寺的寺院建置影響最大的一項建築活動。
被民國《保國寺誌》稱之為“第四次建置”時期的清代,是保國寺又一次中興時期。文獻記載的修繕、重修之類的建築活動頗多,時間從清代初期一直延續到清代末期。其中尤以清代前期的順治、康熙、乾隆、嘉慶幾朝最為頻繁。如:順治十五年(1658)法堂的重修;康熙九年(1670)重修寺院;康熙二十三年(1684)重修大殿、法堂、天王殿;康熙五十四年(1715)整修寺院;乾隆初年修建二帝殿、文武殿、法堂東西樓,並整修寺院;乾隆十年(1745)對大殿進行了一次較大的修繕,並重修天王殿;乾隆十九年(1754)新建鍾樓及齋樓等;乾隆三十年至三十四年間(1765-1769)重修大殿、天王殿的殿基,改建及新建了碓磨坊、過街樓、柴房等;乾隆四十五年至四十七年間(1780-1782)重修二帝殿、文武殿,修繕了大殿,利用玄覽齋舊址新建了南房等;乾隆五十年(1785)與五十二年(1787)重建了法堂東西樓和法堂建築;乾隆五十八年(1793)新建祖堂;乾隆六十年(1795)重建天王殿,新裝天王像;嘉慶元年至六年(1796-1801)重修殿宇,改裝羅漢、天王像;嘉慶十三年(1808)重建鍾樓,並將其位置由文武殿東移至大殿東,同時改建了齋樓;嘉慶十五年(1810)新建和重修了禪堂、鼓樓、天王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