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柱礎較為複雜,計有鼓形、圓柱形、須彌座式和仿木形四種。其中須彌座式者又有雕刻花紋及無花紋之別。柱礎形式不統一,應是經過多次更換產生的結果。
清代所加的柱共26根。其中前廊柱6根,中間4根柱高3.10米,柱徑37厘米,最邊2根柱高3.39米,柱徑23厘米;上簷下(即老簷柱與簷柱間)有柱8根,高5.46米,徑約28厘米;東西山麵及後簷牆內共有柱子12根,有圓柱也有方柱,高度3.73米,直徑18至20厘米。
四、構架
大殿上簷構架四榀均為宋代原物。殿內構架由兩縫橫架和兩縫縱架組成,縱橫交叉呈不完全對稱的“井”字形。
前後兩內柱間用三椽栿,月梁造,高約73厘米,寬約30厘米,栿一端插在前內柱中,一端至後內柱鋪作的兩跳華栱上。三椽栿下用順栿串,起拉牽內柱作用,它的兩頭都插入內柱,其中入後內柱的一頭上皮與柱頭齊平。三椽栿上置駝峰再施騎栿栱,支撐其上的平梁一端,平梁另一端用前內柱鋪作的兩跳華栱承托,平梁作月梁形式,高約60厘米,寬約25厘米。平梁兩端分別承托前後上平槫,中點立圓形侏儒柱,柱上施大鬥,鬥內作重栱,承托替木及脊槫。脊槫上有剖麵為六邊形的扶脊木,下置叉手,以增加梁架的穩定性。平梁上覆以弓形天花板,之上為草架。前槽用三椽栿,月梁造,高約55厘米,寬約25厘米,前端擱置在前簷柱頭鋪作上,並以內跳華栱支撐,後端插進前內柱,下用丁頭栱托之。栿上施栱,承托平棊枋,枋上再置栱,承上一層平棊枋,緊貼枋上,施草乳栿。乳栿用兩塊木料構成,高約30厘米,厚約20厘米,中間立草架蜀柱,柱頭支撐中平槫。在蜀柱與前內柱間用劄牽聯絡,一邊入內柱柱頭,另一邊伸進蜀柱中,與蜀柱頭齊平,劄牽高約20厘米,厚約14.5厘米。草乳栿的前端被前簷柱頭鋪作的昂尾所壓,其上施一大鬥,置替木,承托下平槫。後槽用乳栿及劄牽,月梁造。乳栿的一頭插入內柱,並以重丁頭栱托之,另一端至外簷柱頭鋪作上。乳栿高約50厘米,寬約29厘米,上置駝峰,施騎栿栱,承劄牽及下平槫。劄牽的另一頭亦入後內柱中,出丁頭栱承托,劄牽高約46厘米,寬約25厘米。
由於前內柱立在上平槫下,而後內柱承托中平槫,因此兩縫縱架(麵闊方向)的結構有所不同。前內柱間施內額,兩頭插入柱身。內額之上施單栱襻間鋪作兩朵,以承第一道素枋。素枋之上再用單栱承第二道素枋。第二道素枋之上用重栱,以承托柱頭內額。柱頭內額之上又有單栱兩重,素枋三道。其上為替木及上平槫。內額與素枋兩端大多有丁頭栱承托。後內柱柱頭施內額一道,下用三道疊壓素枋。內額之上用重栱襻間鋪作兩朵,以承素枋。素枋之上,又有一重單栱、數道素枋。其上為替木及中平槫。前後內柱與山麵簷柱間的梁架結構基本一致,皆用乳栿、劄牽及額枋兩道。
在前簷柱之間的闌額皆有卷殺,斷麵高36厘米,寬18厘米,高寬之比為2∶1。闌額與柱頭交接處施綽幕枋,其形狀為下緣作鋸齒狀,頂端作渦紋,下緣與頂端微有出鋒,做法古樸。
由於清代加了下簷及外牆,因此在後簷牆內的柱子以及兩山麵老簷柱與原大殿簷柱之間,施用抱頭梁和穿插枋聯絡,抱頭梁斷麵45×14.50厘米,穿插枋斷麵28×11厘米,抱頭梁上立一瓜柱,上安一檁,承托上出簷。
五、鋪作
大殿鬥栱可分為外簷鋪作與內槽鋪作兩大類。外簷鬥栱有柱頭鋪作、補間鋪作、轉角鋪作三種。其中補間鋪作布置方法為:前簷和後簷當心間各二朵,次間各一朵,山麵自南端起第一、第二間各二朵,第三間一朵。內槽鬥栱有柱頭鋪作、補間鋪作、襻間鋪作三種。
柱頭鋪作:前簷柱頭鋪作為七鋪作雙杪雙下昂,單栱造,第一跳偷心。裏轉出一杪,承托前槽三椽栿,栿上置栱,托羅漢枋,枋上再施栱,承算桯枋。柱頭櫨頭為圓形帶瓣的鬥,華栱為足材栱,下昂尾與立在中平槫下的短柱相交,並於所經下平槫處施一短柱支於槫下。後簷柱頭鋪作外跳同前簷,裏轉為五鋪作出雙杪。兩跳華栱均足材,第二跳華栱承乳栿。昂尾交在後內柱鋪作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