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林看到一些戰友因為文化水平低,學習十分吃力,他就反複琢磨:怎樣使創新理論真正成為大眾學問,切實被基層官兵所掌握。實踐中,他主動當好“理論翻譯”,用戰士的語言解讀理論。有的戰友提出,怎麼才算可持續發展?他形象地說,抓好修理骨幹培養,開展技術革新,把技術一茬一茬傳下去,不斷提高連隊的修理保障能力,就是可持續發展的體現。有的戰友提出,怎麼理解統籌兼顧?他便指著身邊的電腦說,就像給電腦升級,不能把錢全花到CPU上,必須全麵考慮主板和內存的需要。
漸漸地,他講黨的創新理論越講越好,名氣也越來越大。他從連隊講到軍區機關,從軍營講到地方高校。每次講課,場場爆滿。聽過他講課的部隊領導、戰士和地方大學生,都誇他是“戰士理論家”。
對真理的最大尊重是運用,對真理的最大信仰是踐行。黨的創新理論不僅武裝了向南林的頭腦,也照亮了他的成長進步之路。
2004年底,某新型雷達列裝部隊。當時,團裏既無使用教程又無專業人員操作,訓練一時無法展開。團領導很著急,發動全團官兵開展技術攻關。向南林主動找到團長說:“請把這個任務交給我,我保證完成。”
團長看了看向南林,感覺這個任務交給一個士官不太放心。於是說:“你能攻下這個難關?這可是塊硬骨頭啊!”向南林一聽有點急:“我願立下軍令狀,完不成任務,你就處分我。”團長見向南林說得很堅決,高興地說:“好,看你的了!”
從那以後,向南林帶著幾個戰友,每天早晨4點起床,到零下30多度的訓練場,對照說明書逐個部件、位置、動作進行悉心研究。為測算程控聯動數據,他連續十幾天趴在雪地裏接線、記錄,手腳裸露的地方裂了許多口子,還生了凍瘡。遇有不懂不會的,他就打電話找軍事院校的專家教授請教,直到弄懂弄會為止。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幾個月的辛苦努力,向南林終於熟練掌握了新型雷達的操作要領,還編寫了簡便實用的使用教程。
團裏有個作訓參謀平時喜歡搞些研究,還發表了學術文章,在團裏影響很大。向南林受到啟發,結合工作實際反複琢磨,寫了一篇關於指揮儀維護保養的文章,三番五次上門求教。後來,這篇文章在《軍械理論與實踐》雜誌上發表了。此後,向南林又與人合作撰寫《CHN-10綜合測試儀常見故障分析及排除》等9篇研究文章,陸續在雜誌上發表。“小戰士也能寫學術文章”,這件事在全團引起了不小的震動,也激發了其他官兵的研究熱情,僅2006年全團就發表研究文章40多篇。
感言:
向南林憑著對創新理論的真誠信仰和對本職專業的執著追求,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學習向南林,就要學習他鑽研理論那麼一股勁頭,傳播真理那麼一片熱情,付諸實踐那麼一番作為,努力做黨的創新理論的堅定信仰者、熱情傳播者、模範踐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