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日常生活篇(1)(3 / 3)

後來,這種鏡片在經過不斷改進和發展之後,就形成了現在人們所佩戴的眼鏡。

床罩

起源:法國 問世年代:14世紀 發明人:迪迪

床罩,作為臥室裏的一件必備之物,它的用途想必誰都知道。但是,關於它的來曆能夠說清楚的人恐怕不多,尤其是這裏麵那段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知道的人就更加的少了。

在14世紀時,世界上第一個床罩的發明者出現了,她是法國一位名叫迪迪的普通婦女。那時,迪迪在與同村的馬夫路易幽會了三個月後便正式舉行了婚禮。但不幸的是,一直到當了新娘後的第二天早晨,年輕的妻子方才發現丈夫有遺尿的毛病——他把婚床和被褥變成了尿布。

正在這時,祝賀婚禮的客人們已在門外了,他們大聲笑鬧,捶打木門,顯然更換床褥已經沒有時間了。聰明的妻子望著神情沮喪的丈夫,忽然靈機一動,從衣櫥裏取出一張床單,迅速鋪在潮濕臊臭的被褥上,然後開門迎客。客人們按慣例為新郎新娘祝福,並參觀他們的新居。突然,客人中的一個指著床單驚奇地叫道:“多奇怪的布置呀!這是潔白的‘床罩’嗎?它一定是巴黎上流設計師的最新玩意兒吧?”新娘微微一笑,不置可否。客人們發出嘖嘖的讚歎聲:“哦!這多麼時髦,多麼漂亮!”於是,在他們離開後,一種嶄新的鋪床物品便迅速在法國各地傳播開來。

三年後,法國宮廷正式采用了這種方法,按那個客人所說的那樣,命名它為“床罩”,並且把它載入了《宮廷起居事典》。

西服袖扣

起源:埃及 問世年代:1796 發明人:拿破侖部下的軍官

大家都知道西服袖口上常常釘三顆小扣子,這既可增加服飾的美感,又可用來防止衣服的磨損。但很多人不知道,這排紐扣最初是專為拿破侖的軍隊製造的一種防止士兵用袖子擦鼻涕的“秘密武器”。

那是在1796年的時候,拿破侖率兵攻占了意大利、奧地利,並侵入埃及。這次戰爭勝利後,拿破侖開了一個很大的慶功會。慶功會上,拿破侖檢閱了一下自己的作戰軍隊,結果讓他發現了一個問題:很多士兵的衣袖上都沾著許多髒兮兮的東西,拿破侖看後覺得十分難看。經過了解他才得知,原來是士兵們在行軍途中,翻越阿爾卑斯山時,因山上氣溫很低,許多士兵因此患了感冒,常常流鼻涕,戰士們的手帕都擦髒了,最後隻好用袖子當手帕。拿破侖認為這樣有損軍威,便與軍需官們商量,決定在衣袖的上側釘上三顆銅紐扣,阻止士兵用袖子擦鼻涕。但在不久之後,拿破侖便又給士兵增發了手帕,釘在衣服袖口上的紐扣也就失去了它的作用,並顯得有些多餘。

後來,一個軍官從這件事受到啟發,認為把紐扣釘到袖口向下的一麵,可以減輕桌麵與袖子的磨損,還能增加了衣服的美感。於是,他向拿破侖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拿破侖才下令將衣袖上的三顆紐扣從衣袖的上側移至到了下側,此後便相沿成習,流傳至今。

自行車

起源:蘇格蘭 問世年代:1839年 發明人:柯克帕粹克·麥克米倫

自行車是我們生活中最為常見和必不可少的一種交通工具,那麼你知道是誰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輛自行車嗎?

發明世界上第一輛自行車的人是柯克帕粹克·麥克米倫。這是1839年到四十年代初期發生的事,當時他的發明為他贏得了“自行車魔王”的稱號。

柯克帕粹克·麥克米倫是個鐵匠,住在蘇格蘭境內一個叫做鄧弗瑞斯的小村子裏。他設計製作了第一輛由機械推進的兩輪運輸工具——自行車,他的創造靈感來源於一種木馬,就是在一根粗糙的木製橫杠上帶有鞍座和兩個輪子的裝置,騎車的人需雙腳著地,像推踏板車那樣推它前進,這種裝置曾在法國展出並在英國被仿製。柯克帕粹克·麥克米倫曾經在1835年見過它,並因此想到:“我能改進這個笨拙的東西!”於是他開始這樣做了起來。

1839年,即經過了四年的試驗,他的自行車終於出現了。這種車每小時能跑8英裏。為了證明它確實管用,麥克米倫在當時的土路上騎了60英裏到達了格拉斯哥,這引起了轟動。人們蜂擁而至,在混亂中,一個小女孩被柯克帕粹克·麥克米倫騎的車撞倒了。這位成功的發明家因危險的超速行駛被罰5先令(25便士),並落下了“自行車魔王”的稱號,自行車也從此進入了人們的視線。

尼龍

起源:美國 問世年代:1935年 發明人:卡羅瑟斯

人們曾用“像蛛絲一樣細,像鋼絲一樣強,像絹絲一樣美”的詞句來讚譽“尼龍”。那麼,你知道它是怎麼發明的嗎?它的發明者又是誰呢?

尼龍的發明者是美國杜邦公司的卡羅瑟斯,提起這項發明的誕生過程還得從1930年說起。那時,卡羅瑟斯正在研究各種具有活性基團的分子,在一定條件下相互作用,能否成為合成纖維的課題。結果,幾百次的試驗都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