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日常生活篇(3)(2 / 2)

1827年4月7日,約翰·沃克終於製作出了第一盒火柴。他的火柴84根為一盒,火柴盒的一端貼有一小片砂紙,把火柴頭夾在砂紙中間,向外一拉,火柴便點燃了。從此,火柴便在全世界得到了普及。

壓力鍋

起源:法國 問世年代:1967年 發明人:丹尼斯·派朋

壓力鍋是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廚房中必不可少的炊具之一,但誰也不曾想到它卻是一位年輕的法國人丹尼斯·派朋,於幾百年前的一項“不務正業”的發明。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在17世紀末葉,瓦特高效率蒸汽機還沒有問世之前,已經有很多人在研究製造蒸汽發動機了,派朋便是其中的一員。那時派朋正在倫敦,他在對蒸氣發動機研究的過程中,突然對蒸汽鍋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啟發了他對廚房用具的聯想。最終引發了烹飪用壓力鍋的發明。

派朋發明的壓力鍋是圓桶狀的,上麵有一個能扣緊的蓋子和一個自動安全閥。(這個安全閥也是派朋的發明)1679年,派朋為皇家學會做了現場表演,用這種鍋烹製了一些食品,大家品嚐了之後都覺得這食物美味可口,有人就建議派朋寫一本小冊子介紹這種鍋的用法和特點。派朋接受了建議,隨後便附上了一本小冊子。在冊子裏他寫道:“這種鍋能使又老又硬的牛、羊肉變得又嫩又軟,並能保護菜和肉的香味和營養。” 於是就有了關於世界上第一個壓力鍋的介紹說明。

衝水馬桶

起源:英國 問世年代:1589年 發明人:約翰·哈林頓

你知道世界上第一個設計出衝水馬桶的人是誰嗎?你也許想不到,此人竟是英國伊麗莎白王朝時期的詩人約翰·哈林頓。

1589年約翰·哈林頓在位於馬裏斯近郊處,自己的住宅裏安裝了世界上第一隻衝水馬桶,為此他還寫了一本書,在書裏他詳細地列出了製作衝水馬桶所需材料的一覽表及建築費用。

當時,約翰·哈林頓是把魚塘裏的水引到住宅的一個貯水箱裏,一拉便座的把手、打開閥門,水就會把汙物衝到汙水池裏;為了防止從下水道中升起的臭味,他采取了和現在非常相似的方法,就是在排水管裏總存留一定的水,這種方法盡管不錯,但是約翰·哈林頓的衝水馬桶並沒有得到大家的重視,因為當時的英國人對衛生是非常不關心的。伊麗莎白女皇每個月洗一次澡,都被大家認為是有衛生怪癖的人,而哈林頓則是一個每天都洗澡的人,對於他這種行為,他周圍的人都感到簡直不可思議。所以,在當時實際上隻有兩處建立了這種衝水馬桶,一處是哈林頓的家裏;另一個則是皇宮中女皇的廁所裏。

石蠟

起源:法國 問世年代:1825年 發明人:舍夫勒爾

你知道嗎?現如今,我們生活中停電的時候所使用的蠟燭,還有一個科學的名字——石蠟。那麼,石蠟是怎麼來的呢?

1809年6月至7月間,法國科學家舍夫勒爾收到一家紡織廠的來信,請他分析、確定他們寄來的一個軟皂樣品的成份。舍夫勒爾拿著這封信思索了很長時間,心想:要研究肥皂,看來還得從原料油脂入手。於是,他在當時儀器設備非常簡單、樸素的學校實驗裏,研究了皂化過程中需要使用的各種油脂。經過大量實驗,他第一次發現了這樣的事實:在一切油脂中,不論其來源如何,脂肪酸的含量均占95%;其餘的5%則是皂化過程中生成的甘油。

通過研究舍夫勒爾搞清了皂化過程的本質,同時他還有了一項重大發現:當時用油脂做成的蠟燭,由於裏麵有甘油,燃燒時火焰帶煙,氣味難聞。若改用硬脂酸做成蠟燭,燃燒時不僅火焰明亮,而且幾乎沒有黑煙,還不汙染空氣。

舍夫勒爾把他的發現告訴了蓋·呂薩克,並建議兩人共同研究如何具體解決這個問題。於是,兩個人開始了合作,他們用強堿把油脂皂化,再把得到的肥皂用鹽酸分解,提取出硬脂酸,(這是一種白色物質,手摸著有油膩感。)舍夫勒爾和蓋·呂薩克用它製成了世界上第一支硬脂石蠟蠟燭,這種蠟燭質地很軟,價錢更加便宜。

1825年,舍夫勒爾和蓋·呂薩克獲得了生產這一蠟燭的專利。石蠟硬脂蠟燭的出現,在人類照明史上開創了一個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