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飲食養生篇(5)(1 / 3)

那是在1902年的時候,卡爾美和介林開始用從牛乳癰膿腫內分離出的牛型結核菌接種,培養傳代,這項漫長的試驗工作整整花去了兩個18年的時間。直到1920年,他們把傳代培養至231代的菌苗接種在各種動物身上,才成功地獲得對結核感染起免疫作用菌苗。

1921年,卡爾美和介林將這種菌苗正是進行人體試種,並獲得良好的效果。為紀念這兩位先驅者的功績,人們把他們製成的菌苗稱為卡介苗。卡介苗除了可預防結核病,降低結核病發病率外,還可以用於其他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它還能主治慢性支氣管炎,哮喘,感冒等病。

後來,科學家陸續發現卡介苗還可降低腫瘤發病率,其中包括白血病,淋巴瘤,骨及結締組織瘤等。之所以能預防腫瘤,是由於卡介苗可作為一種免疫增強劑,非特異性地刺激細胞介導免疫,從而破壞了導致腫瘤發生的胚胎殘基,對全身免疫係統具有長期穩定的激活作用。

人工腎髒

起源:美國 問世年代:1913年 發明人:艾貝爾

腎髒是人體內一對極為重要的器官,由於它會不斷過濾尿液,使身體各種新陳代謝的廢物隨尿液一起排出體外。所以,腎髒對人的生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1911年寒冬的一天,美國巴爾的摩市一家醫院裏,年輕的艾貝爾醫生正懷著沉痛的心情,默默離開一位剛剛死去的尿毒症病人的病房。當夜,艾貝爾失眠了,那些死去病人蒼白與痛苦的麵容時時浮現在他的眼前。想著想著,一種奇妙的念頭油然而生——造一個人工腎髒,替代尿毒症病人已失去功能的腎髒工作,延長病人的生命。

艾貝爾是熟知腎髒在人體裏功能的醫生,他也知道如果製造出一種宛如篩網般的過濾膜,讓病人的血液被這層膜過濾一下,血液裏的廢物被濾去,尿毒症病情就必然會緩解。

於是,艱苦的實驗工作開始了。艾貝爾在完成繁重的醫療工作之後,便一頭紮進實驗室。在經過了兩年多的研究後,艾貝爾終於在1913年的一天,造出了他心目中那層理想的過濾膜——人工腎的雛形。在醫院實驗室裏,他當著不少著名學者的麵,開始了他的實驗。實驗獲得了出奇的成功,艾貝爾也成了人工腎髒製造的鼻祖。

胰島素

起源:加拿大 問世年代:1922年 發明人:費德裏克·格蘭特·班廷

糖尿病,對於如今的醫療水平而言,已不再可怕。但你知道嗎?在人類尚未發現胰島素之前,糖尿病還是一種致命的疾病,患者經常在飽受極度的饑渴之後,死於營養不良。

“糖尿病”這個名字源於患者尿中含有高糖的現象而得名。但在19世紀時人們對導致這種病的真正原因並不清楚。直到1889年,梅寧和明考斯基在法國的斯特拉斯堡,人為地從狗的身上摘除了胰腺後,發現這隻狗得了糖尿病,才證實糖尿病是由胰腺功能失調、胰腺的分泌物缺乏所引起的。後來,美國病理學家尤金·奧佩研究了胰腺分泌的神秘物質,並得出結論:正是這種神秘物質幫助人體細胞吸收糖分,為肌體提供了必需的能量。尤金·奧佩將其命名為“胰島素”。

“胰島素”被發現之後,世界上眾多的科學家都試圖用人工把它提取出來。然而這項偉大的工程,直到20世紀20年代,才被加拿大醫學院教師費德裏克·格蘭特·班廷和他的學生貝斯特完成。當時,他們在糖類代謝專家麥克勞德教授的協助下,第一次從狗的胰腺中提取了胰島素,並注射到另一隻因摘除胰腺而得了糖尿病的狗體內,從而使狗的血糖很快恢複到正常水平。

動物試驗獲得成功之後,班廷便非常急切的希望將胰島素用於人體的糖尿病治療。1922年1月11日,班廷終於如願以償,他為一名十四歲的嚴重糖尿病患者湯普森提供了第一針胰島素,結果第一次注射後,他的血糖便下降了25%,十天後經過再次注射,血糖下降了75%,由於胰島素劑量的增加,湯普森成為依靠胰島素活下來的世界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