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文化娛樂篇(1 / 2)

拚音字母

起源:黎巴嫩和敘利亞沿海一帶 問世年代:公元前10世紀 發明人:腓尼基人

拚音字母對於中國人來說是再熟悉不過了,但遺憾的是最先發明它的人並不是我們,而是腓尼基人。

腓尼基人是曆史上一個很古老的民族,他們生活在地中海東岸,相當於今天的黎巴嫩和敘利亞沿海一帶。他們曾經建立過一個高度文明的國家,最繁榮的時期是在公元前8世紀至公元前10世紀。他們是古代世界最著名的航海家和商人,同時他們在文化上也很有名,因為他們創造了世界上第一套拚音字母。提到這一偉大的創造,還得從他們的海上貿易講起。

當時,由於航海和經商的需要,腓尼基人在與各個民族的人打交道時,需要及時編製商業文化和傳播商業信息。這樣,他們要求有一套普遍易懂的簡單方便的文字體係,便於談話和書寫。那時候,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在很多地方通用和流行。埃及的象形文字在發展變化中,產生了24個象形音符。這些象形音符是希克索斯人學習並應用埃及文字的結果,後來在西奈半島的一個神廟中發現了,所以稱之為“西奈文字”。腓尼基人就在埃及24個象形音符的基礎上,創造了22個字母,隻有輔音,沒有元音。元音要由閱讀者根據上下文的意思自己去推測。這便是世界上第一套拚音字母。

電子遊戲機

起源:美國 問世年代:1971年 發明人:諾蘭·布什納爾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電子計算機技術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先是由晶體管代替了笨重的真空管,後來出現了集成電路和大規模集成電路,使電子計算機一代代實現更新,同時軟件技術也發展迅速。在美國,集中了許多計算機軟件的設計人才,他們工作之餘,時常喜愛編一種能與人鬥智的“遊戲”,以此來鍛煉編程的能力。這種“遊戲”花樣繁多,但其特點都是利用計算機軟件事先設計好的“分析”、“判斷”能力反過來與人較量。後來,由於不斷修改更新,使計算機的“智力”水平與人難分高低。

美國加利福尼亞電氣工程師諾蘭·布什納爾看到了這種“遊戲”的前景所在。於是,在1971年的時候,布什納爾根據一種“網球”遊戲,設計了世界上第一台商用電子遊戲機。這台電子網球遊戲機還曾有過一段頗具戲劇性的經曆呢。

當這台電子遊戲機誕生以後,布什納爾為了看看它是否被人們接受,就同附近一個娛樂場的老板協商,把它擺在了這個娛樂場的一角試用。沒過兩天,老板打電話告訴他,那台所謂的“電子遊戲機”壞了,讓他前去修理。布什納爾在拆開了機殼時,卻意外地發現投幣箱裏全被硬幣塞滿了,這一發現讓他喜出望外,他由此看到了這種遊戲機的市場潛力。這次意外的發現更加激勵了布什納爾進一步研製生產電子遊戲機的決心。

麻將

起源:中國 問世年代:明朝 發明人:鄭和

麻將是中國人發明的一種娛樂工具,其發明過程還有一段曆史背景故事呢。

當年,明朝的鄭和七次下西洋經商。在長年的航海過程中,許多將士因海上生活單調枯燥和思鄉之苦,精神萎迷不振,甚至積鬱成疾。鄭和看了非常著急,擔心長此下去,後果不堪設想。他認為必須要製作一種新的娛樂工具,給將士們解除煩悶,這種娛樂工具既要製作簡便,又要讓廣大士兵都能學會,最好能容納兩個以上的人同時參與。

經過冥思苦想,鄭和終於想到了好辦法:利用船上現有的毛竹做成竹牌,刻上文字圖案,再製定遊戲規則,放在吃飯的方桌上就能供四人同時娛樂。

在文字圖案的確定上,鄭和同樣動了一番腦筋。比如:紅“中”代表中原大地,迎合將士們的思鄉之情,由於中國的帝王一向偏愛紅色,故特意將“中”字設置成紅色;航海的目的是經商,故竹牌刻上“發”字。發多少財?“一萬”、“二萬”、……“九萬”;航海中受食品來源製作條件的限製,將士們日常主食圓形大餅,吃多少餅?“一餅”、“二餅”、……“九餅”;遇到風平浪靜時,將士們常捕魚改善夥食,捕多少條魚?“一條”、“二條”、……“九條”;在海上航行,將士們整天看到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故竹牌中設置了“白皮”;鄭和當年航海使用的是帆船,所以最關心的是風向,故竹牌刻置了“東”、“南”、“西”、“北”風;長年的海上航行,人們感受最深切的是季節的變化,故刻上“春桃”、“秋菊”、“夏荷”、“冬梅”四朵花來代表一年四季,盡管後來竹牌上的圖案發生了變化,但“花”的叫法仍然沒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