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為什麼不停下來2(3 / 3)

在猶太家庭中,每一個安息日晚上,當全家人一起用餐時,丈夫們都要唱一首讚美妻子的詩歌:“你披著力量和溫柔,你一張開口,就會說出有智慧的話。願神祝福你,並保護你的孩子。”說完,便由妻子點燃蠟燭。

心靈語思

天隻有一片,男女各頂半邊,誰也頂替不了誰。要做好自己應該做的,因為這很重要。

17.微笑著生活

我曾經碰到這樣的一個人,他是一個普通人,不是一個什麼高貴的人,但是,他那對待困難甚至災難的態度是我永遠不能忘記的。

論到職業,他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個體小攤販。

在我們這個住宅樓下麵的空地上,不久前開張了一家小吃攤,經營饅頭、煎餅、稀飯等小吃。攤主是一個四十開外的男人,雖然精神顯得十分的疲憊,但是他的臉上始終掛著一種平和而又溫

因為地段偏僻,小吃攤的生意一度十分冷清,但是他臉上的笑容幾乎沒有一刻消逝過,他依然對著過往的行人微笑著。自己因為新近搬到這裏來住,家中沒有起火,早餐或者是晚餐幾乎就都在他的小吃攤上將就。時間久了,就與他混得熟了。從他口中得知,他妻子前年遭遇車禍,至今仍然躺在床上,兒子讀著高中畢業班,正是大把花錢的時候,不巧的是他去年又下了崗。

沒有辦法,他隻好張羅起這個小吃攤,以支撐一個瀕臨崩潰邊緣的家庭……最令我感到吃驚的是,在他敘述這些常人不敢想象的不幸時,臉上平和的微笑仍然沒有絲毫的改變。

我不知道,像他這樣的不幸遭遇、這種悲慘的狀況,還有什麼能賦予他微笑的力量?

一天傍晚,我在他的小吃攤上吃過晚餐準備離去時,他叫住了我,笑著對我說:“師傅,今天我運東西的板車壞了,您能不能幫助我搬—點東西回家?”

看著他期待的表情,我爽快地答應了。

剛剛走進他狹小的家,我被半埋於枕頭上的一張笑臉感動了——那是他的妻子,躺在床上側過臉來對他微笑著,正如他示人的微笑——平和而又溫暖。從這張微笑著的臉上,根本找不到一絲半點重殘在身、生活艱辛的人所表露出的煩躁、茫然、厭世的神情。這張臉雖然蒼白、青瘦,但是洋溢著的微笑,如花般燦爛、明媚,使得簡陋的房間溫暖如春。

不久,他們的兒子也放學回來了,小夥子臉上的表情也是充滿笑意,一如他的父母親。

也許就是在一刹那間,我突然明白了,他們為什麼示人以如花般的微笑,也深深感受到了隱藏在這微笑後邊的無可比擬的力量。我想,對待一切困苦的生活,他們都用微笑一一化解了所有的不幸。正是他們微笑的力量,才得以支撐起一個貧困家庭的所在,這是世界上最彌足珍貴的財富。

平時總是處在憂鬱中的朋友,能否給生活一點微笑?隻要你繼續這樣做,生活反過來也會給你微笑的。

心靈語思

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美麗過程,不管你遇到了哪一種情況,都要認真對待,找到屬於自己的那首曲調,微笑又投入地把它唱出來。

18.失敗是一種磨煉

不要懼十白失敗,任何時候請記住:沒有失敗的成功是—種僥幸。

樂聖貝多芬在遇到困難時,好幾次想自殺以結束生命,但他畢竟沒有這麼做,即使在他耳聾了之後,他仍未放棄生存的權利。

他把一切的坎坷不幸歸之於命運,認為是上天對他的磨煉,為了降大任於斯人,所以苦其心誌。很多宗教都灌輸教徒這樣的信心,使人從不幸的狀況中重新站立,慢慢恢複。

憑著這種想法可以激發自己的勇氣,加強意誌,完成工作,或是作為情緒低落時的一種自我安慰。例如:“我現在的低落是為了往後的一次大飛躍。”如果能夠這麼想,相信你的心裏不僅會好過一點,而且會恢複信心。也可以這麼想:“全世界隻有—個人擁有自己的人生。”用這種想法肯定自己,即使它多麼誇大不實,隻要能夠使自己舒服就可以。

受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你不想再悲觀下去,就要做好吃苦的準備!

年輕時候,總不能理解尼采的這句話,認為尼采這人也太過於“超人”意誌化了一點,受苦的人也夠可憐的了,連他們最起碼的悲觀的權利都要被剝奪。

經過多年的創業,多年的磨難,才真正明白這句話的意義,發現這是尼采先生給我們這些飽經滄桑、磨難的人最真切的激勵。

在戰場上我們沒有害怕犧牲的權利;在商場上虧本時,我們沒有後悔、懊喪的權利;在生活中我們沒有後退的權利……我們隻有選擇勇敢,選擇積極進取,選擇永不退縮,我們才能進取,才能重新崛起,才能把生活過得更美好。

悲觀是沒有用的,現實生活中也許有人同情悲觀,同情眼淚,但沒有人願意共享悲觀,共享眼淚。我們要做到的就是放棄悲觀的權利,讓“悲觀”從我們的字典裏消滅。

隻有受苦而不悲觀的人,才能克服困難,脫離困境。隻有放棄悲哀的人能站起,向勝利的目的地走去。

心靈語思

給自己一個“大義名分”,解釋目前的失敗或不幸,肯定自己在存在,接納現在失意的自己。如此一來,積極的心態便開始發生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