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水底的危險1(2 / 3)

此時,一隻饑餓的獅子來到。羊群看到獅子立即拔腿就跑,但是那隻帶著長鼻的羚羊卻無法快速脫逃,所以獅子一下子跳上去,把它吃了。

這是一個令人傷心的故事,然而這類故事的導演真的就是你自己。

心靈語思

在生活中,不要輕易追求什麼,也不要輕易放棄什麼,就像手中的牌,重要的不是牌的好壞,而是你該怎麼樣去發揮,不能因為存在差異就遠離了自己。

6.小腐敗,大災難

在九屆人大四次會議上,與會代表們對時下比較盛行的小腐敗頗有微詞,強烈呼籲黨和政府采取果斷措施,迅速治理“小腐敗現象”。所謂“小腐敗”,就是平常所說的行業不正之風,是指一些行業的辦事人員,隻要手中有點權,就想方設法撈點好處。

小腐敗蔓延廣泛。小腐敗滲透全社會的方方麵麵、角角落落,麵廣量大,法不治眾,治理起來比較難辦。在教育經費保障比較緊張的情況下,有些地區、有些學校出現亂收費、亂攤派等不正之風,群眾反映強烈。小腐敗在聖潔的殿堂——科技界也存在。如某些評審考核鑒定的“三要”、“三不要”:評委要熟人、老同學、老同事;評價要高水平,不是“國際先進水平”就是“國內領先”;不要會提意見的評委、不要科學態度嚴謹的評委、不要不同意見的人,等等。小腐敗同樣也滲透到黨政機關。一些地方或部門製定同憲法和法律相悖的文件,保護本地區、本部門的利益。這種以言代法、以權壓法、以權抗法等現象時有所見,是該治理的時候了。

同大腐敗相比,小腐敗是領導班子共同參與和決策,以謀私為目的,抱團成夥。有時小腐敗未必搞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的“集體行動”,而是由於利益一致而達成默契,集體“無意識”地默默地、分散地維護共同利益。如:在蘇北某公路收費站,對當地黨政機關的小車一律不收費;每到年關,有人上門慰問,豐厚的禮品從站長到收費員每人一份,超過收費站上級主管部門下發年貨的數倍,有此回報,全站員工抱成一團,心照不宣,對來自這些單位的車輛當然是一路綠燈。再就是情節的細微性。小腐敗比起大腐敗來說,是濕地皮的”毛毛雨”,吃拿卡要,小打小鬧,沾點小便宜、撈點小外快,比如幾瓶酒、兩條香煙之類的問題,或者上飯店撮一頓,酒肉穿腸過,打打牙祭,滿足口腹之欲,這些問題基本上屬內部教育,量紀量刑夠不上所謂“道道”和“杠杠”,不夠追究黨政紀律責任或刑事責任的“分量”。如:地方領導的親朋好友或上級領導的親朋好友,明明是要來某地遊玩,隻要找個借口,便可由公款從接待費裏支出;有的幹部到了某地,明明不喜喝酒,明明想自己隨意吃點小吃,卻會引來地方幹部的不高興——你不吃喝,那麼多專門來陪你吃喝的人怎麼辦?

小腐敗釀成大災難。近年來,接連不斷、此伏彼起的火災事故、爆炸事故、沉船事故有不少就是因為小腐敗而引發的。6·22四川合江特大翻船事故震驚了全國,130人被無情的江水奪去了生命。事發後,記者趕往合江縣采訪時深切地感到,這本是一場完全可以避免的悲劇,卻因當地一些政府部門和執法人員的小腐敗釀成大災難。他們經常接受船主的邀請,釣魚、吃喝、跳舞,這些在許多人看起來不算什麼問題的事情,卻成了這次沉船事故的導火線。

心靈語思

如果民意調查中有一道題是“你腐敗過嗎?”有多少人的答案會是肯定的呢?人人都忠於職守,不徇私情,做到自己的責任,還會有腐敗嗎?

7.心動尚需行動

成功的秘訣,就是經常看光明快樂的一麵。心動不如行動吧!

生涯規劃在一般印象中都是刻板、很難做到、有壓力的、不實用的、唱高調的……好像隻限於文字作業。但是,如果大家願意以較輕鬆的心情、實際的方式去學習“生活規劃”,它將可以使生活與生命“伺床共枕”而非“伺床異夢”,大家是否願意試試看?

若把社會上的人劃分成六等分,如金字塔型圖案,那麼,在尖塔頂端的是成功者,人數最少,卻皆為國家、社會最優秀傑出的人士,如企業家、哲學家、政治家。他們可以把經驗傳承下去,讓後人受益不少。接下來便是成功人士,他們較成功者略遜一籌,但在其專業領域中卻有出類拔萃的一麵,如很多老的藝術家。第三層是為工作而生活的人,他們熱愛工作、不計較收入,隻為實現理想。第四層是為生活而工作的人,這種人比比皆是。譬如許多人在同一個工作崗位上工作了三四十年,有一天早上醒來,突然發覺何以能如此一成不變地工作那麼漫長的歲月而不變化?他很可能會告訴你:“沒辦法,為了生活嘛!”

為了年年調漲的薪資,為了怕換工作不適應,為了一家老小的安定生活,這種人把人和規劃的意義全紿模糊掉了。

第五層則是“隨便”的人。有一回在采訪時,偶然間聽到這樣的一段對話。某甲和某乙是好友,兩人都在同一家電腦公司上班,下班時,某甲突然和某乙說“我這個工作再做下去定是前途有限,沒什麼意思。”某乙說:“既然沒意思,那就換工作吧!”某甲隨即接口:“髓便。”

試問,這種人是不是很可悲?

有這樣一個真實故事:有個四十幾歲的中年男子,二十多歲進入一家銀行時,因薪水不錯,所以很滿意;但到工作進入第3年時,不免也因固定的事務性工作而彈性疲乏,有換跑道的念頭。偏巧這時他結婚了,開始有經濟壓力。於是他便想:換工作後未必能拿這麼好的待遇,還是忍忍吧!等幾年再走也不遲。

過了兩年後,老婆生孩子了,家庭的開銷更大了。他便又告訴自己:再熬個把年吧,等孩子大了,那時我再離開吧!

過了10年,他的孩子是大了,但學費的壓力隨之而來。這時,他隻好安慰自己說:沒關係,生活嘛,等我退休了,一切都會轉好的,為了這個家,反正我已沒指望了,所有夢想也被摧毀殆盡;但是,等我退休後,起碼我可以不再為工作煩心,我也可以帶太太去各地走一走,說不定那時還有餘力換棟好一點的房子。

等他快退休了,有一天逛商場,看到一套很喜歡的西裝,想買;但一看標價,哇塞要600元。想想:唉,反正家裏還有兩套西裝,算了,退休後何必還要穿那麼漂亮。繼續逛下去,又看到一件純羊毛背心很喜歡,但是,售價要4300元。他隨即念頭一轉:冬天還能冷幾天?兩個月很快就過去了,何必浪費呢?

這個故事的結局用不著再描述了,想想就應該知道。

許多眼高手低的年輕人一心期望自己的未來能功成名就、當大老板,甚至轟轟烈烈地創出一番豐功偉業。但是,我卻寧可看到你活在現在,去做現在就能做的事。如果你隻是胸懷大誌,卻無法立即去規劃的人,那麼理想也隻是空中樓閣、海市蜃樓而已。

畫大餅式的空談,有什麼用?

心靈語思

不要假設人生將來一定會如何,雖然前麵一直提做計劃有多重要,可是在現實環境下,往往你的條件、壓力,有很多的不得已,不容許你去完成那麼多計劃。因此,把握現在,立即去做1才是生涯規劃最重要的原則!

8.危機意識

中國有一句話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意思是:“人要有憂患意識!”用現代的流行語言來說,就是要有“危機意識”!

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危機意識,這個國家遲早會出問題;一個企業如果沒有危機意識,遲早會垮掉;一個人如果沒有危機意識,必會遭到不可預測的災難。

未來是不可預測的,而人也不是天天走好運的,就是因為這樣,我們才要有危機意識,在心理上及實際作為上有所準備,應付突如其來的變化。如果沒有準備,不要談應變,光是心理受到的衝擊就會讓你手足無措。有危機意識,或許不能把問題消滅,但卻可把損害降低,為自己打造生路!

伊索寓言裏有一則這樣的故事:有一隻野豬對著樹幹磨它的獠牙,一隻狐狸見了,問它為什麼不躺下來休息享樂,而且現在沒看到獵人!野豬回答說:等到獵人和獵狗出現時再來磨牙就來不及啦!

這隻野豬就有“危機意識”!

那麼,個人應如何把危機意識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