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價值,是由自己決定的。人生短暫而會衰老,要盡量毋負人生。迷失了自己,自然迷失了一切快樂。
1.白天亮著的路燈
一外商欲在某市投巨資合辦工廠,該市領導極為重視,布置各部門做好各種準備工作。
接著,市裏熱情接待了外商。經過考察,外商對各方麵均感滿意,中外雙方便進入了實質性的談判。這天,具體細節都基本敲定,隻剩下一點收尾工作便可以在協議書上簽字了。
適逢中午,外商興致很高,提議共進晚餐,這正是該市領導所期望的,於是欣然前往。在驅車前往飯店的路上,外商由談笑風生逐漸變得滿臉嚴肅。中方代表一頭霧水,不知何故,隻隱隱感到了事情並非像期望的那麼順利。
在飯店,外商終於道出了原因:“對不起,各位,我決定放棄在貴市投資。”此語一出,舉座嘩然:剛才還談得好好的,怎麼現在突然變了卦?隻聽外商一頓,又說:“在來飯店的路上,各位應該都注意到,街道兩旁的路燈都亮著。在這條繁華的街道,一個上午走過的人不止千萬,隻要有一個人打個電話給有關部門,路燈就不會亮一個上午了。很簡單的一件事情,卻沒有人去做,對此我感到遺憾。對一個連自己的城市都缺少責任心的市民,我不敢想像在我的工廠裏會負責。”
心靈語思
對看似不關己的小事而缺乏應有的認識和責任心,人們也許不會馬上就受到懲罰。一些陋習逐漸變成了習慣,不知不覺的就影響了更重要的方麵。我們應該居安思危,從小事做起。
2.晉獻公的馬
晉獻公想借道虞國以便攻打虢國,就與苟息商量計策。
荀息說:“把家傳的名壁與名馬贈給虞國,虞國一定會給我們讓路。”
“但名壁與名馬都是我的寶貝,萬一對方收了東西卻不讓路,我又如何是好呢?”
荀息說:“如果對方不借路給我們,應該就不會收下東西了,既然收了東西,就會讓路的,玉壁隻是從內倉到外倉而已,馬也隻是從內側馬廄牽到外側馬廄而已。”
於是,獻公命苟息帶這兩種寶貝去交涉,虞公對禮物十分鍾情,正要接受晉國的要求,大臣宮之奇出來阻攔:“不可以收。對我國來說,虢國就像唇一樣,唇亡則齒寒,如果我們借路讓晉國滅了虢國,它下一個目標就是我們。”
虞公被寶貝迷了心竅,收下禮物,讓路給晉國。
不出宮之奇所料,晉國在滅了虢國後,就勢把虞國也滅了。
虞公貪圖名馬、名壁,到頭來卻丟掉了自己的江山。“撿了芝麻,丟了西瓜”,這種現象乍一想來難以發生,實際上在生活中卻時常出現。這是因為人是有貪心的,總是割舍不掉自己的既得利益,有時正是因為對於蠅頭小利的執著,導致失卻了更大的利益。
許多主管就像虞公那樣,兩隻眼睛隻盯著那些表麵的利益,卻不去考慮其可能帶來大的損失。
心靈語思
對問題要有深徹的洞察力,天底下永遠沒有送上門的好事,應該分析一下它背後隱藏的實質。
3.看不見的資產
眼不見,心不想。這雖是老生常談,但最近我發現它還真有些道理。
有一年我們公司的經營情況好極了。銷售額在上升,訂單數在增加。可是由於員工退休所帶來的人手不足,使得公司幾乎無法按時交貨。
公司開了幾個會來討論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從許多可行方案之中,我們終於找到了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
公司經理跟他的秘書說:“小李,你能列個最近退休人員的清單嗎?”
李秘書列出了清單。經理的目光落在第一個人的名字上,抓起了電話。
問退休職工能不能回來幫助我們度過難關真是一個明智的決斷。退休員工的反響很熱烈,而他們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更是極為出色。
這是非常完美的解決方案。退休的職工有機會見到老朋友,掙筆外快(他們大多數工作了十到十三個星期,這是雇用他們而不會影響到養老保險支付的最長時間)。他們暫時放棄了一生努力所換得的退休生活,回來幫助他們熱愛的公司。
公司也非常感激,車間和辦公室的人們都歡迎他們回來;因為人們知道退休人員做的工作要比剛接受培訓的人好得多,而且讓退休員工暫時回來可以避免發生人員臃腫。
每個人都受益。可以確信的是退休員工對公司的貢獻不再是讓人“心不想”了,雖然他們也許在“跟不見”的地方。
如果雇一位退休人員的話,用人的成功率會更大。不管你的招聘程序有多好,你還是不能確信對方到底如何,可是如果重新雇用退休人員,你已經知道他是怎樣的人,而且幾乎不用什麼培訓,他馬上就可以開始工作。新員工在正式工作之前需要培訓六個月,而六個月的時間太長了。把所需要的退休人員請回來,我們可以避免重新雇人,保持精簡。
一個工人和公司的關係不應該在他退休時就結束。回來重操舊業說明他仍然關心公司。
心靈語思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有時候寶貝就藏在我們身邊,要善於發現和利用。
4.強生的業務員
紐約電話公司曾就電話對話做過一項調查,看在現實生活中哪個字使用頻率最高,在500個電話對話中,“我”這個字使用了大約3950次。這說明,不管是什麼人,不管你實際狀況如何,在內心中都是非常重視自己的。
有個業務員曾說過這樣一個例子。他的工作是為強生公司拉顧主。顧主中有一家是藥品雜貨店。每次他到這家店裏去的時候,總要先跟櫃台的營業員寒暄幾句,然後才去見店主。有一天,他到這家商店去,店主突然告訴他今後不用再來了。他的店不想再買強生公司的產品了。這個業務員隻好離開商店。他開著車子在鎮上轉了很久,最後決定再回到店裏,把情況說說清楚。
走進店裏的時候,他照常和櫃台的營業員打過招呼,然後到裏麵去見店主。店主見到他很高興,笑著歡迎他回來,並且比平常多訂了一倍的貨。這個業務員對此十分驚訝,不明白自己離開店後發生了什麼事。店主指著櫃台上一個賣飲料的男孩說:“在你離開店鋪以後,賣飲料的男孩走過來告訴我,說你是到店裏來的推銷員中,惟一會同他打招呼的人。他告訴我,如果有什麼人值得做生意的話,就應該是你。”店主同意這個看法,從此成了這個推銷員最好的主顧。這個推銷員說:“我永遠不會忘記,關心、重視每一個人是我們必須具備的特質。”
心靈語思
重視別人是一種高尚的情操和磊落的胸懷,付出和收獲是對等的,重視別人,關心別人才會有和諧美好的人際關係,才會使自己感到愉快。
5.自己的生活
《伊索寓言》中有一個關於鄉下老鼠和城市老鼠的故事:城市老鼠和鄉下老鼠是好朋友。有一天,鄉下老鼠寫了一封信給城市老鼠,信上這麼寫著:“城市老鼠兄,有空請到我家來玩,在這裏,可享受鄉間的美景和新鮮的空氣,過著悠閑的生活,不知意下如何?”
城市老鼠接到信後,高興得不得了,立刻動身前往鄉下。到那裏後,鄉下老鼠拿出很多大麥和小麥,放在城市老鼠麵前。城市老鼠不以為然地說:“你怎麼能夠老是過這種清貧的生活呢?住在這裏,除了不缺食物,什麼也沒有,多麼乏味呀!還是到我家玩吧,我會好好招待你的。”
鄉下老鼠於是就跟著城市老鼠進城去。
鄉下老鼠看到那麼豪華、幹淨的房子,非常羨慕。想到自己在鄉下從早到晚,都在農田上奔跑,以大麥和小麥為食物,冬天還要不停地在那寒冷的雪地上搜集糧食,夏天更是累得滿身大汗,和城市老鼠比起來,自己實在太不幸了。
聊了一會兒,他們就爬到餐桌上開始享受美味的食物。突然,“砰”的一聲,門開了,有人走了進來。他們嚇了一跳,飛也似地躲進牆角的洞裏。
鄉下老鼠嚇得忘了饑餓,想了一會兒,戴起帽子,對城市老鼠說:“鄉下平靜的生活,還是比較適合我。這裏雖然有豪華的房子和美味的食物,但每天都緊張兮兮的,倒不如回鄉下吃麥子,來得快活。”說罷,鄉下老鼠就離開都市回鄉下去了。
這則寓言使我們看到,不同個性、習慣的老鼠,喜歡不同的生活方式。即使人們都曾經對不同的世界感到好奇、有趣,但是,他們最後還是都回歸到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環境裏。
一隻羚羊看到大象把樹上的樹枝卷下來,並吃掉枝上的葉子。然後又走到河邊,用它的長鼻汲水,輕鬆愉快地向空中噴去。羚羊很羨慕大象所做的一切。於是它請求上帝給它一根長鼻子。它果真如願以償。羚羊高高興興地帶著長鼻子回到羊群當中,並且向大家展示長鼻的功用,羊群驚訝地著著它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