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 什麼是真的1(1 / 3)

為了一句謊言,就要說成千上百的謊言,隻有虛弱的靈魂才會如此。把一團尚未融化的雪當成手裏的武器,隻不過是一個臉弱的裝飾,是導演悲劇的禍根。

1.“懼怕真實”的真實

有位網友說,相當一段時間來,他讀報非常快,以至對自己的速讀能力感到有點不好意思甚至困惑了。後來他明白,他掌握了跳過套話空話的技巧。那些東西跳過去,那讀報怎能不快得驚人呢?於是思考時下我們怎麼說話。

某市的政府辦公廳副主任講過這樣一件事:他審讀手下一個剛畢業來的博士寫的一篇東西,是該市某某節開幕式上的領導講話,最後突然發現,那小子把前一年報上發表的講話原封不動抄了一遍!要不是這位副主任業務強,發現了,那笑話可就鬧大了。因為按程序,此件已過了處長這一關,再過他這一關,基本就沒關了。過後一想,那博士其實有點小聰明,入道不久,悟道不淺。壞就壞在他隻字不改。其實他隻要根據“形勢發展”,改動5%-10%的文字,就萬無一失了。後來他被貶去了某事業單位,聽說發展得還不錯,說明他不是個傻瓜。現在要是看到他,就建議他去開發一套各級領導講話的軟件,應該很有市場的。

眼下許多有一官半職的人(或者準確地說,他們的寫手),講話、寫文章,形式美講究得不得了,隨便多小的單位,多大的地區,都能折騰出個一二三四五來,工整得可以:突出一個“X”字,狠抓兩個“XX”,增強三個“XX性”,貫徹四個“XX方針”,實現五個“XXXX”;或者是:一個重點怎麼怎麼,兩個翅膀怎麼怎麼,三個支柱怎麼怎麼,四個輪子怎麼怎麼,五個渠道怎麼怎麼。這些講話就像各縣市的新房子新街道那樣雷同,“從天山腳下到東海之濱”,一個樣。這些官場駢文你除了能記住一二三四五,就不相信你還能記住點什麼。

學者肖雪慧把這種現象稱為“懼怕真實”,是非常深刻的見解。

奇怪得很,在我們這個很難稱得上有寬容美德的時代,許多人對各種文化背景下一般視為惡的虛假,卻表現出一種異乎尋常的大度。

心靈語思

為了一句謊言,就要說成千上百的謊言,隻有虛弱的靈魂才會如此。把一團尚未融化的雪當成手裏的武器,隻不過是一個脆弱的裝飾,是導演悲劇的禍根。

2.船到橋頭自然直

餐桌上,七八個漢子為打開一個惱人的酒瓶塞幾乎敗了酒興。

經過他們輪流折騰,現在那個軟木塞非但起不出,反而朝瓶內陷下去半厘米。有人提出應該用剪刀挑;有人則否定,認為木質疏鬆,不易成功。有人提出最好用一隻螺絲釘旋進木塞,然後用力拔出;還是有人否定,認為即使稍微朝下用點力木塞也會掉進瓶內。又有人認為最好的辦法是用錐子對著木塞朝瓶頸壁的方向用勁插入,然後可望將木塞隨錐子一起拔出。大家說主意雖好,可惜眼前找不到這種家夥。

再次折騰的結果是軟木塞沒有取出,卻掉進了酒瓶內。漢子們在一片惋惜中發現了事情的結果——酒能倒出來了。

在走了許多彎路之後,人們往往發現原來最不願意走的那條路竟是最好的路。這個世界上,最清醒的人應該是自己。而不是別人。自己不能選擇自己的路,豈不是一種悲哀嗎?

一位勤勞的農民,從自己的菜園中收獲了一個大南瓜,他又驚又喜把這個南瓜獻給了國王。國王很高興,賜給農民一匹駿馬。

這件事很決家喻戶曉。

一個財主開動了腦筋:獻個大南瓜,就能得到一匹駿馬,如果獻一匹駿馬,國王會賜給我多少金銀珠寶或美女呢?

於是財主向國王進獻了一匹價值連城的駿馬。國王同樣很高興,吩咐侍者:

“把那位農民獻的那個珍貴的大南瓜,賜予這個獻駿馬的人吧。”

不同的環境,造就不同的心態。心態在隨時變化。要隨時調整心態。那種見別人做什麼就想做什麼,不假思索的人,注定要事與願違。

心靈語思

機會麵前人人平等,但並非時時,事事如此,尤其是你貪圖欲望大增時,它不會給你更多。

3.自己的鼓勵

人無完人,在一些時候你做不好隻能說明你沒有去做相應的努力,別把天看的太高,保持一顆平常心,一切隻需要努力。

一個小女孩因為長得又矮又瘦被老師排除在合唱團外,而且,她永遠穿著一件又灰又舊又不合身的衣服。

小女孩躲在公園裏傷心地流淚。她想:我為什麼不能去唱歌呢?難道我真的唱得很難聽?

想著想著,小女孩就低聲地唱了起來,她唱了一支又一支,直到唱累了為止。

“唱得真好!”這時,一個聲音響起來,“謝謝你,小姑娘,你讓我度過了—個愉快的下午。”

小女孩驚呆了!

說話的是個滿頭白發的老人,他說完後就走了。

小女孩第二天再去時,那老人還坐在原來的位置上,滿臉慈祥地看著她微笑。

於是小女孩唱起來,老人聚精會神地聽著,一副陶醉其中的表情。最後他大聲喝彩,說:“謝謝你,小姑娘,你唱得太棒了!”說完,他仍獨自走了。

這樣過去了許多年,小女孩成了大女孩,長得美麗窈窕,是本城有名的歌手。但她忘不了公園靠椅上那個慈祥的老人。於是她特意回公園找老人,但那兒隻有一張小小的孤獨的靠椅。後來才知道,老人早就死了。

“他是個聾子,都聾了20年了。”—個知情人告訴她。

每一次鼓勵都是給孩子多創造一次機遇,孩子需要鼓勵,就如植物需要澆水一樣,離開鼓勵,孩子就不能進步。

一個人心中無愛、自私、狂妄,雖年輕亦老邁;反之,雖老邁亦年輕,即使“前路日將斜”,也有“野花啼鳥一般春”的境界。

50多年來,我最珍視的一件東西是我高中畢業的同學錄,其中很多惟有年輕人才寫得出的離情。每次展讀,心中都有海浪拍岸的澎湃。某同學寫給一位綽號“火車頭”的同學的贈言是:“好你這個火車頭,載著一車好東西開走了!”

多麼簡單而豐富!一句話就是一首生命之歌。

慷慨的造物者給每個人一車好東西,內容可能稍有不同,基本上是差不多的。當時我也有一車好東西:青春、健康、智慧、親人、朋友、很好的胃口、過得去的容貌。裝得滿滿的人生列車,就這麼自自然然地往前開。那時候若勉強說有什麼人生觀,大概是快樂的人生觀。

及至稍長,或遇高山,或遇急流,險阻重重,才知道這列火車不是一路順利的,必須開足馬力,添夠燃料才能開過去,這個時期的人生觀是奮鬥的人生觀。

然後有朝一日,發現列車的重量減輕了,這才恍然於造物者並非那麼慷慨,他其實是詭詐的,在我的列車開出的同時,便伺機把他給我的好東西一樣一樣地取走:青春不再、健康日衰、親人逝去、朋友遠離,我的列車幾乎空了。惟一他拿不走而仍留存的東西就是愛,以及由愛產生的一切;因為愛乃是自己所創造、所散發、所裝載。愛之為物,有光、有色,綿延滋長。若自己不放棄,它可以源源不斷,人生的列車永無空虛之虞。但此愛非單指男女之愛的情愛。我們女性的短處,常常會過分重視情愛,視為人生的惟一真實,它果然真實,卻非惟一。視為惟一的結果,一旦失去,列車就會失去平衡,甚至翻覆也說不定。此處談到的愛是指由諸般的愛彙集而生的工作之愛這個階段的人生觀可稱為愛的人生觀。

在生命漫長的海岸線上,我們可以看見許多擱淺在岩石或暗礁上的船隻,它們建造很美,而且裝備得也不錯,但就是無力航行,原因是缺少愛。我們看到不少破損的船,因為有愛還在激流中航行。

心靈語思

一個能夠尊敬別人的人,即使她身體不健全,但他(她)的精神卻是完美的,同樣也會贏得別人真誠的尊敬。

4.給自己增重

愛的力量是偉大的,偉大之處在於永遠與時間同步,是真理不會因時間流逝而“減肥”!

從前有一個小島,上麵住著快樂、悲哀、知識和愛,還有其他各類情感。

一天,情感們得知小島快要下沉了,於是,大家都準備船隻,離開小島。隻有愛留了下來,她想要堅持到最後一刻。

過了幾天,小島真的要下沉了,愛想請人幫忙。

這時,富裕乘著一艘大船經過。

愛說:“富裕,你能帶我走嗎?”

富裕答道:“不,我的船上有許多金銀財寶,沒有你的位置。”

愛看見虛榮在一艘華麗的小船上,說:“虛榮,幫幫我吧!”

“我幫不了你,你全身都濕透了,會弄壞了我這漂亮的小船。”

悲哀過來了,愛向她求助:“悲哀,讓我跟你走吧!”

“哦……愛,我實在太悲哀了,想自己一個人呆一會!”悲哀答道。

快樂走過愛的身邊,但是她太快樂了,竟然沒有聽到愛在叫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