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水泡做的花環
從前有一個國王,後宮的後妃為他生了一群白白胖胖的王子,好不容易,他最寵愛的妃子終為他生了一位晶瑩剔透的公主。國王非常疼愛小公主,視如掌上明珠,舍不得稍加訓責,凡是公主所要求的東西,國王從來不會拒絕,就是天上的星星,國王也恨不得攀登太空,為公主摘下來,點綴為彩衣。
公主在國王的嗬護縱容下,慢慢成長為豆蔻年華的少女,漸漸懂得裝扮自己。有一天,春雨初霽的午後,公主帶著婢女徜徉於宮中花園,隻見樹枝上的花朵,經過雨水的潤澤,花苞上掛著幾滴雨珠,顯得愈發的妖豔;蓊鬱的樹木,翠綠得逼人眼睛。公主正在欣賞雨後的景致,忽然目光被荷花池中的奇觀所吸引住了。原來池水熱氣經過蒸發,正冒出一顆顆狀如琉璃珍珠的水泡,渾圓晶瑩,閃耀奪目。公主人神忘我,突發異想:
“如果把這些水泡串成花環,戴在頭發上,一定美麗極了!”
打定主意,於是叫婢女把水泡撈上來,但是婢女的手一觸及水泡,水泡便破滅無影。折騰了半天,公主在池邊等得憤憤不悅,婢女在池裏撈得心急如焚。公主終於氣憤難忍,一怒之下,便跑回宮中,把國王拉到池畔,對著一池閃閃發光的水泡說:
“父王!你一向是最疼愛我的,我要什麼東西,你都依著我。女兒想要把池裏的水泡串成花環,作為裝飾,你說好不好?”
“傻孩子!水泡雖然好看,終究是虛幻不實的東西,怎麼可能做成花環呢?父王另外給你找珍珠水晶,一定比水泡還要美麗!”國王無限憐愛地看著女兒。
“不要!不要!我隻要水泡花環,我不要什麼珍珠水晶。如果你不給我,我就不想活了。”公主驕縱撒野地哭鬧著。
束手無策的國王隻好把朝中的大臣們集合於花園,憂心忡忡地商議道:
“各位大臣們!你們號稱是本國的奇工巧匠,你們之中如果有人能夠以奇異的技藝,以池中的水泡,為公主紡織美麗的花環,我便重重獎賞。”
“報告陛下!水泡刹那生滅,觸摸即破,怎麼能夠拿來做花環呢?”大臣們麵麵相覷,不知如何是好。
“哼!這麼簡單的事,你們都無法辦到,我平日如何善待你們?如果無法滿足我女兒的心願,你們統統提頭來見。”國王盛怒地嗬斥道。
“國王請息怒,我有辦法替公主做成花環。隻是老臣我老眼昏花,實在分不清楚水池中的泡沫,哪一顆比較均勻圓滿,能否請公主親自挑選,交給我來編串。”一位須發斑白的大臣神情篤定地打圓場。
公主聽了,興高采烈地拿起瓢子,彎起腰身,認真地舀取自己中意的水泡。本來光彩閃爍的水泡,經公主輕輕一觸摸,霎時破滅,變為泡影。撈了老半天,公主一顆水泡也拿不起來,睿智的大臣於是慈藹地對一臉沮喪的公主說:
“水泡本來就是生滅無常,不能常駐久留的東西,如果把人生的希望建立在這種虛假不實、瞬間即逝的現象上,到頭來必然空無所得。”
心靈語思
每個人都有美麗的夢想,當有這個夢想的時候,很多人就不遺餘力地去努力實現它。遺憾的是,能實現夢想的人很少很少。沒有實現夢想的人,往往是因為一開始就做了一件自己根本就無法做到的事情。
11.年輕的賣魚郎
一位年輕人靠著賣魚來為生,有一天,他一麵吆喝,一麵環視四周,注意看是否有人來買魚。
突然,一隻老鷹從空中俯衝而下,在他的魚攤咬了一條魚後立刻轉身飛向空中。賣魚郎很生氣地大喊大叫,可是,隻能無奈地看著那隻老鷹愈飛愈高、愈飛愈遠他氣憤地自言自語:
“可惜我沒有翅膀,不能飛上天空,否則—定不放過你!”
那天他回家時,經過一座地藏廟,他就跪在地藏廟前,祈求地藏菩薩保佑他變成老鷹,能展翅飛翔於天空。
從此以後,他每天經過地藏廟,都會如此殷切地祈求。
一群年輕人看到他天天向菩薩祈求,就很好奇地相互討論,其中一人說:“這位賣魚的人,每天都希望能變成一隻老鷹,可以飛上天空。”
另一人就說:“哎喲!他傻傻地祈求,要求到何時?不如我們來作弄作弄他!”大家交頭接耳,想了一個方法要欺負他。
第二天,其中一位年輕人先躲在地藏菩薩像的後麵。
賣魚郎來了,照樣虔誠地祈求、禮拜。
這時,躲在菩薩像後麵的那位年輕人就說:“你求得這麼虔誠,我要滿足你的願望,你可以到村內找一棵最高的樹,然後爬到樹上試試看。”
賣魚郎以為真的聽到地藏菩薩的指示,非常歡喜,趕快跑進村裏找到一棵最高的樹,然後爬到樹上。
那棵樹實在太高了。他愈往上爬,愈覺得擔心。
他爬上樹頂,向下看——“哇!這麼高!我真的能飛嗎?”
那群年輕人也跟著來看,他們在樹下故意七嘴八舌地喊道:“你們看,樹上好像有—隻大老鷹,不知道它會不會飛?”“既然是老鷹,一定會飛嘛!”
賣魚郎心裏很高興,他想:我果然已變成一隻老鷹了!
既然是老鷹,哪有不會飛的呢?
於是展開雙手,擺出展翅欲飛的架勢,從樹頂跳下去。
可是,怎麼不是向上飛,而是向下墜落呢?好怕啊!但是已經來不及了。
幸好,他落在泥漿地上,陷入爛泥巴和水草之中,隻受到輕傷。
那些年輕人跑過來,幸災樂禍地取笑他。
他說:“你們笑什麼?我是兩隻翅膀跌斷了,不是飛不起來阿!”
心靈語思
人與動物的區別在於人做人的事,動物做動物的事。有些事情雖然我們無法改變,但我們可以避免,與命運進行硬碰硬的;中突是愚蠢的。
12.把“如果”改成“下次”
一位精神病醫生有多年的臨床經驗,在他退休後,撰寫了一本醫治心理疾病的專著。這本書足足有1咖多頁,書中有各種病情描述和藥物、情緒治療力怯。
有一次,他受邀到一所大學講學,在課堂上,他拿出了這本厚厚的著作,說:“這本書有1000多頁,裏麵有治療方法3000多種,藥物10000多樣,但所有的內容,隻有四個字。”
說完,他在黑板上寫下了“如果,下次。”
醫生說,造成自己精神消耗和折磨的莫不是“如果”這兩個字,“如果我考進了大學”、“如果我當年不放棄她”、“如果我當年能換一項工作”……
醫治方法有數千種,但最終的辦法隻有一種,就是把“如果”改成“下次”,“下次我有機會再去進修”、“下次我不會放棄所愛的人”……
錢鍾書在《圍城》中講過一個十分有趣的故事。天下有兩種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後,一種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種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後吃。但兩種人都感到不快樂。先吃最好的葡萄的人認為他的每一顆葡萄越來越差。第二種人認為他每吃一顆都是吃剩留下的葡萄中最壞的。
原因在於,第一種人隻有回憶,他常用以前的東西來衡量現在,所以不快樂;第二種人剛好與之相反,同樣不快樂。
為什麼不這樣想,我已經吃到了最好的葡萄,有什麼好後悔的;我留下的葡萄和以前相比,都是最棒的,為什麼要不開心呢?
這其實就是生活態度問題,它決定了—個人的喜怒哀樂。
心靈語思
往事並不如煙,許多記憶讓我們無法釋懷,那些不愉快的正影響著我們的幸福,甚至造成心靈的障礙。別把自己沉浸在後悔和遺憾當中去,多想想那些下一步要做的。
13.勢均力敵的搏擊手
一位搏擊高手參加錦標賽,自以為穩操勝券,一定可以奪得冠軍。
出乎意料之外,在最後的決賽中,他遇到一個實力相當的對手,雙方竭盡全力出招攻擊。當對方到了中途,搏擊高手意識到,自己竟然找不到對方招式中的破綻,而對方的攻擊卻往往能夠突破自己防守中的漏洞。
比賽的結果可想而知,搏擊高手慘敗在對方手下,也失去了冠軍的獎杯。
他憤憤不平地找到自己的師父,一招一式地將對方和他搏擊的過程,再次演練給師父看,並請求師父幫他找出對方招式中的破綻。他決心根據這些破綻,苦練出足以攻克對方的新招,決心在下次比賽時,打倒對方,奪回冠軍的獎杯。
師父笑而不語,在地上畫了一道線,要他在不能擦掉這道線的情況下,設法讓這條線變短。
搏擊高手百思不得其解,怎麼會有像師父所說的辦法,能使地上的線變短呢?最後,他無可奈何地放棄了思考,轉向師父請教。
師父在原先那道線的旁邊,又畫了一道更長的線。兩者相比較,原先的那道線,看來變得短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