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愛國商人悲慟真情 五萬官兵死得冤枉(1 / 3)

劉阿榮吩咐購買棺木安葬死難員工,發放撫恤安置家屬。查理文報告嶽父:“按您說的辦,賬上錢不夠花”?老頭子回答幹脆:“向銀行申請貸款,你老子越炸越勇,隻要命還在,我們大不了重頭再來”。光華股份製,劉阿榮依舊家族經營,倡導用仁慈之心,安撫跟隨南征北戰的員工,扳起指頭數,從常州出發的僅剩兩百七十多名,這是公司的根,公司的魂,沒有他們,光華真的垮了。

大轟炸後事還沒處理完,劉阿榮收到妻子從常州寄來的信。

阿榮:您好!

提筆給你寫信,我的眼淚順著臉頰下顎落成兩條線,嘴和鼻子按捺不住哭出聲來,我們的媽媽,我尊敬的師母,民國三十一年四月二十二日去世了。

常州淪陷後,母親一直生病,醫院被日本人把持,說我們是抗屬,不接納母親住院。幾年來,母親一直躺在家中,求遍了方圓五十裏稍有名氣的中醫,妻和孩兒們使盡全力,熬藥煎湯堅持數年,始終未能讓老人家康複起來。

母親去世,家徒四壁,櫃子箱子抽屜一貧如洗,家中沒錢操辦道場,也沒錢超度老人的亡靈。好在街坊鄰居,舊時工友圍坐在她身邊,坐了整整一宿,作最後的訣別。墓地按你在家吩咐,老人安葬在嶽王廟後麵。

漢坤遠在美國,我沒告訴他,不知做得對不對,由您定奪。

另有一事不得不告訴你,母親生前吃藥,死後安葬,筆筆花銷,妻妾迫不得已,向鄰裏開口借取,累計一千大洋,望你諒解妻妾無能,請寄錢回家,償還鄰裏。

愚妻謝懷秀

民國三十一年四月二十六日。

妻子謝懷秀小時是劉阿榮父親的學生,夫妻二人算是同窗。劉阿榮學染布,拜師謝懷秀父親,婚姻般配,十分難得,收到來信,扼腕歎息。死難工友的安埋費,撫恤費,受傷工友的住院費,用光了公司資金,賬上現在空無一文。查理文申請貸款,銀行聽說光華挨炸了,降低信用級別,停止放貸。劉阿榮親自出馬,銀行職員說做不到主,行長經理躲著不見。回到家裏,飯吃不下,茶飲不進,感到事事不順,危難時節真情少,一時束手無策,胸口發悶發慌。坐在椅子上,回憶往事。

劉阿榮少年進謝師傅染坊當學徒,半年學會染布;一年熟悉染料成分;二年改進花色工藝;三年勸師傅開家布店,說染布賣布可以互相促進,哪種好賣就染那種。謝師傅看他為人誠實,聰敏好學,把獨生閨女許配給他,給他單獨開染坊,劉阿榮染出的布,色澤深的黝黑,紅的熟透,淺的鮮豔。十八歲那年,母親給他完婚,有了自己的家,染坊不斷擴大,十九歲開了幾家布店,在方圓十裏有了信譽。

辛亥革命爆發這年,常州城店鋪紛紛關門停業,認為改朝換代不知鬧騰出什麼花樣,做生意也是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裏,大多數人沒他有膽識。劉阿榮這年剛二十,血氣方剛的他讓青春做本錢,在常州城張貼告示:“大戰在即,布匹商販想盤清庫存的,可以折價盤給我劉阿榮”。告示貼出去,有布匹的老板覺得年輕人莫名其妙,以為劉阿榮串通革命黨,部分願意打折盤給他。夜裏,城外槍聲大作,幾發炮彈打進城裏,炸中的商鋪頓時灰飛煙滅,二天他繼續張貼告示,這次折扣更低了,有布匹的老板索性不管了,爭先恐後把布匹盤給他,現金一上午用完了。大街上傳聞清軍打敗了,變成了亂軍,劉阿榮相信革命軍既然能夠打敗清軍,就能鎮壓亂軍。坐守城裏穩如泰山紋絲不動。沒拿到現金的老板聞言亂軍來了要跑,找到劉阿榮,願把布匹百貨賒銷給他,他沒猶豫,老板們懷揣著劉阿榮寫的欠條跑了,布匹百貨統統折價歸在劉阿榮門下。腐朽的滿清政府在革命潮流麵前,瞬間衝刷塌陷了,常州城裏城外大炮轟隆隆響了兩天停了下來。這場疾風驟雨在常州城的結果是換旗,易幟,變服飾,城樓上大清黃龍旗換成辛亥革命五色旗,衙門裏知府變成市長,軍營裏總兵變成鎮守使,清軍變成革命軍,捕快變成警察。大小官吏趕緊換服飾,朝廷官袍要換中山裝,兵卒戰袍要換軍裝,衙門捕快要換警服,他盤下的布匹成了搶手貨,印染生意晝夜不停,縫紉大致不差就可交貨,雇請的員工忙得兩腳不沾地,劉阿榮眉開眼笑不亦樂乎。轉眼寒冬來臨,隨後年關將近,躲避戰火跑不動和沒有跑的人需要添製寒衣,養有大閨女小夥子的人家,需要娶媳婦嫁閨女,劉阿榮聞訊城裏生意要做,鄉下生意也要去,布匹批給貨郎挑下鄉去趕集,農戶手中隻有稻穀,劉阿榮用稻穀換布匹,直到布匹換完為止。二年春夏時節,糧價持續上漲,劉阿榮賣光手中稻穀,打折,賒銷,布匹換糧食,幾頭差價積累了第一桶資本金。

人要發財,錢來找你,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工業發達的歐洲遍地戰火,常州城的英國商人急著回家,劉阿榮買下英國印染機械,辦起自動化印染廠。花色品種打敗了土法染布,價格低廉打敗了進口洋布。隻是他賺來錢舍不得吃舍不得花,隻舍得進口機器蓋廠房。常州城他辦起一二三廠,外地分廠遍布上海南京杭州東南沿海十座城市,連鎖店鋪一口氣開了幾百家,遍布大城市小城鎮,不知不覺一不小心成了一家大公司。

日軍飛機轟炸常州時,一廠二廠被炸,他鎮定自如,將三廠的二百五十台織布機運往武漢,並入武漢四廠。遷廠搬家離開常州上海,商業銀行或是同情,或是失望,找到他把貸款還了走,銀行老板說話時抖抖顫顫,心有餘悸試探他說:“阿榮,你要走,我借你的貸款,本金還六成,利息不要了”。銀行老板萬萬沒有想到本利優惠索取貸款本金卻令劉阿榮大為不快,教訓他說:“您這老板目光短淺,對抗戰必勝缺乏信心”。銀行老板看劉阿榮不領情他的好意,肚子一腆反駁他:“別說大話,有本事來點實的”。劉阿榮賣掉庫存布匹和部分店鋪,本金加利息總共兩百三十萬銀元還個一清二楚,銀行老板啞口無言,許諾他抗戰勝利之日,你劉阿榮簽字我就放款,不要擔保不要抵押,消息推動了工廠內遷。日軍在杭州灣偷襲登陸,分廠設備來不及運走,他電報請國軍工兵把工廠全部炸掉,不給日本人留一間廠房一台機器一錠棉紗。真實的故事經過報紙媒體渲染,傳到蔣介石耳裏,委員長不得不為之敬佩和動容,稱讚他為:“傳奇商人,民族楷模”。

劉阿榮最敬慕的人是嶽飛,最喜愛的事是修建嶽王廟,一生信奉忠義二字,死了也想葬在嶽王廟後麵。今天,此時,他困境空前未有,錦上添花何須問,雪中送炭一難求?日機轟炸,廠房塌了,機器沒了,親自出麵低聲下氣求筆貸款,銀行認為他意氣用事,工廠沒有了!還給死難家屬發什麼撫恤金?一分錢也不放貸。女婿查理文講給銀行聽,淪陷區有家銀行承諾他嶽父勝利後簽名就放款,這些人聽了哈哈大笑:抗戰勝利在哪兒?你嶽父就是個大傻瓜,方腦殼。坐在椅子的劉阿榮想著想著,鼻息長歎,心如刀絞,我人還在,廠房可以建,機器可以買,人不能不穿衣服。嗟歎自己高山流水,人生路上知音難求,陽春白雪,曲高和寡,一口痰吐不出來,昏厥過去人事不醒,血脈直衝腦門,周身突發高燒,靈魂扶搖直上,望見天上母親依舊慈祥開朗,告訴他:“人生總是在不如意之中蹣跚前行,生活總是在困難之中獲得希望”。

嶽父昏迷不醒,查理文趕緊送醫院,手裏無錢,不得已把窘況告訴秘書長。接到報信,季學民立即趕到醫院,交上住院費和押金,吩咐醫生不要心痛錢,凡是需要錢才能辦的事,找我就行。

這幾天,各家報紙記者紛紛采寫轟炸新聞。報道上說這次轟炸炸死工友同胞600多人。炸毀兵工廠、紡織工廠、製藥廠、糧庫和各類倉庫151處,32萬平方米,軍需物資3萬多噸。寫完了轟炸,又寫老板們的議論和反映,老板們找到軍委會,要找陳誠補償點損失,由頭是這次損失巨大,有間諜提供了轟炸目標,情報的源頭,恐怕是知情者泄密或有人充當漢奸。

報紙輪番炒作,陳誠坐不住了,召集相關人員應付輿論,範子宿替劉阿榮出席。這位遠征軍總司令此時有些慌亂,說話牛頭不對馬嘴:“前線戰事吃緊,最近發生了許多大家感到不愉快的事情,我打聲招呼:此時最需要防範的是共產黨借機蠱惑人心,凡思想傾向共產黨的記者,你們一律不接受他們采訪,以免煽動民眾滋事。此次轟炸,是否是潛伏在重慶的日本特務機關提供了情報,還有待查實。警察局要勸告市民,不許造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