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是赤子誌竭忠誠 有誌者四海為家(2 / 3)

妻子沈嵐聲明丈夫範子宿是大陸公民,事情柳暗花明又一村。駐港專署按照請求,照會香港當局:必須確保大陸被綁架人員的人身安全!這照會,字字如鐵,沒有絲毫商量餘地。香港與大陸山連山,水連水,路連路,中央發了話,總督都害怕。總督不管尤蘭蓀怎麼說,連夜給警察局下令:盡快解救人質。

香港警察動真格,尤蘭猻隻好告知沈嵐,用贖金換人。匪徒取錢後揚長而去,季學民和範子宿被丟在大街上。左見庸、左見若、沈嵐把季學民和範子宿送進醫院,檢查結果:二人嚴重虛脫。

事情不能就此罷休,政務院駐港專署嚴正責令香港總督府:盡快破案,收繳髒款,抓住綁匪。警察們加班加點,幾個回合,幾經波折,警方破案了,抓了幾個蟊賊,一審,供出司馬文指使。尤蘭猻輸了,這次輸得切底,從滄白路到香港,他幾次敗北給季學民,為了不露馬腳,找到司馬文,一耳光,一槍滅了口。

沈嵐動用公司公款贖救範子宿,尤蘭猻一五一十告訴宋渙誌。對黑社會。他買通一些小馬仔到處轉播說:“大陸來港實業家太有錢了,這些人在香港就是些”冤大頭。讓官方、團體甚或個人,找到鴻昌會計公司來化緣和募捐,以此來證明綁架行為是為錢。範子宿還沒出院,每天來公司找左見庸募捐化緣的人絡繹不絕,攪得不勝其煩。

範子宿出院後,伯格特抓住機會,帶上左見若一同去拜訪,談話地點選在鴻昌會計公司辦公室。美國朋友到訪,範子宿感到蓬蓽生輝,直個說:“萬萬沒有想到,伯格特先生您會來這陋室。事先沒接到電話,沒有準備”。伯格特的個頭比範子宿高出一大截,範子宿在他麵前不知怎麼表現為好。

“範先生不必拘禮,我來,不是來看你的公司,我是來看你這個人”。伯格特優雅地與範子宿握過手,自己在客座沙發上坐下來。

左見若幫助範子宿研磨了咖啡,遞到伯格特,坐在傍邊。

“伯格特組長光臨,有何賜教?”範子宿畢恭畢敬問。

伯格特熟知中國禮儀,範子宿如此拘謹,知道自己在範子宿心中的印象良好。直言相勸道:“範先生這次遇險,夫人找到大陸駐港辦事處,聲明你是大陸公民。今天我到你公司談話,請把夫人無奈的話擱在一邊,以一個自由的知識分子,與我們合作”。

範子宿熟悉西方談話,伯格特要求排除沈嵐向政務院駐港專署的承諾,這件事非同小可。他試探性的回答:“沈嵐確是無奈之舉,我與你們有什麼合作?”

“定居,範先生打算定居何處?”

“我大部分資產在大陸,香港公司隻是子公司,定居何處?還沒最後確定”。

伯格特說:“範先生女兒在美國念書,你可以選擇美國!”

範子宿想起司馬文惡狠狠要他的去美國教書,原出自於此。說:“我現在年紀大了,學業荒蕪,經不起折騰”。

伯格特說:“我記得在重慶時,範先生撰文痛恨黨爭。你知不知道蘇聯搞黨製,比國民黨厲害,資本家工廠家產沒收,態度不好的要關押殺頭。中共聲明要區別於蘇聯,那是因為中國經濟底子薄,民眾素質落後,江山坐穩了,肯定容不下你。別看國民黨綁架了你。綁架你的人,隻要你的錢,不要你的命”。

左見若是個聰敏人,清楚伯格特帶她來的用意,在一旁勸說範子宿:“沈嵐的聲明,你可以說你不知道。伯格特先生很看重你,希望你選擇定居美國,你們一家人聚在一起。到時我們朋友之間也有個照應”。

“見若定居美國?”範子宿問。伯格特微微點頭說:“左女士這麼優秀,我們當然歡迎”。

女兒是範子宿的心頭肉,隨時放在心上,拜托說:“見若去了美國,記住抽空去看看小女”。

左見若理解這番心情,說:“範哥,照看侄女是朋友應盡的職責,朋友再好,不能替代父母的關心”。

對伯格特,範子宿曾視為知音,可綁架好像跟他有點關係。共產黨許諾公民自由,保護民族資本,怎麼落實法,他拿不準,左見若參合其中勸說使他猶豫彷徨,回話說:“何去何從,必須與沈嵐商量,這畢竟是一家人的事”。

伯格特不要範子宿馬上答應,再說去了幹什麼,還得把範子宿和左見若蒙在鼓裏,話說到此,起身告辭了。

宋渙誌機會來了,沈嵐和左見庸私自動用公司公款做贖金,他找來律師,向香港法院狀告範子宿、左見庸二人挪用公款,侵害股東權益,他要追加投資,成為大股東。孔克朗聽說了,落井下石,狀告範子宿違法吸收公眾存款。法院很快判決下來,準許原告訴求,範子宿、左見庸失去第一、第二股東地位,承擔巨額罰款。

法院判決給範子宿澆了一盆冷水,挪用公款是什麼事由?辛辛苦苦打造的企業轉眼之間被宋渙誌控股,董事長位置旁落,還要繳納罰款。按宋渙誌的性格,自己失業了。回到家裏輾轉不能入睡。留香港,兩手空空;回大陸,孩子在異國他鄉;去美國,得重頭再來。四麵楚歌,內心透心冰涼,他沒找季學民商量,因為商量隻有一種結果,回大陸。香港的心血怎麼能不打水漂?他想不出一個萬全之策,一連幾天不回家,晚上睡賓館。香港沒他立足之地,去美國還是回大陸,他在十字路口上徘徊,季學民靜靜地在他家住著吃著,等他回來攤牌。

傅紫玉在民航工會,參加組織起義,她將隨起義飛機回北京,臨別看望季學民。沈嵐這幾天心情煩透了,丈夫不回家,有苦不向她說,在家裏就想找人發脾氣。見了個頭高高的,年輕漂亮的,穿著時髦的空姐來找季學民,一臉不高興,把傅紫玉堵在門口,不讓進屋,編造個理由說:“綁匪釋放季學民後,他得了傳染病,住進了醫院,醫生不準她見任何人”。

傅紫玉不明白沈嵐這種優雅女士,不讓進屋坐為何,還咒罵季學民。隻好說:“請你轉告季老師,有位叫傅紫玉的來看他”。沈嵐嘴上同意,隨意笑了笑,心想做夢去吧,我會把這種信轉告給他。

劉阿榮收到三封信,一封是光華公司工會寄來公司1949年財務結算,淨盈皮棉1000擔。他看了感慨地說:“不容易呀!大軍橫渡長江,烽火連天,改朝換代,還有盈利”。共產黨發展工業是有能力有智慧,開始思考打算怎麼回大陸,不能空著兩手回去,得要有所作為,否則,怎麼配的起“愛國人士”這個稱謂。

二封信是小玉寫來的:

劉董、劉伯伯:

我是小玉,我的話,你信嗎,我相信你會信。南京完璧回到人民手裏,上海完璧回到人民手裏,光華完璧回到我們手裏。為讓人民的財產少受損失,解放軍犧牲了很多戰士。您曾經說:光華是全體員工的,也是中華民族的,為表示這一點,抗戰重慶,您和員工一起吃食堂,您和員工一起領工資吃飯。師傅們說,遷川從常州出發,近千名員工。日機從南京追著轟炸,到了重慶,剩下五百多人,以後遭受轟炸,我失去父親,你失去員工,抗戰勝利,回到常州隻剩二百七十人,勝利來之不易。這些故事我們講給軍代表聽,軍代表相信,說民族有這樣的資本家,是民族的驕傲。政府希望您回來,我們希望你回來。您說要讓全中國的人衣能遮體,穿戴四季分明,姑娘花枝招展,老年穿戴保暖,希望您說到做到。

劉阿榮看畢,想起遭受日機四次轟炸,死難七百名員工,老淚縱橫。

三封信是光華美國公司寄來的,信中告訴他:“美國公司為新中國獻份禮物,岱字棉種496噸。收購棉種是在當地華僑協助下完成的,為避開美國政府幹涉,以印度進口棉種的名義,由副經理左佳佳親自押運,已經從舊金山出發,準備在香港轉運去青島”。在美公司這番作為,不亞於收購日偽工廠。劉阿榮欣喜若狂,算計優良棉種如若讓一畝地多產十斤、十五斤皮棉的意義。心花怒放,喜形於色,左佳佳回國,兒子的婚事有了著落。找謝懷秀念叨:“在美國的員工,都想法回大陸,共產黨有感召力啊”。在家按捺不住喜悅,立即複信:

“左佳佳侄女,你好,渝州一別,轉眼八年,想必你婷婷玉立,長大成人了。在美員工心向大陸,人心所歸,不可逆轉。老夫因病暫羈香港,聞訊借光,不勝榮幸。順致,歸途平安”。信,左佳佳肯定收不到,心要盡到,這就是劉阿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