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七章 做人恰到好處做事滴水不漏1(2 / 3)

有一天,主人又出門去了,因遇大雪,耽誤了回程,第二天才趕回家。當他進門一看,屋子裏到處是血,往床上一看,床上也是血,孩子卻不見了,而狗卻滿口也是血,主人發現這種情形,以為狗性發作,把孩子吃掉了,大怒之下,拿刀向著狗劈過去,狗死了。

之後,忽然聽到孩子的哭聲,他到處找,才在床下找到滿身是血的孩子。洗去血跡才發現孩子毫發無傷。而門後麵有一隻渾身是血的死狼。

在不了解的情況下最容易發生誤會。而一旦有了誤會,就隻想到對方的千錯萬錯;這樣,會使誤會越陷越深,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7一雙“牛皮鞋”

有一個國王統治著一個很富足的國家。一天,心血來潮的他徒步來到一個較遠的地方散步,返回時,國王感到他的腳疼痛萬分,因為所行之路崎嶇不平,沙石遍布。於是國王下令將全國道路統統鋪上皮革,盡管,這需要成千上萬張牛皮,需花費大量的資金。

一位謀士鬥膽向國王建議道:“英明無比的國王陛下,您沒有必要花那麼多無謂的冤枉錢啊,您隻需割下一小塊牛皮,包著您尊貴的龍足,就可以起到同樣的效果。”

國王驚訝不已,很快就接納了謀士的建議,為自己製作了一雙“牛皮鞋”。

讓環境改變還不如讓自己改變。

8學會欣賞他人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獵時無意間撿到一本皺巴巴的《現代人》雜誌。他隨手翻了幾頁,竟被一篇題名為《童年》的小說所吸引。作者是一個初出茅廬的無名小輩,但屠格涅夫卻十分欣賞,鍾愛有加。

屠格涅夫四處打聽作者的住處,最後得知作者是由姑母一手撫養照顧長大的。屠格涅夫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達他對作者的欣賞與肯定。姑母很快就寫信告訴自己的侄兒:“你的第一篇小說在瓦列裏揚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大名鼎鼎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便稱讚你。他說:‘這位青年人如果能繼續寫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

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後驚喜若狂,他寫這篇小說本是因為生活的苦悶而信筆塗鴉打發心中寂寥的,由於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賞,竟一下子點燃了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價值,於是一發而不可收地寫了下去,最終成為具有世界聲譽和世界意義的藝術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爾斯泰。

社會生活中,欣賞與被欣賞是一種互動的力量之源,欣賞者必具愉悅之心,仁愛之懷,成人之美之善念;被欣賞者必會產生自尊之心,奮進之力,向上之誌。因此,學會欣賞應該是一種做人的美德。

9驕傲的獅子

一頭獅子早上醒來,自我感覺好極了,力量和驕傲充滿了他的身心。他開始在叢林裏遊蕩。獅子首先遇到一隻兔子。

他向兔子大吼:“誰是叢林之王?”

兔子戰戰兢兢地說:“是您,大王!”

獅子又遇到一隻猴子。他向猴子大吼:“誰是叢林之王?”

猴子用顫抖的聲音說:“是你,我尊敬的大王!”

然後獅子遇到了一頭大象。獅子向大象狂吼:“誰是叢林之王?”

大象沒有回答,用長鼻子卷起獅子,在大樹的樹幹上敲打了幾次,又把獅子狠狠摔在地上,幾乎把他踏成一張獅毛地毯,然後揚長而去。

灰頭土臉的獅子跳起來,對著大象的背影大吼:“雖然你不知道答案,可也用不著惱羞成怒!”

有良好的自我感覺並沒有錯,問題在於首先不要到處炫耀,其次不要輕易向人挑釁。

10秀才過河

古代有個秀才,一天,穿了一套新衣服,背著一個包袱,來到渡口,找到一個船夫替他撐船過河。

船夫看他穿著新衣,心裏想秀才包袱裏肯定裝了不少金銀財寶,便想等船到河中央時,將他謀財害命。秀才坐在船尾,看船夫不住飄過來不懷好意的眼光,知道他心中有邪念,便故意叫著說:“好熱呀!師傅,要不要我來幫你撐一會兒船?”說著,一麵當船夫的麵,把身上的衣服一件件脫下來放在船板上。

船夫看他放下衣服時,並沒有錢幣的聲音,知道他身上沒有財寶,便打消了搶劫的壞主意。

身處陷境,貴在冷靜。隻有在冷靜中才能想出好辦法。

11偉大的外交官

晏子奉命出使到楚國,楚國人看晏子身材矮小,故意不開大門,隻開旁邊的小門讓他進城。

晏子知道楚國人故意侮辱他,便不肯進去,說:“出使到狗國才開狗門。今天我是到楚國,不應該走這個門。”帶路的人這才開大門讓他進去。

等見了楚王,楚王故意譏笑他說:“齊國難道沒有人才嗎?為什麼會遣你來?”

晏子回答說:“齊國的國都很大,人民多到張開袖子便足以乘涼,流汗便像下雨的程度,怎麼會沒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