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又問:“那為什麼派你來?”
晏子回答:“齊國派任大使,是看情形而定的。賢能的人出使君主賢明的國家,不賢能的人出使君主不賢明的國家。我是所有外交使節中最沒有才幹的人,所以被派到楚國來了。”
晏子以他舉世無雙的口才,把楚王不友善的嘲諷不客氣地駁回,不但為自己出了一口氣,也替國家爭光,真可以算是曆史上最偉大的外交官之一了。
我們待客,應該殷勤有禮,使客人有賓至如歸的感覺。不可以像楚王一樣言語尖酸刻薄,結果到頭來不但譏笑別人不成,反而自取其辱。
12貧嘴鸚鵡
山上的小屋裏住了一個獵人。獵人養了一隻老鷹和一隻鸚鵡,還教會鸚鵡說話。閑暇時,獵人也喜歡逗弄鸚鵡,消磨時間。
獵人帶著老鷹和鸚鵡逛市集。一不小心,獵人在途中滑了一跤。滑了一跤不打緊,原本停在他肩上的老鷹受到驚嚇,急忙飛起,利爪不小心把獵人抓成大花臉。
於是,獵人不由得和鸚鵡嘀咕,數落老鷹的不是。
鸚鵡說:“我平常看老鷹就一臉凶巴巴的樣子,雖然他能幫你打獵,但主要還是你出力;我看啊,倒不如養幾隻雞,雞不但溫馴,你打獵時,雞還能生蛋,一舉兩得。”獵人聽了,心裏受到鼓動,在市集就用老鷹換了五隻雞。回到山上,獵人照鸚鵡的方式打獵、養雞。
沒有老鷹的幫忙,獵人無法掌握獵物的行蹤,以至於整個夏季秋季都沒什麼收獲。冬天到了,不習慣山區氣候的雞不但未如期繁殖,反而在嚴冬中一隻隻倒下。沒有收獲的獵人自己要過冬已經很難了,沒辦法管鸚鵡,結果鸚鵡沒有撐過嚴冬。
不要一味地毀謗、中傷別人,最後受傷的很可能是自己。
13鏡子裏的狗
一隻流浪狗無意間闖進一間四壁鑲著鏡子的屋子。它看到四周都是狗,不禁大吃一驚,便齜牙咧嘴,發出陣陣低沉的吼聲。而鏡子裏所有的狗,看上去都十分生氣,紛紛露出怒吼的麵孔來,那隻狗一看,嚇得不知所措,開始繞著屋子跑起來,一直跑到體力透支,倒地死亡。
假設要是這隻狗能夠試著對鏡子搖幾下尾巴,情形就會完全改觀,因為鏡子裏的狗,必然會回報它同樣友善的舉動。同樣,在你的生活中,試著對你所處的惡劣環境或人們,更主動地表達心中的善意,情形也必會有所改變。
生活就是一麵鏡子,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14馴服獅子的王後
從前有個王後,因為國王又有了位美麗的妃子而受到了冷落,王後因而煩惱憂愁。於是,她乞求神給他幫助,教會她一些方法。神思索了一會兒對她說:“我也許能幫你,但是在教會你方法之前,你必須親自從活獅子身上摘下三根毛與我交換。”
王後高興地答應了,但獅子那麼凶猛,吼叫起來人都被嚇破了膽,怎麼敢接近它呢?但是為了挽回國王的心,她還是想到了一個辦法。
第二天早晨,她早早起床,牽了隻小羊便上山了,遠處看見一隻獅子朝她走了過來,向獅子招了招手放下小羊,便回去了。以後每天早晨她都要牽一隻小羊給獅子送過去。
不久,這頭獅子便認識了她,並開始對王後友好起來,一見到她來了便開始向她搖尾巴打招呼,並走近她,讓她敲它的頭,摸它的背。
王後知道獅子已完全信任她了。於是,有一天,她細心地從獅子身上拔了三根毛,激動地把三根毛送到了神的麵前,並講述了經過。神笑了起來,說道:“以你馴服獅子的方法去馴服你的丈夫吧!”
善待他人,連馴服獅子都可以做到,世間還有什麼做不到的呢?善待周圍的一切,周圍的一切都會報以友善的反饋。
15醜陋的雞
有位養雞場的主人,一直都很討厭傳教士,他總覺得多數傳教士講的是一套,實際上做的又是一套。為了滿足“替天行道”的正義感,養雞場主人有事沒事就散布傳教士的壞話。
一天,有一位傳教士上門,說要買隻雞。這個人隻能忍著不快,很不痛快地說:“自己去到雞棚挑吧。”這個傳教士在養雞場挑了半天,卻挑出來一隻毛掉得差不多,醜陋極了的跛腳公雞。這個人奇怪得很,便問他為什麼挑這隻雞。
傳教士回答說:“我們想把這隻雞買回去養在修道院裏,告訴大家這是你的養雞場裏養出來的雞,為你做些宣傳。”主人一聽就急了,連忙搖手:“不行,不行!我這養雞場裏的雞,漂漂亮亮、肥肥壯壯的,就這一隻不知道是怎麼搞的,一天到晚愛打架,才會弄成這個樣子,還是我給你挑隻好的吧。”
傳教士笑嘻嘻地說:“對呀,確實有少數幾個傳教士行為不檢點,但你卻以他們為傳教士代表,對我們來說,也同樣太不公平了吧?”
養雞場主人這才明白自己錯了。
換位思考可以得到更正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