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金榜作文(1 / 3)

青春是美麗的,美在熱血沸騰,美在壯懷激烈。正當改革時代,我們熱血青年,應該譜寫出壯麗的青春之歌。作為中學生,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我們應該刻苦學習,打好基礎,掌握為人民服務的本領。還應該對工作、對學習、對生活充滿信心,充滿熱情。讓我們的青春像一團燃燒的火,一輪滾燙的太陽,為祖國,為人民發出最大的光和熱。

另類

甘肅 李貞

另類,字典上沒有這個詞條。

另類,它的意思隻能憑直覺去感受。

另類,我第三遍念到這個詞的時候,本來便細若遊絲的那一點關於“另類”的概念就徹底模糊了,腦子裏隻剩下空空洞洞的兩個大字——另類。

到底什麼是另類?

一個同學剛剛寫過一篇同樣題目的文章,那個同學是個有著敏感音樂觸角的人,我私底下認為他較我更有寫這一題目的底氣和資本。我也曾經很懷疑我重複一個別人剛剛寫過並且頗為成功的題目是否明智。可是我對自己說,寫下它吧,既然它是你想要表述的感受,況且——三毛就曾以劉墉的一篇散文裏的一個詞“不負我心”為題目,寫了一篇散文,那我用別人的題目又有何不可?

另類,似乎是一個由來已久的詞了。我跑去問媽媽,問她關於這個詞的第一感覺,她竟然回答說這詞是用於某些“壞分子”的,比如六七十年代的“黑五類”,是貶義的。我覺得這個答案很模糊,便去問自修古代漢語得過78分的老爸。他很肯定地告訴我:“另類”就是“與眾不同”,以前沒有用過。

“另類”就是“與眾不同”?有道理嗎?

這麼看來我不另類,因為在寫一篇小小的文章的事情上我還要找出前人重複他人的例子以求心理上的安慰,如果有人跟我一樣便心安,否則便惶惶然——顯然跟“另類”不搭界。

另類,應該是個近些年才興起的新詞,而且絕對不屬正統,因為直到1998年版《現代漢語詞典》上都找不到這個詞。

憑感覺說,另類,應該是形容一種不歸於大眾的,有些叛逆的,但似乎又並不緊跟潮流的人生態度。它不同於那種一般意義上的與眾不同,它似乎是一種與大眾生活並列的另一種色調的生活方式。說起另類,念出這兩個以“L”音開頭的字,我想到的是灰與紅兩種顏色,深淺不同的紅,濃重的亮紅和血紅,想到的是先鋒派的文學作品,那種頹廢的文風和它所描述的頹廢的生活,想到的是一張男性麵孔加一頭長發……有同學告訴我說搖滾樂手留長發是為了懷念英國中世紀的美好社會——給我烏托邦的感覺……也想到了畢加索的立體派作品:被分割的人臉,大大的眼睛,雜亂的布局,怪異的感覺……總之是一種並不激進的,很平靜甚至平靜得有些冷冰冰的感覺。

另類很容易讓我想到“酷”,因為我覺得它冷;但另類不是酷,酷是一種造型一種性格,但另類不是。另類完全是另類的,從另一種意義上說,酷是能為大眾所欣賞和接受的,而另類不一定。前些日子一位朋友的一篇風格怪異的文章發表在校刊上,平鋪到底、波瀾不驚地敘述生活中某個片段的瑣碎小事,純粹的敘述,就好像一個漠然的人用漠然的目光視察四周。讀下來,四個字:頹廢風格。許多同學不能接受這種怪異的風格,他們稱之為:另類。看來,另類也不僅僅在於生活方式,它是一種通常不能為大眾所理解的風格。

這的確不是一個我所擅長的話題。因為我實在不屬於另類的群體,也沒有機會體會那種獨立於大眾之外的生活方式,甚至對另類不甚熟悉。因為周圍似乎找不到一個讓我覺得真正屬於另類的人以供參考。

我隻能用陌生的筆觸,寫下一個“外行”對於“另類”的直覺。

另類也不完全是沉靜的,正如灰和紅兩種顏色,灰是那種奇怪的特殊的沉靜,而紅是沉靜中的激情。另類的人經營著他們獨特的生活理念,從而創造出另類的文化。

另類不完全是消極的。另類的人對事物往往有著與常人不同甚至相悖的觀點,這些觀點可能更為大膽,更為放縱,從而也可能更為真實。

另類,是一種少數人的文化,正因如此,才能被稱為另類。其實在我看來它是另外一種形態的生活,而就另類者本身而言,這種狀態是正常的。

我看另類,就好像洋人看京戲,外行的看法,隔岸的觀望。

而另類看我的目光,不知又是怎樣。

亮點評析

“另類”這個詞語已經越來越深入到我們的生活中了,關於另類的說法,真是眾說紛紜,小作者從追問“另類”的內涵入手引出關於“另類”內涵的思考,然後從幾個角度評價“另類”的思想內涵以及具有“另類”思想的人的行為特征,辯證分析了“另類”和“酷”的區別。

防治人類的第五大汙染——說髒話現象透析

吉林 李威

汙水、廢氣、廢物和噪音並稱為社會的四大汙染。其危害之大,人們已深有體會,不必細說。可是,不知諸位是否意識到,在精神、物質文明均已進步的今天,有一種精神汙染在潛滋暗長,而且大有昭著之勢,不少人已深受其害。這就是被我稱為“人類第五大汙染”的說髒話現象。

在許多場合,隻要是人稍微多一些,就能聽到或多或少的髒話,真令人難以忍受!

如果說這種現象在某種意義上說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因為人的思想水平、文明程度有差異),無法避免,那麼,聖潔的校園竟然也受到了同樣的汙染,難道還不令人汗顏嗎?

一個調查報告顯示:某校某班的61人中,竟有45人有意識地說過髒話。當提到說髒話的原因時,竟有一男生直言不諱:“髒話嘛,該說的時候一定要說,否則會被看扁的!”

天哪!看來,當今的中學生已經拿是否說髒話來衡量一個人的膽魄了!這是什麼邏輯!看來,髒話汙染已對中學生造成了很深的危害。這種汙染若是再蔓延下去,後果將難以想象!

當代中學生是祖國明天的希望,是未來世界的主宰,如果他們滿口汙言穢語,那麼,將來的社會豈不要……

我不敢想象,若照此發展下去,我們的生活空間將是怎樣的汙濁,人類又將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息呢?

語言,標誌著一個人的思想水平及文明程度。說髒話,不僅損壞了自己的形象,同時也對他人造成了汙染,所以,說髒話是“人類的第五大汙染”並不為過。隻有盡快杜絕校園髒話現象,才能讓“聖潔”的稱謂名副其實。

防治髒話汙染的蔓延勢在必行!除此之外,我們別無選擇。

亮點評析

文章觀點新穎,把髒話與汙水、廢氣、廢物、噪音並稱為五大汙染,並列舉了當前髒話泛濫的現狀和分析了說髒話帶來的惡果。作者由現象到本質逐層深入地分析髒話現象,給人警示。

“麵子”問題

湖北 周淩

當今社會,有一個問題已是越來越嚴重,然而人們對這個問題卻漸漸習以為常了,這就是“麵子”問題。

在街上:“嘿,給我點兒麵子嘛!”“怎麼,不給麵子?”官場上:“看在我的麵上……”“不看僧麵看佛麵”,如此等等,我們不難看出“麵子”已充斥了當今社會。

那麼究竟什麼是“麵子”呢?究其本意,大概是個人所享有的威望和聲譽吧。但在當今社會中普遍存在的“麵子”卻有著不同的內涵。如今的“麵子”問題是個人虛偽心理,是個人自負、自卑的一種極端的態度。講“麵子”就是不講實幹精神,而指望投機取巧;講“麵子”就是不從實際出發,主觀地看問題;講“麵子”就是想讓事隨己願,不能有絲毫的偏差。說到底,“麵子”問題就是個人主義在當今社會泛濫的一個嚴重問題。

人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虛榮心,這本無可厚非,然而讓虛榮心無節製地發展,以致做任何事的出發點都是“這樣做是否符合自己的身份,是否有麵子”,成了“事無巨細,麵子第一”,這樣危害就大了。

第一,處處講“麵子”,勢必先考慮自己,把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不願放下“麵子”去為大家服務。這樣定會造成個人主義的泛濫,從而對國家,對整體利益造成損害。有了講“麵子”,隻會見小利而忘大利。

第二,處處講“麵子”會使人思想產生惰性,失去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如果一個人時時想著“我這樣真有麵子”,他便會滿足於這種有“麵子”的現狀,不思進取;如果他隻時時想著“我這樣真沒麵子”,他便會開始自卑起來,從而以一種消極的態度去麵對人生。

第三,處處講“麵子”會使人們之間的感情褪去真實的色彩,人與人之間沒有了真實的感情,見到的隻是戴著麵具的軀殼。這樣同不要“麵子”有何區別呢?

第四,對學生的危害十分明顯,學生講“麵子”的直接危害就是攀比之風的盛行。別人穿得好,我沒別人穿得好,我便沒“麵子”;別人吃得好,玩得好,我不如別人,我也沒有“麵子”。這樣比下去,學生的精力還有多少能用在學業上呢?如果說金錢是使學生走向歧途的特質誘因,那麼,“麵子”問題便是使學生走向墮落的一種“精神鴉片”!

綜上所述,“麵子問題”的危害之大,說其可以“禍國殃民”,也不為過矣!國家的前途,應該是真實的;人們的交往,應該是坦誠的;學生的學習,應該是專一的。而要做到這點,便不能讓“麵子”問題再擱在那兒聽之任之。

“麵子”問題已如此嚴重,就要正視這個問題,而不能再避而不談了。為了你、我、他,為了這個社會,為了我們的國家,請放下“麵子”,解決“麵子”問題吧!

亮點評析

文章分三個部分來對“麵子”問題進行論述:第一部分提出“麵子”問題是當今社會一個越來越嚴重的問題;第二部分分析了“麵子”問題的實質就是個人主義在當今社會泛濫的一種表現,並指出“麵子”問題帶來的危害;第三部分是呼籲社會重視並解決這個問題。文章層次清楚,語言犀利。

追求“綠色”財富

暢想

時至今日,環境汙染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就是財富,也在人類逐漸進入文明時代的過程中受到了汙染。

“怎麼會呢?”你可能會覺得奇怪。那麼請問,貪汙受賄得來的錢財是不是汙染了的財富?毒販子們得來的錢財是不是汙染了的財富?盜取公共財產的財富不是嗎?以權謀私換取自己享樂的財富不是嗎?販賣人口牟取暴利是不是得到了血淋淋的財富?我們能說這些都是幹淨的嗎?我們可能會咬牙切齒,恨之入骨。他們為了自己的享樂而不顧別人的死活,將自己的決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這是何等的殘酷!人們麵對環境汙染,提出了綠色環保。我希望人們,麵對財富汙染,能夠保留自己純美的心靈和健康的思想,去追求綠色財富。

金錢是財富,健康是財富,知識是財富,磨煉是財富。活著本身就是一種財富,而勇敢拚搏的精神更是一種財富。隻要是沒有經過汙染的財富,我們都可以而且應該去追求。生命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而追求財富是我們活著的根本目的。藝術家追求藝術境界的空靈化,作家追求用文字表現出人生更深層的哲理,教師追求自己桃李滿天下,軍人追求拋灑熱血報效祖國……他們所追求的都是綠色財富。必要的物質財富是人生存的基礎,而精神上的財富是人生命提升的重要保證。作為物質財富的金錢,是我們美好生活的前提和基礎,何況我們又處在一個經濟社會裏,處處都會用到金錢,所以我們不能否定財富。對待金錢要有“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態度。否則,它將成為萬惡之源。

我認為,在這個越發物化的世界中,人應該走向自己的心靈深處,追求精神的財富,因為這才是最根本的,是一種綠色財富。我們無論信仰什麼,都別信仰金錢;無論擁有什麼,都別擁有邪惡!人該滿足的是自己的心,而不隻是欲望,應時刻保持自己的頭腦清醒。要做到頭腦清醒,首先,必須立身固本,清除貪婪之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具備一定的防腐能力,提高自己生命的質量,那麼,綠色財富就會悄悄問候你了。

年薪60萬元的總經理布洛克對親人說:“我不想等將來回首往事的時候,發現自己除了錢之外什麼也沒有。”於是,他在一所中學謀得了一份年薪僅為2萬元的工作。他的行為更說明了單純的金錢並不能算作真正意義上的財富,真正意義上的財富是一種精神上的充實和樂觀的生活態度。

讓自然重現它綠色的生機。

讓財富建起一座綠色的寶塔。

亮點評析

習作的論述頗具條理性。首先從反麵舉出某些人“為了自己的享樂而不顧別人的死活”的例子,然後用藝術家、作家等人的例子從正麵作論證,最後才寫出“我”的觀點和建議。為了證實本文的中心論點“真正意義上的財富是一種精神上的充實和樂觀的生活態度”的正確性,作者還找來了“年薪60萬元的總經理布洛克”的話和他的實際行動作支撐,使本文更具說服力。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

江西 佚名

網絡已成為當今的一個流行詞彙,過去人們常用“你吃飯了嗎”打招呼,現在好多改為“你上網了嗎”,這個轉變,體現了社會的進步,科學的發展,新時代的誕生——網絡時代。網絡已成為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了解外麵世界的途徑,其重要性越來越顯得其具有不可替代性。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事物就像一把雙刃劍,具有兩麵性,既有其有利的一麵,也有其弊端的一麵,那麼如何看待網絡這把雙刃劍?

筆者認為,首先上網可以拓展視野,拓寬我們獲得知識的途徑,比如,我們足不出戶,可以聆聽名師的講授,查閱豐富的資料,了解國內外大事,遨遊於知識的海洋,使有限的精力得到延伸。並且上網學習可使我們變被動為主動,充分發揮我們的主體作用,在網校上進行學習,可以毫無顧忌地發問,直到弄懂為止,有時課本上一些枯燥呆板的知識在網上變得趣味橫生,從而使學習的積極性大為增強;其次網友間交流思想,探討人生,以解憂愁,啟迪心扉,同時可克服麵對麵的膽怯心理和羞忸之情,使大家樂於參與、樂於展示自我,從而提高學習能力和交流能力,以上是其利。另一方麵由於國家對網吧的管理還存在著諸多不足,加之一些網吧老板見錢忘“德”,誘惑人們光顧非法網站,致使其沉溺於一個虛擬世界不能自拔;再加之我們中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群體,身心發展具有不完善性,自製力差,依賴性強,辨別是非的能力弱,使我們有時不能正確處理上網問題,比如有些人過分迷戀網上聊天、遊戲,造成精神空虛,歪曲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有些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以上是其弊。

記得曾和一個朋友討論問題時說過的一句話:“網絡是一把雙刃劍,美麗卻擁有著毒性。”如今,網絡以不可阻擋之勢走進了我們的生活。對於我們中學生上網問題,宜疏不宜堵,關鍵在於正確引導,一分為二地看待網絡的影響,取其精華為己所用,爭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亮點評析

這篇文章,能緊扣“網絡是一把雙刃劍”來展開議論,切合題意。文章首先論述了網絡有利的一麵;接著從反麵論述了網絡有弊的一麵。全文材料豐富,結構嚴謹,語言流暢,感情真摯。

信息時代更需要什麼

王歡

看著從家家戶戶伸出的粗細不等的電話線,想著我們上空無時無刻不在發出的傳呼信息,以及那些剛放下電話又打開電腦的忙碌的人們,我不禁自問:信息時代更需要什麼?

信息時代是科技高度發達、信息傳輸高度迅捷的時代。然而科技完成了時間上的超越,卻定格了空間的距離,因此,信息時代所缺少的,也是更需要的便是人們之間麵對麵的交流。

網絡生存在中國才剛剛開始。人們通過網絡和電子商務安排起居、社交和工作,雖然中國的電子商務還不太發達,但這不失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然而在這樣的生活中,麵對機器,似乎缺少了許多更人性化的場景:沒有神采,沒有笑容,也無法透過表情感受他人的內心。雖然有文字的交流,但那畢竟是單一的、不形象的,人們不能充分調動感官進行麵對麵的交流,這是生活的悲哀。

除了這點,這種誕生在信息時代的新的生存方式還會有什麼影響?假如有一天網絡生存發展到如比爾·蓋茨所說,人們適應它正如接受了今天的電氣生活一樣,那我們會怎樣呢?

到那時,人們終日抱著部電腦,全身運動量最大的器官除了負責呼吸的肺便是手指了。人們會有更好的認知能力,也會有一個更適合椅子的臀部。長時間不與人見麵,人們恐怕會失去表達能力,倘若又無暇照鏡子,那不久後,人類是否會忘記自己的本來麵目呢?

這當然是我最誇張、最悲觀的想象。然而不可否認,進入信息時代,人們少了許多麵對麵交流的機會,世界也因此更顯空曠了。當人類經過千百年的進化才有的功能,如買東西、說話、交朋友,被輕輕敲幾下鍵盤所代替時,我們便正在慢慢地與那個自然而簡單的世界疏遠。人類從相互友愛開始,在麵對麵的交流中發展,保持更多麵對麵的交流,雖是原始的,卻非落後的,那是人類在用行動維持其與生俱來的天性。

我很欣賞世界未來聯合會主席馬西妮女士的一句話:人類最好的相互理解是麵對麵的交流,即使在高度發達的信息時代也是如此。

亮點評析

王歡同學是一個善於思考的人。雖然身處信息發達的時代,但是她沒有沉迷其中,而是在觀察到人與人麵對麵的交流越來越少後,做出了自己獨特的思考,並把自己獨特的思考寫成文字。這一點很值得同學們學習,也讓本文顯得時代性和思考性皆較強。在文章的開頭,作者就開門見山地提出自己的思考。從她所觀察到的現狀寫起,作者作出了自己“最誇張、最悲觀的想象”,並用“世界未來聯合會主席馬西妮女士”的話揭示出中心論點並且戛然而止,使文章的觀點很鮮明,給人留下思考的空間。

重慶 李梅

“哇,好酷啊!”

“哇噻,酷斃了!”

今天,中學生言必談酷:頭染黃發,“野火燒不盡”,這是酷;身著奇裝,如“北方的狼”,那叫酷;體刺文身,如“動物世界”,也稱酷;故作冷靜,“沉默是金”,也誇酷;特立獨行,“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還說酷。

怪異是酷,沉默是酷,叛逆是酷。

酷是美感,酷是魅力,酷是形象。

且慢!立足小我來談酷,隻能是膚淺的酷;放眼大時代來談酷,才會找到真正的酷。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是自然法則;“能者上,庸者下”,這是社會法則。縱觀世界,國與國的綜合國力競爭正酣,多種社會形態的競爭正緊。回首國內,國有企業,減員;政府機關,精簡。“落後就要挨打”,這個競爭的世界、競爭的國家需要競爭能力,這個競爭的社會、競爭的時代需要的是競爭意識;比知識積累,比知識運用;比學習精神,比學習方法;比學習效果,比學習效率;比文化修養,比道德修養。而這競爭能力和競爭意識的形成,很大程度取決於中學時代的培養。

什麼樣的中學生真正叫酷?——敢於競爭的中學生那才叫酷。

“沉睡兩天,睜開眼睛,發現這個世界很陌生。”——創新使這個時代日新月異:創建特區,古老漁村涅槃成繁華的現代都市;改革開放,文明古國煥發新的生機;一國兩製,兩個“兒子”回歸祖國懷抱。創新是告別過去,創新是把握現在,創新是迎接未來。時代需要我們有創新的意識:不墨守成規、不因循守舊,不盲從前人,不人雲亦雲;時代要求我們有創新的舉措:要吸取新知,摸索新方法,要探索新路子,發表新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