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幸福來自於內心的簡約(3)(1 / 2)

到了銀行,經過層層的鑒別,再由守衛送到保險庫,進入保險箱取出金銀珠寶。這時禪師說:“這是你的?你就這麼一點點嗎?”

聽了這話之後,居士心裏很不痛快。他有那麼多的財產,禪師居然說不是他的?這些珠寶不敢拿回家,拿回家怕小偷;不敢戴在手上,怕人搶劫。隻好放在銀行保險櫃裏,一個星期去打開看一下。

這時,禪師說:“如果這樣算自己的,那香港所有銀樓都是我的。為什麼?我到那裏,叫人拿出來給我看看、摸摸,好!收起來,給我保管好。這有什麼兩樣?也不敢戴,也不敢放在家裏,怎麼能算是自己的?”

每一個人在擁有豐富物質的那一瞬間能夠感覺到滿足,但是之後因為擁有而產生的恐懼感卻會一直存在。所以有時候擁有太多的東西有時還會成為一種不必要的負擔。

合理地控製自己的欲望,才能夠幸福生活。

從前,有個山民靠打柴為生,他長年累月地辛苦勞作,仍改變不了困頓局麵。他自己也不記得曾在佛前燒了多少柱高香,祈求佛祖降臨好運,幫他出苦海。

佛祖果然慈悲,有一天,山民無意中在山坳裏挖出了一個百十來斤的金羅漢。轉眼間他就過上了他從前做夢都無法夢到的生活,又是買房又是置地。而他的賓朋親友一時間竟多出十幾倍,從四麵八方趕來向他祝賀。

可是這個山民隻高興了一陣,繼而卻犯起愁來,食不知味,睡不安穩。

“偌大的家產,就是賊偷,一時也不能偷個精光,看你愁得象個喪氣鬼!”他老婆勸了幾次都沒效果,不由地高聲埋怨起來。

“你一個婦道人家怎能理解我的愁事呢,怕人偷隻是原因之一啊!”山民歎了口氣,說了半句便很懊惱地用雙手抱住了頭,又變成了一隻悶葫蘆。

“18尊羅漢我隻挖到了一個,其他十七個不知在什麽地方?要是那十七個羅漢一齊歸我所有,那該有多好啊!”——這才是他犯愁的最大原因。

在人的一生中,要學會合理地控製自己的欲望,隻有這樣,才能夠生活幸福。而如果貪得無厭,陪伴自己的將隻有痛苦,並且,貪欲與痛苦是成正比的。

幸福與物質無關,不生病,不缺錢,做自己愛做的事,就是生活的幸福。

知足是一種處事態度,常樂是一種釋然情懷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禍莫大於不知足。”意思是說一個人最大的壞處就在於他的不知足,奉勸人們學會知足。孟子說:“養心莫善於寡欲;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說的也是知足常樂的道理。一個人,活在世上,首先要學會知足,一個不知足的人,永遠和快樂無緣。

所謂“人心不足蛇吞象”,人的欲望就如同宇宙中的黑洞一般,是無法去填滿的。如果任其膨脹,必將後患無窮。

從前,有一座圓音寺,每天都有許多人上香拜佛,香火很旺。在圓音寺廟前的橫梁上有個蜘蛛結了張網,由於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誠的祭拜的熏托,蛛蛛便有了佛性。經過了一千多年的修煉,蛛蛛佛性增加了不少。

忽然有一天,佛主光臨了圓音寺,看見這裏香火甚旺,十分高興。離開寺廟的時候,不輕易間地抬頭,看見了橫梁上的蛛蛛。佛主停下來,問這隻蜘蛛:“你我相見總算是有緣,我來問你個問題,看你修煉了這一千多年來,有什麼真知拙見。怎麼樣?”蜘蛛遇見佛主很是高興,連忙答應了。佛主問到:“世間什麼才是最珍貴的?”蜘蛛想了想,回答到:“世間最珍貴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主點了點頭,離開了。

就這樣又過了一千年的光景,蜘蛛依舊在圓音寺的橫梁上修煉,它的佛性大增。一日,佛主又來到寺前,對蜘蛛說道:“你可還好,一千年前的那個問題,你可有什麼更深的認識嗎?”蜘蛛說:“我覺得世間最珍貴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主說:“你再好好想想,我會再來找你的。”

又過了一千年,有一天,刮起了大風,風將一滴甘露吹到了蜘蛛網上。蜘蛛望著甘露,見它晶瑩透亮,很漂亮,頓生喜愛之意。蜘蛛每天看著甘露很開心,它覺得這是三千年來最開心的幾天。突然,有刮起了一陣大風,將甘露吹走了。蜘蛛一下子覺得失去了什麼,感到很寂寞和難過。這時佛主又來了,問蜘蛛:“蜘蛛這一千年,你可好好想過這個問題:世間什麼才是最珍貴的?”蜘蛛想到了甘露,對佛主說:“世間最珍貴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主說:“好,既然你有這樣的認識,我讓你到人間走一朝吧。”